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具箱】赵小东:小小刀具磨出车间“定海神针”

[综合] 时间:2024-04-28 04:13: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80次

原标题:【劳模工具箱】赵小东:小小刀具磨出车间“定海神针”

开栏语

劳模是定海神针时代的领跑者。在不同的劳模年代,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工具劳动模范,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的箱赵小东振兴、国家的刀具富强而拼搏奋斗。

在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磨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的车间路途中,涌现出一批批建功立业的定海神针最美奋斗者、创新创造的劳模新型劳动者、社会风尚的工具示范引领者。他们用一把刀具、箱赵小东 一副听诊器、刀具一只扳手......这些每天都会使用的磨出“工具”,无声地讲述着勤于创造、车间不懈奋斗的定海神针故事。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四川新闻网推出【劳模工具箱】系列报道,展现全国和省劳模、工匠的典型事迹以及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良好精神风貌。光荣,在劳动中缔结硕果!梦想,在创造中绽放华彩!

在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一字排开各种式样的数控机床,湛蓝色的机床屏幕上跳跃着串串数据,工人们穿梭在机器轰鸣声中,忙碌而有序。一名工人指着一件刚生产出来的曲轴半成品向赵小东请教,为何产品会与预期出现偏差,只看了一眼,赵小东便迅速准确地说出了原因,并告知解决问题的办法。

赵小东的“火眼金睛”可不是与生俱来的,19年前,他还是对数控机床一窍不通的毕业生。从“技术盲”,转变成“刀具专家”,赵小东笑着说其中有不少故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技术部刀具室主任 赵小东

2004年,手里拿着市场营销专业文凭的赵小东,成为了一名手工机床操作工。“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他开启了在手工机床车间漫长的“求学”路程。

初到车间,赵小东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设备没有胆怯,一有空就拿着设备说明书和操作图到现场去,对照着设备,从设备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手工机床操作是个脏活累活,工作起来满手油污、浑身铁屑是家常便饭。但为了磨炼技术,他几乎天天都“泡”在车间里,“那时候虽然苦,但每次操作都比上一次更熟练,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难关过不去。”

“摸黑进厂,摸黑回家。”这是赵小东对自己忙碌工作的总结。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苦拼搏下,机床操作技术的“神秘面纱”在他日复一日的努力下揭开。短短三年时间,他的实操和理论成绩名列前茅,很快成为了技术骨干,负责设备工装调试、工艺改良和技术问题分析。

2012年,赵小东的“刀具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公司组建了第一条全数控机床生产线,他成为了当时少有的调试组长。他意识到自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这和以前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自己应该担起更多的责任。”

在曲轴生产中,赵小东发现个别工序生产成本很高,为了降低成本,他不分昼夜地守在机床旁,潜心研究、反复实践,白天修复刀具磨损、改进刀具结构,晚上试加工,一次次试验过后,设计研发了加工中心“CNC刀具智能对刀监控系统”,实现了刀具自动对刀、刀具磨损自动检测、刀具破损断裂检测功能,“设备的加工效率提高了,就能为生产赢得时间。预计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损失成本约690万元。”赵小东自豪地说。

正在查看设备数据的赵小东

2018年,以赵小东名字命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更多的青年人加入他的队伍中,“靠一个人,是不够的,与团队一起拧成一股绳,才能走得更远。”赵小东每天在数控机床边不停穿梭,将大家容易犯的错,或者是很难掌握的技能知识进行总结提炼,“传帮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

近年来,赵小东每年都有多项技术创新和提案改善,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压装机设计改造”“斜油孔加工方式改进”等提案207件,创新项目推进18项、申报专利11项,设计发明了德国MAG外铣机床与德国赖尔斯机床主轴刀盘转接盘等项目。

从新人到独当一面,从内江市五一劳动奖章到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再到如今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了众多荣誉“加持”,赵小东依然觉得自己是最初那个想把简单的事情做完美,努力朝着目标迈进的年轻人。“我想当一把好刀,在工作中有钻劲、有锋芒。”回首过去,赵小东说,每次前进对他都是一次锤炼。展望未来,他希望和同事们一如既往砥砺奋进、勇往直前。

(图片和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