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雨林“斗”舞者:海南疣螈、丽拟丝蟌、海南角螳……

[热点] 时间:2024-04-30 00:44: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1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雨林“斗”舞者:海南疣螈、斗丽拟丝蟌、海南海南海南海南角螳……

海南纤柔螳。周刊 米红旭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于伟慧

雨林中从不乏爱情故事,雨林疣螈但要论浪漫,丽拟求偶时爱跳“太极舞”的丝蟌海南疣螈可是大名鼎鼎的雨林“恋爱专家”。水中芭蕾,角螳便是斗这个小家伙的强项。

相对于水中芭蕾来说,海南海南海南空中芭蕾的周刊难度系数更高,但在丽拟丝蟌的雨林疣螈求偶过程中,难度系数再大,丽拟都不是丝蟌问题。在空中斗舞,角螳只有舞技足够高超,斗才能走进雌性的视野。空中芭蕾,便是丽拟丝蟌的强项。

你跳你的舞蹈,我练我的武术,对于海南角螳来说,那些都是花架子,只有我螳螂拳一出手,才知有没有。你是舞林高手,我是武林大师,雨林舞(武)者,每天都在郁郁葱葱的雨林中上演精美绝伦的表演。

水中芭蕾——海南疣螈

头部扁平而宽大的海南疣螈,长有四条腿和细长的尾巴,最显著的特征是身体两侧各有一列规则的球形疙瘩,好似盔甲上的铆钉。与很多长得“花枝招展”的两栖动物相比,通体呈棕褐色的海南疣螈显得格外低调,只是趾腹及尾部底端点缀着几抹橙黄。

海南疣螈。米红旭 摄

不同于跳跃技能卓越的蛙类,自带“毒药库”的蟾蜍和咬肌强健的大鲵,与蜥蜴“撞脸”的海南疣螈算得上是岛上的“土著”。它们出没于海南鹦哥岭、霸王岭等地的山林溪涧,灵活躲避着毒蛇猛兽,也跟在蚯蚓、蛞蝓及其他小动物身后耐心追逐,别看它其貌不扬,但在求偶爱恋之时,它会变成真正的舞者。

浅浅的一汪水潭里,两情相悦的一对海南疣螈亲昵地互相缠绕,宛若跳起太极形态的“交际舞”。刚刚争夺交配权失败的另一只雄性海南疣螈依旧不甘心,总是凑过来扫兴,好在新婚燕尔的夫妻俩根本顾不上,一心沉浸在浪漫的“二人世界”里。

一曲舞罢,夫妻俩愉悦地甩动尾巴,“十指紧扣”扬长而去,留下第三者黯然神伤。

优美的水中芭蕾之后,总会有一些“成果”产生,不久之后,海南疣螈的半透明圆形卵泡已遍布水潭四周。孵化到一半的胚胎缩在卵泡里,不停地翻着跟头,几乎一刻也消停不下来。

如果条件适宜的话,这群小家伙会在两个月后冲破卵泡的束缚,来到这个精彩的雨林世界。

栖息在陆地的成年海南疣螈。 米红旭 摄

空中芭蕾——丽拟丝蟌

在《从水中诞生的空中芭蕾——蜻蜓》这本书中,作者张浩淼跟大家分享了他和蜻蜓的五个小故事,分别是:在海南寻找丽拟丝蟌,在贵州寻找蝴蝶裂唇蜓,寻觅“丛林之光”,在中缅边境寻找珍稀蜻蜓,以及蜻蜓学家Allen Davies发现并寻觅喜马拉雅昔蜓的故事。

蜻蜓家族分为三大类:蜻蜓、豆娘,还有昔蜓。它们是从恐龙时代一直存活至今的古代蜻蜓的一种,属于活化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蜻蜓可能早就像恐龙、猛犸象一类都灭绝光了,没想到世上竟然还有它们的后裔!

丽拟丝蟌。 徐廷程 摄

蓝色的颜面,形状奇特、黄黑相间的绚丽翅膀,优雅的舞姿,这就是有着“凤凰”美称的中国特有蜻蜓——丽拟丝蟌。丽拟丝蟌仅分布于海南岛,并且是拟丝蟌科唯一的代表物种,其迷离的身世100多年来始终吸引着专家们的注意。历史上丽拟丝蟌的分类曾经几度变更,曾先后被并入丝蟌科、丽蟌科、山蟌科,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的科里,就像一个“没人要的孩子”,可谓“身世浮沉雨打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成虫独特的形态特征:翅脉简单,且前后翅无论大小还是色彩都十分迥异等。

看似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最终在热带雨林中找到自己的家,无论身世如何,都要活出自我,空中芭蕾的舞者,在雨林之间、沟谷河流之上,舞出最美的生活。

它们戴着蓝色面罩,前翅和后翅有明显区别。有人说它们是浪漫的虫子,雄性在争取配偶的时候,会先来一场优美的“斗舞”。大大的眼睛,艳丽的脸颊,奇异优美的双翼以及独特的飞行方式,它们游离在雨林沟谷溪边,独特而美丽。

真正武者——海南角螳

螳螂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类昆虫,其中不乏一些形态独特,有着绝妙拟态效果的物种。在海南的热带雨林就有这样一种独特的螳螂,它们隐身在杂乱的苔藓丛中,俨然“青铜战士”,成为这个微观世界中小昆虫们的噩梦。当冬季的北方一片冷寂,北方的螳螂们多以螵蛸中卵的形态挨过隆冬, 而在祖国南端的海南,因为地处低纬度地区,仍旧温暖如春,这样的雨林环境下,全年都有螳螂的成虫诞生。

海南角螳。 周反美 摄

在海南有一种特有的小型螳螂,它们在林相保存较好的中高海拔山区并不稀少,但因为行踪隐秘,相对而言鲜为人知。这些苔藓色的小型螳螂叫作海南角螳。海南角螳是角螳科角螳属在中国的唯一已知种。这个种由分类学家廷卡姆(Tinkham)以海南“Ta Han”的雄性标本为模式发表。在发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海南角螳都没有新的补充记录;而今,在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独特的小型种实际上并不罕见。亚洲东南部地区特有的角螳属在云南和广西都没有记录,但在越南却有着与海南角螳非常近似的近缘种。

海南角螳的形态十分独特:头上有一对耳朵一样的角突,这对突起实际上是头顶两侧的延伸物,这也是角螳属的一个普遍特征;前胸背板背面也有独特的扩展,为“青铜战士”平添了几分威严;中后足十分修长纤细,看起来和身体很不成比例,它们在过去被划分在细足螳科之中,如今这个科仅局限于新大陆。苔藓色的海南角螳能很好地隐匿在布满苔藓的环境之中,平日里它们宅于方寸之地,很少活动,常常数周不挪动位置,因此更不易被发现。

与海南疣螈和丽拟丝蟌不同,海南角螳称得上真正的武林高手,海南角螳属于伏击掠食者,它们并不会跟在猎物后面搞偷袭,而是“守株待兔”等待猎物的靠近。当一个毫无防备的猎物出现在攻击范围时,伪装很好的角螳会迅速出手,几招“螳螂拳”将其制服并享用。

科学家同样对螳螂着迷,通过在高清视频中对螳螂捕猎过程的观察,他们发现螳螂的拳法远比人们想象中“精湛”。作为伏击掠食者,螳螂有着惊人的攻击速度,它们最快可用几十毫秒完成一次攻击,而1000毫秒才等于一秒。(于伟慧)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