“05后”独生子女开始上大学,这方面的教育更需优化

[热点] 时间:2024-04-28 01:34: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7次
文 | 鲍威 何元皓

当下5后新的独生大学的教学期开始不久,大一新生仍处于从高中迈入大学的女开过渡阶段。美国著名教育研究者汀托将该段历程分为分离、始上过渡、育更身份认同3个阶段。需优当学生离开原生家庭进入大学5后不仅要体验由于地理位置变化带来的独生大学的教亲缘纽带断裂、地域文化冲突引发的女开心理失衡,也需要脱离自身的始上入学前身份,完成相应的育更个体转型,实现“高中”与“大学”两个教育阶段间的需优一系列调适与改变。

然而5后这个过渡历程充满了压力与挑战,独生大学的教如调适或建构新的女开人际关系、自主安排时间等。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教学形式,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当前,我国大学新生适应障碍问题日趋凸显,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构成了潜在隐患。

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完成从高中到大学顺利过渡的重要桥梁。对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全国本科大一学生进行调查和国际比较,试图通过把握国内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特征以及入学教育的实施成效,为探索构建系统有效的入学教育体系、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支撑。

大学新生的双重挑战

大学新生对高校教学活动、社交环境的适应程度,是其在学期间发展健全人格、提升学业成就,甚至保障其毕业后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石。新生在融入大学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换,更需通过与身边教师及朋辈的积极互动,主动弥补知识差距,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然而,根据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我国大学中,面临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障碍的新生比例分别为14.9%和9.3%。

具体而言,我国有14.9%的大学新生存在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课程进度安排的学术性适应障碍。同时,有18.6%的新生难以完成大学课程作业和阅读任务,12.4%的新生陷入专业兴趣缺失的困境。不仅如此,我国有9.3%的大学新生存在离开父母后无法独立生活的社会性适应障碍。此外,也有4.8%的新生无法与教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对所属大学缺乏归属感的学生比例也达到6.9%。

在不同类型大学间,新生适应障碍现象存在结构性差异——在“双一流”大学,因专业课程挑战度较高,陷入学术性适应障碍的学生比例达到15.8%,明显高于地方大学和民办大学。但在校园社会性适应方面,民办大学存在障碍的新生比例达到10.5%,显著高于公办大学。

生源地分布、家庭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积累,同样对学生进入校园后的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产生重要影响。数据显示,由于匮乏的家庭支持和薄弱的学业准备,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和贫困家庭大学生更易陷入学业发展停滞和社会交往不畅的困境,其比例是第二代大学生和中高收入家庭学生的1.2倍。

长期、深入的入学教育依然缺乏

从世界范围看,大学入学教育滥觞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入学咨询服务和新生导师制。经过长期发展,美国已逐步构建起以学生发展和院校影响力理论为基础,以新生适应和学生发展为目的,依托院校专业指导人士、专任教师、朋辈学长共同开展的大学入学教育体系。

美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致力于传递大学教育理念、助力新生适应和生涯发展、促进学生大学融入。在实施过程中,该体系覆盖了全体新生,同时为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学术咨询、心理干预服务。

在形式上,美国大学入学教育除开展集体讲座、提供入学指南外,还引入暑期体验项目、新生定向活动、新生研讨课程、导师制等多元化形式。其内容不仅涵盖大学历史文化、学科专业介绍、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资源讲解等,更延伸至对学生学业技能、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塑造。

在我国,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群体异质性的凸显,大学已在新生主题教育、集体军训、集体讲座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研讨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等形式创新,但受制于人员、经费等瓶颈,相当一部分大学的入学教育主要依托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学工部门,参与人员单一。

调查显示,我国80%以上的大学入学教育主要采用新生入学典礼、校规校纪讲座、安全教育讲座、图书馆学习资源说明讲座等短期、集中形式,引入新生研讨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等长期深度入学教育形式的大学仅占半数左右。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无法针对不同专业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特别是尚未针对新生适应障碍明显的弱势群体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精细化的学业辅导和心理帮扶。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学也大多局限于大学教育理念、校规校纪教育、学科专业说明等,各部分教育元素区隔明显,尚未形成系统化、贯通化的入学教育体系。不仅如此,教学周期往往集中于新生入学后的短暂几周,无法开展长期深度指导。功能定位主要侧重于对大学和专业基础信息的传递,塑造新生适应和学生发展能力的入学教育观念相对薄弱。

