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点单”物业“上菜”社区参与 小区无障碍改造参考范本

[百科] 时间:2024-04-29 06:56: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15次

原标题:居民“点单”物业“上菜”社区参与 小区无障碍改造参考范本

小区内的点单无障碍设施建设一直是居民记挂心头的大事。过去3年,居民由市残联牵头会同各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无障碍专班,物业开展了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专项行动,上菜社区累计整治整改无障碍点位33.6万个。参小参考到2021年年底,区无本市已完成100个居住小区无障碍规范化整治。障碍

随着部分居民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改造无障碍问题得到解决,也有更多人开始关注小区里的范本无障碍改造。怎么改?改什么?谁出钱?记者实地探访湖光壹号小区、点单瑞平家园1号院、居民翠城馨园小区D南区三个已经完成无障碍改造的物业小区,发现居民“点单”、上菜社区物业或开发商“上菜”、参小参考社区参与,区无成为改造顺利推进的共同秘诀。

翠城馨园小区改造后的单元楼门槛

怎么改?居民“点单”推动设施改造

“这落差将近1米的小陡坡对年轻人不算什么,可对老年人来说真是个挑战。”家住朝阳区湖光壹号小区的杨阿姨今年77岁,由于腿脚不好,日常出门总是推着轮椅以备不时之需。跟随杨阿姨的脚步,记者来到小区东门原来的陡坡前。如今,不到半米长的陡坡已经改造一新,左侧新增了便步梯,右侧则被修葺成“L”形的缓坡,足足有4.2米长、2米宽,两侧还贴心地加装了扶手。

湖光壹号物业经理马丹丹告诉记者,小区里多个点位的无障碍设施都是由居民“点单”后推动改造的。以小区东门为例,这里是居民们买菜、购物、通勤的重要出入口,门口的陡坡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尤其遇到雨雪天,别说老人,就连儿童或者年轻人经过时如果不留心脚下,也很容易滑倒。接到居民的反馈后,物业公司告知社区,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联系望京街道残联,并成立专家团队,对无障碍坡道的改造给出详细指导。

“无障碍坡道的宽度要合适,不仅需要确保轮椅能正常通过,也要为随行的家人留出位置。”专家团队给出的意见是,坡道宽度应大于等于1.2米。最终,仅仅用了12天,宽达2米的无障碍坡道便改造完成。

“一般的电动轮椅是65厘米宽,这下两台轮椅相向而行都可以通过了,大家不用等着一辆轮椅通过后再上坡。”马丹丹说。

步入朝阳区瑞平家园1号院,不少老人正在小区中央的休闲广场上晒太阳、健身。今年71岁的周大爷,因常年练习武术看起来步伐矫健,要不是他主动提及自己双腿安装的是假肢,旁人很难注意到。“失去双腿的经历让我更关注小区里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周大爷说,现在无论是进出单元门还是在小区里散步,处处如履平地。

改什么?门槛高出0.5厘米也较真

居住小区的无障碍规范化整治包含哪些内容?记者拿到了一份详细的“菜单”。

本市100个居住小区无障碍规范化整治的内容分为统一建设和鼓励建设两大类、10项内容。

其中,统一建设的内容包含电梯间、便民服务场所出入口、楼梯间、公共空间道路和照明系统五项。鼓励建设的内容包括加装电梯或安装爬楼代步器、建造休闲健身公共活动场所、规范无障碍停车位、增加无障碍服务和开设无障碍活动室五项。

“菜单”有了,如何“上菜”?负责执行改造的开发商和物业细抠起了小区里的“障碍点”。

在对朝阳区翠城馨园小区D南区的实地考察中,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专班工作人员提出,单元楼的门槛似乎高了一点。开发公司项目副经理许晓东当场用尺子一量,果真比1厘米的标准超出了半厘米。“如果把门槛推平,雨天楼道内可能会渗水。所以我们做了折中处理,在门槛上做了一个坡面,这样坐轮椅的居民就能自己上去了。”许晓东说,7栋楼、23个单元、25万平方米的总面积,为了降低0.5厘米,所有单元楼门槛都做上了小坡。

