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开展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试点工作 “公开墙”晒出一本“明白账”

[综合] 时间:2024-04-29 19:54: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75次

原标题:泸州市开展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试点工作 “公开墙”晒出一本“明白账”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松

“村级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公开墙农户高龄补贴标准等在村务公开栏都张贴得清清楚楚,泸州大家看得懂了,市开村干部用权更规范了。展村作晒账”12月23日,开专站在村务公开栏前,项监泸州市泸县玉蟾街道九曲河村的督试点工蒋晓芳一边看一边感慨。

蒋晓芳的出本感慨,得益于泸州市开展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试点工作。明白今年4月以来,公开墙泸州市在3个县75个村试点的泸州基础上,推进全市1475个村和社区村(居)务公开规范化、市开精准化、展村作晒账常态化,开专让“公开墙”晒出“明白账”,项监让“微权力”晒在阳光下。

规范内容标准

村务公开“有章可循”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村级辖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级治理任务更加繁重;很多村党组织书记将实行“一肩挑”,其事权财权等更加集中,基层监督将面临更大挑战。如何做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泸州市提前思考、谋篇布局。

在梳理近4年立案查处的3000余件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后,泸州市纪委监委发现,因公开不及时、不到位而引发的信访和腐败问题占比较大。同时,村务公开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容忽视,群众直呼村务公开“看不到、看不懂、不爱看”,由此产生的干群矛盾和“微权力”腐败引起泸州市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泸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四川省纪委关于村务公开的相关要求精神,以村务公开为突破口,探索强化对‘微权力’的监管,确保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有力。”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何洪波说。

为强力推进这项改革,泸州市一改过去的村务公开工作模式,纪委监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专项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在“守住底线、不增负担、各方满意”的原则下,泸州市最终确定“优化设计,内容‘瘦身’,方式规范”的村务公开工作标准。

探索从摸清家底开始。“通过清理,泸州市在市级层面共梳理出村一级公开事项135项。”泸州市纪委监委干部王晓霞介绍,全市对这些公开事项进行反复研讨论证,删减、合并78项,“经过清理,最终保留‘上级文件有刚性要求’‘群众关心关注度高’‘信访反映和案件查办多’‘涉及资金量大面广’的事项57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泸州市村务公开指导性目录》。”

村务公开“四合一”

村民从“门外汉”到“明白人”

“王淑群的低保金150元,梁永强因家庭收入达标而取消,如果大家还有疑问,可以随时打上面的3个电话核实。”12月16日,在合江县白米镇金宝山村公示栏前,村民刘福银一边帮邻居查看低保金享受情况一边作讲解。

从以前看不懂村务公开的“门外汉”到如今的“明白人”,刘福银十分乐意当邻里的“传话筒”。刘福银的转变归功于金宝山村开展的村务公开“四合一”探索。“四合一”即对所有公开事项逐项统一公开模板,将惠民政策享受的标准、流程、明细、电话四个要素浓缩在一张A4纸上。谁该不该享受政策,该得的钱究竟得到没有等,都很清楚。电话包括村、镇、县三级号码,群众可以随时咨询并监督各项政策享受情况。

各县区在固定公开栏公开的基础上,多渠道齐头并进推进村务公开,构建立体化全覆盖公开格局:泸县玉蟾街道九曲河村充分利用微信群,用“语音+文字+图片”开“直播”,为在家群众和在外务工人员释疑解惑;龙马潭区用好现有的“党风廉政建设大数据+”监督平台,把村(居)务公开从墙上搬到“网上”,群众扫码就可以看到整个村级公开情况,方便“云监督”“云查询”。

值得一提的是,叙永县编制有41项小微权力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以易懂的图表逐条细化各项权力事项,明确具体事项名称、责任主体、行使依据、运行流程、过程公开等。同时,通过干部群众参加的“有事来协商”院坝会,将村级权力运行过程与村务公开结合,将“村务公开”由“公示栏”的结果导向,向决策过程转换,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对“微权力”监督也更加精准。

干群齐心协力

过去的“上访村”如今“零上访”

规范化公开也大大减轻了基层干部负担。

“之前每次要打印的公示表格很多,现在只需要将公示的内容粘贴在固定的模板里就好了。”在金宝山村第一书记税裴沛眼中,“四合一”大大减轻了村干部工作的负担。

税裴沛列出了一组数据,探索“四合一”之前,该村每月村务公开都是很厚一沓表格,一个月花在上面的时间累计超过10小时。如今有了简洁的模板,内容只呈现“精华”部分,全过程也被压缩到两小时左右。

村上账目透明了,群众心气也更顺畅了,大家都把精力集中用在脱贫致富等大事上。

例如,古蔺县鱼化镇苗沟村从过去以乱出名的“上访村”变成如今的“零上访村”。现在的苗沟村,党员或群众代表大会一年要开二三十次,大家都踊跃参与。涉及群众的红白喜事、生病住院等,村干部必帮;涉及村容村貌、公益项目等,村干部必管。流转土地引进产业的同时,该村还建起综合养殖基地,带动65户群众就业。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1.2万多元。(记者 陈松)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