入学教育究竟能否在缓解新生适应障碍方面发挥预期成效?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入学前学业基础等个体属性特征和院校、专业差异后,以新生研讨课程和本科生导师制为代表的长期、深度式入学教育,从学术性和社会性两个层面对大学新生适应形成积极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我国大学广泛采用的短期集中式入学教育,对缓解学术性适应障碍并未形成显著成效,即便在帮助学生跨越社会性适应障碍方面,其作用也极其有限。

此外,基于受调查学生对入学教育成效的评价,84.5%的学生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拓展专业学科认知,即了解院系组织的历史文化、院系学科专业特征,以及毕业后的发展前景。80.2%的学生表示入学教育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自身习得大学学习方法,推进新生明晰选修课程、学术规范、学术写作、学术策略等。相较之下,能通过入学教育完善自我心理建设的学生占比仅为75.7%。

入学教育应探索最优模式

今年,我国大学的入学新生以“05后”的独生子女为主。由于该群体在成长阶段受关注程度高、自我意识强烈、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薄弱,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控力低、抗挫抗压能力低等特点。

此外,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与大学的学术要求之间存在落差。

不仅如此,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学年新生在高中阶段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监督功能的弱化、师生互动与朋辈效应的消解均导致教学成效下滑,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当下大学新生群体的学业准备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在笔者看来,面对我国大学新生群体的上述新特点,亟须推进大学入学教育体系最优模式的探索与建构。

首先,以学生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创新。

在我国大学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入学教育促进学业成就、提升综合素养,落实全员、全方面、全过程育人的重要作用被长期忽视。鉴于此,大学入学教育应超越短期帮扶措施的功能定位,以学生发展理念为指引,构建以提升学业成就、培养健全人格、助力生涯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入学教育体系。

同时,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定位,应探索建立教育周期长、教学形式多元、内容维度丰富、深度互动交流的新生适应干预机制,为学生就读期间与毕业后的长期发展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

其次,建构协同、联动的入学教育组织管理模式。入学教育的体系创新不仅要在教育理念、形式和内容上打破传统,更重要的是对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

当前,我国入学教育严重依赖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学工部门。相较而言,专任教师、朋辈学长的参与程度严重不足。为此,大学内部需要打破“教学”与“学工”两大职能部门间的区隔,整合育人资源,探索组建包括专业院系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优秀高年级学生等多元参与主体在内的入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大学专业院系还应积极引入新生研讨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等长期、深度教学模式,搭建新生与专任教师、朋辈学长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建立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入学教育新模式。

再次,系统构建针对性、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存在新生全覆盖、形式单一、内容错配等问题,对新生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干预成效不突出。鉴于此,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新生特点,拓展创新入学教育开展形式和教学内容。

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创新传统讲座、报告、座谈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引入暑期体验项目、新生定向越野、新生训练营、新生研讨课、本科生导师制等针对性、个性化教育载体;另一方面,针对“05后”新生心理状况与发展诉求,系统构建涵盖院校基本信息介绍、大学教育理念传递、学习资源和方法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等在内的多元化、精细化内容体系,为弥合新生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心理素养方面的鸿沟提供全方位引导。

此外,大学还应探索建立弱势群体新生的个性化教育帮扶机制,在提供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有策略地通过主动介入和鼓励性辅导等措施,帮助他们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探索动力,顺利融入大学学习。

最后,院校还应积极探索建立新生适应监测发展平台,在大一学年,针对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双重障碍学生开展动态监测和早期干预,实现全过程帮扶引领。大学应完善适应障碍早期预警机制,在明晰学术性、社会性适应障碍学生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适应障碍风险较高的学生群体及时采取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支持性、引导性帮扶措施,遏制学业发展停滞、人际交往受阻或冲突。

(作者分别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