“家里老人出门需要坐轮椅,每次推老人进单元门都得抬一下,这个改变虽然小,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哪怕老人自己坐轮椅也能出入了。”居民杨先生指着改造后的单元楼门槛说。刚进单元的张女士也补充道:“别说老人了,孩子们踩个平衡车进出、我们推自行车进楼道也都方便。”

除了这半厘米的高差,开发商和物业还和小区路面上的滤水箅子“较上了劲”。“轮椅经过滤水箅子会被卡住吗?”许晓东和同事借来了轮椅,反复测试,直到确认的确不卡轮子。

对照“菜单”,开发商还为电梯安装了语音播报系统、扶手以及低位电梯按键。“叮!10楼到了。”随着一声明亮的语音播报,电梯门随之打开。“对于视障人士而言,一句播报暖进了心里。”居民们对这台“会说话”的电梯赞不绝口。

谁掏钱?开发商和物业出资改造

小区里的无障碍改造谁来出资?据了解,本市去年完成的这100个居住小区的无障碍规范化整治中,居民没有掏一分钱。市住建委工程建设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李国中告诉记者,这次试点主要是让小区的物业企业、前期开发企业来投资,将在后期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鼓励和表彰。

开发商和物业出资改造后,无障碍设施的维护谁来管?记者在此次探访的三个小区中,得到了相同的答案——物业公司。马丹丹说,物业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小区里进行巡逻,无障碍设施一旦出现破损、掉漆或其他老化现象,他们都会记录在案,及时负责维修。

掏钱的掏钱、出力的出力,在100个小区的无障碍规范化整治过程中,社区力量也参与其中。在湖光壹号小区,物业和居委会通力配合;在翠城馨园D南区,改造开始前,社区和物业就向居民摸过底,几乎得到一致赞同。“大家的心往一处聚,改造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许晓东说。

在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邵磊看来,居住小区的无障碍改造本质上是个治理问题。公众对于无障碍形成统一共识,能够彼此包容和尊重,是优化无障碍环境中需要努力的部分。

啥期待?无障碍建设实现“三同步”

记者从市规自委了解到,早在1992年,本市就发布了第一部《无障碍设施通用图》,至今已陆续发布无障碍设施环境设计标准和图集30余项,其中有10余项都涉及居住小区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和施工。以《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指导性图集》为例,重点针对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与改造提出相关要求,并给出多种坡道实例、坡道平面详图、做法详图,供设计人员选用。去年,《无障碍设施通用图》更新,对于小区道路、坡道、扶手、无障碍厕(位)等也给出设计、施工的要求和方法。

仅有设计标准还不够,无障碍环境的实现任重道远。

“一些居民住宅楼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很多都没有安装电梯,也缺乏无障碍设施和通道。”业内人士就提到,不少老旧小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先补齐短板。同时,如何在设计中更好站在居民角度考虑,让无障碍设施真正好用起来,也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邵磊则建议,无障碍的改造还需要由点到线、由点到面整体化的考量和设计。“无障碍改造不是一个单纯的点的改造,而是需要跨部门、跨区域、跨行政壁垒,全社会共同参与。”邵磊表示,一些社会发展领域的建设既不能把它等同于市场,也不能简单等同于政府补贴,无障碍改造就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需要有明确的支持和引导政策,又能够自我运行,这方面的政策亟待加快研究和制定。”

“过去一年我们在100个居住小区整治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工作思路将会推广到全市。”李国中介绍,下一步,本市将完善工程审查机制,重点修订完善对含有无障碍设施建筑工程的监督规定,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中,市住建委也将指导各区把无障碍设施改造统筹考虑,做到同步设计、同步验收。

在居住小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维护方面,本市也将指导各区加强物业公司对居住小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维护,各区、街道建立管理台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无障碍设施改造,确保无障碍设施件件有人管、有人修、居民满意。(鹿杨 陈雪柠 文并)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