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一带一路”十种声音 绘好带路工笔画

[知识] 时间:2024-05-04 16:44: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30次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 海涵)1月10日,一带一路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新书《回应:关于“一带一路”十种声音》发布会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研讨会在京召开。回应好带  据悉,种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是音绘十九大后最早成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此次发布会是笔画该院首次举办的新书发布会。  外交部前副部长何亚非发来以“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创新”为题的贺信,前中联部副部长于洪君、回应好带前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等以不同方式表达祝贺。种声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郝叶力将军、音绘前驻爱尔兰、笔画卡塔尔大使岳晓勇及八位一带一路研究的一带一路前沿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与研讨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理纪秀荣、回应好带天津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康到会并致辞,种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开幕致辞,音绘宣传部副部长伍聪主持研讨会。笔画  王义桅在《回应:关于“一带一路”十种声音》一书提出,近代以来,恐怕还没有哪个倡议能像“一带一路”那样在如此短时间内吸引到如此多国家参与,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国际反响。在中国历史上自不必说,可能在人类历史上也如此。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和非议,也因此产生。“一带一路”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不仅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光荣与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而且正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不确定性挑战、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和追求美好世界秩序的共同探索,必须站在这一时空背景下看其成就与前景。  《回应:关于“一带一路”十种声音》一书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一带一路”的国内质问、西方之问及带路国家之问,从学理、心理、事理、情理等维度深入剖析了关于“一带一路”的十种声音,从而探讨“一带一路”如何绘好工笔画的根本问题。  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谭中先生为该书做序。该书还收录了王义桅教授与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一带一路十问”中英文对话,以及国际代表性机构对“一带一路”的评价。  王义桅在书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铆合,考验世人的中国观、西方观、世界观这“三观”,揭示了“一带一路”集中折射国际社会如何看中国,中国人如何认识世界的根本问题。  难能可贵的是,王义桅在书中始终以比较学习的视角探讨国内外“一带一路”的代表性关切,绝非一概否认,本能辩护,而是概括出“一带一路”的两难和认知悖论,以辩证和求知思维探讨“一带一路”背后的民心相通之道,对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世界故事都有参考价值。
【第1页第2页第3页】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