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从台湾泅海到大陆:他说这个想法由来已久

[娱乐] 时间:2024-04-29 06:38: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42次

    

《问答神州》改革开放45周年特别节目

专访林毅夫

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

台湾的朋友们

有机会要到大陆来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吴小莉:您1979年来到大陆,可以说是泅海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全过程经历者。您年中时参加了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陆说讲述了自己的个想经历,也对台湾的法由朋友,尤其是已久年轻朋友说:有机会要到大陆来,因为这是台湾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解释“千载难逢的泅海机会”是什么吗?

林毅夫:首先,我一直相信世界经济中心必然会是陆说世界文化中心、理论创新中心,个想商业中心,法由也是已久世界政治中心。台湾的台湾年轻人到大陆来,跟大陆一起成长,泅海就很可能有机会抓住这个机遇,陆说变成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理论家、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大政治家。比如说像台湾郭台铭的鸿海集团,它在台湾不就是一个两千多个人的厂嘛,他就是利用大陆的快速发展,才能够发展成世界财富500强中,排名在前30的企业。

1979年来到大陆

“这个想法是相当长的”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出生于台湾宜兰的一个普通人家。

1971年,林毅夫考入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

1972年,他以大学生身份从军,进入陆军官校,成为“军中宠儿”。

1978年,林毅夫获得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1979年2月16日 ,林毅夫调任金门马山连连长。

1979年5月16日傍晚,他孤身一人由金门泅海抵达厦门,更名为林毅夫。

吴小莉:您在金门马山做了三个月连长之后,就决定到大陆来,那三个月您思考了什么?为什么会决定要到大陆来?

林毅夫:当然这不是在那边临时想起来的,其实要到大陆来这个想法是相当长的。在台湾的时候,我原来是读台湾大学,后来转学到陆军官校,那时候为什么转学呢?一方面,我到台湾大学的时候,正好是钓鱼岛事件,作为大一学生会的主席,所以我也积极地参加了钓鱼岛的抗争等等;第二个就是中美建交,所以在台湾会有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作为年轻人,我觉得应该为国家发展、为国家兴亡负起责任。

我到军校以后就开始思考,因为钓鱼岛在历史上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尤其是我来自宜兰,原来在日治时代,钓鱼岛是属于宜兰县的一部分,钓鱼岛上面要是发生纠纷,是在宜兰的法院来判决的,所以它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个是一清二楚的。后来二战以后,钓鱼岛托管给美国,照理说,它既然是属于中国的领土,美国离开时,应该归还给中国,但是美国把钓鱼岛交给日本。实际上这就让我联想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时候,照理说,我们是战胜国,可是在巴黎和会的时候,青岛就从德国转移给日本,从一个列强转移给另外一个列强,即使中国是战胜国。也就是这样才发生了五四运动,那么也就是说,中国要是不能强盛起来的话,在世界上就任人摆布。当时台湾的经济发展得当然不错了,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在国际上,命运还是拿捏在人家的手里。那么中国如果要在国际上作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那中国必须强盛起来。怎么样才能够让中国强盛起来?那我想必须是中国大陆,这14亿人口的地方强盛起来。

吴小莉:您那时候来到大陆,看到大陆是什么样的情况?有没有跟想象中不太一样的?

林毅夫:倒没有,因为原来也知道那时候大陆比较贫穷,但是大家都有一股气,大家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对未来都抱着很高的乐观情绪。

吴小莉:那时候有想过大陆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情况吗?

林毅夫:当时也很难想象中国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经济高增长。因为在1978年的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我们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那时候非洲是495美元,我们连它三分之一都不到。

“三农”问题

依旧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来到大陆后,林毅夫辗转多地,最终被北京大学接收。

1982年 ,林毅夫获得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后,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

1987年,林毅夫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1999年,林毅夫率先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

吴小莉:当时您就决定要从农村的问题来着手,为什么?

林毅夫:1978年的时候,80%以上的人住在农村、在农村就业,那如果要中国现代化,就必须把农业发展好。

吴小莉:1999年您就提出了“新农村运动”,而且也提到了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林毅夫:1999年,我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1998、1999年,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造成城市里面有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形,那怎样来治理通货紧缩?二方面,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在1998、1999年的时候,出现了由于城市里产能过剩、通货紧缩,造成的问题:城市工厂倒闭,已经流动出来的劳动力就回流到农村,农民的收入增长就非常慢。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当时就提出一个叫“一石双鸟”的办法。因为当时城市里面产能过剩的产业里面,有大量的是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这些跟生活相关的制造业。那农村里面,为什么大家不去购买这种产品?一种原因可能是收入水平比较低,可是我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里面有很多的基础设施不足。比如说你要用电冰箱,必须有电;你要用洗衣机,必须有自来水;你用现代的厨厕设备,也必须有地下管网等等,农村没有啊。所以当时我就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在农村里面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在投资的时候,它会创造需求、创造就业,并且可以给城市里面过剩的产业,创造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

吴小莉:现在中国的农村还有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吗?

林毅夫:我们有将近40%的人还是住在农村,它还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当然,现在提出的是乡村振兴,要继续让乡村发展起来,并且它的内涵也要继续深化,乡村振兴提到要产业兴旺、生活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以农村还是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中国经济相对疲软

但不能把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

吴小莉: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青年的失业率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点多,出口也是同比下降了27%。中国内地今年的经济情况是怎么样,您怎么判断?

林毅夫:我们经济有下行的压力是事实,中国人通常比较喜欢把任何问题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肯定也有不少问题。

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比较疲软,主要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还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一个全球的共同现象?我个人认为,其实更多的是国际周期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慢,主要是外需不足。我们的出口增长率,去年同期是9.4%,今年只有2.1%。可是为什么出口表现不好啊?主要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好,它们在新冠疫情之前,花了那么多钱,把“炮弹”都用光了;货币发得太多,通货膨胀率就高了,那它治理通货膨胀,就在货币紧缩了。原来我们有很多民营企业,它主要是靠出口,那出口少了以后,就会造成它的产能利用不足、开工不足,这样的状况下,它雇的人可能就少一点,投资的意愿也相对会少一点。

吴小莉:国际周期总有波动,但这一次波动和现在的产业链脱钩、产业转移,有没有关系?

林毅夫:我想是有一点影响的,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为有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可能是因为在美国的政策引导之下转移出去了,转移到越南、到柬埔寨,但是它附加值比较高的中间部件,仍来自于中国。我们是对美国的出口减少,可是我们对越南、对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增加很多啊。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越南的出口也减少了,为什么?因为美国的需求降低了,造成我们对越南的出口也减少了,这是主要的原因。

吴小莉:未来,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有什么是需要警惕的?

林毅夫:我想首先要把问题认识清楚,因为中国讲“思路决定出路”。当前中国经济相对疲软,但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有一个好处,愿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必须对症下药。那就要看到我们现在问题是什么?“中国崩溃论”,隔几年就来一次,认为中国经济要崩溃了,包括拜登他讲话说,中国会变成造成世界经济发展困难的主要根源,它会有这种“大合唱”。我们就必须很清楚地了解到,他们这种合唱实际上是不对的。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目标是5%左右,但世界银行的预测是5.6%,我个人相信到年底一看,应该还会高于5.6%,应该会接近6%,所以我们的增长还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我们同样是对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在30%以上。我们常常讲信心比黄金重要,那在当前的状况之下,也同样是信心。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