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打卡广东红|聆听红色文物故事 赓续伟大革命精神

[热点] 时间:2024-05-06 04:41: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01次

原标题:“七一”打卡广东红|聆听红色文物故事 赓续伟大革命精神

一件件红色文物

用最沉静的七一姿态

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

它们是弘扬革命精神的“传家宝”

也是教育后来人的生动教材

今天是“七一”建党节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广东这些红色物件的背后故事

追寻红色历史

传承革命精神

戳一戳图片,看文物故事

目前这些红色文物

都收藏在广东各红色地标博物馆内

一起来看看它们背后的打卡大革故事吧

一本丛刊 播撒革命火种

《农民问题丛刊》

藏于

/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1926年5月3日,为迎接北伐战争,广东推动全国农民运动,红聆在当时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林伯渠的听红倡议和支持下,在广州继续开办了第六届农讲所,色文事赓神毛泽东为所长。物故主持第六届农讲所期间,续伟毛泽东主编了《农民问题丛刊》,命精这也是七一纪念馆的一件镇馆之宝。在为《农民问题丛刊》写的打卡大革序中,他鲜明地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广东中心问题”。

如今,红聆《农民问题丛刊》就收藏于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内。听红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色文事赓神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为培养农运干部,在中国共产党倡议下,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东革命政权在广州先后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共产党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相继主持下,农讲所共培养了700多名农运骨干。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6年5月至9月举办。该届学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共318名,是历届农讲所招收培养学员最多的一届。毕业后,学员分赴全国各地进行革命活动,撒播革命种子,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一条红布带 见证革命精神

广州起义红布带

藏于

/

广州起义纪念馆

在广州起义纪念馆的陈列展厅,广州起义的标志——红布带引人驻足。这条红布带长73厘米,宽10.3厘米,是国家一级文物。

红布带是当年参加起义军民的识别标志。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超义爆发。当年,参加广州起义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没有统一的服装。起义总指挥部决定,凡参加起义人员需一律佩戴红布带,以便识别。

起义原定于12月12日进行,不料原计划泄露,只能提前一天进行。现在馆藏的这条红布带为起义时广州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第一大队中队长杨馨坤所有。起义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广州城,杨馨坤在撤退时,将红布带藏进贴身衣物,一路冒着生命危险将它带回了家乡英德。

此间,虽经过多次搜查,始终都没有被发现。杨馨坤后来在参加广宁农民起义时不幸壮烈牺牲,他曾经用生命百般守护的这条红布带,在1959年由他的亲人找出来捐献给了博物馆。

因此,红布带既是广州起义战士的识别带,也是广州苏维埃政权的象征。

广州起义纪念馆

一道指令 传递革命密码

缝制在马林衬衣上的共产国际指令

藏于

/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1922年7月18日,《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命令》决定中共中央驻地由上海迁往广州。马林(即指令中的"菲力浦")将这份指令打印在一块白色绸缎上,缝进自己的衬衣携带来华。这份指令对广州有着特殊的意义,使广州一度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1923年6月12日,广州即将迎来盛夏。在绿荫掩映的东山恤孤院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聚在一栋二层小楼里,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从此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中共三大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门。此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如滚滚洪流一般席卷中国大地。而统一战线经过后来革命斗争的反复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战胜强大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一个米斗 承载革命记忆

农会斗

藏于

/

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

革命时期,彭湃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他的家庭是海陆丰地区的大地主,1922年他在乡里社戏的舞台上,只听见彭湃情绪高昂地大声说:“兄弟姐妹们,‘彭名合’(彭家商号)的田不是‘彭名合’的,更不是彭湃的,而是大家农民兄弟起五更睡半夜终年辛勤劳动开垦来的。现在,田是谁开垦的,就归谁。我本来想把田契还给你们,但你们不相信,不敢收,那我现在就把这些田契当着你们的面全部烧了,你们自己领自己的田地去吧,以后不用再来交租了,要是交来了我也不会收。”

说完,他一张一张地宣读每张田契上所写的地点、亩数、佃户姓名,然后,当场全部烧毁。农民们亲眼看着田契被烧得化为灰烬,顿时,台下一片欢腾,农民的双眼里全是感动的泪水。

很快,彭湃火烧田契的革命行动传遍了海陆丰地区以及东江各县,他用行动赢得了农民的信任与支持。农民们拥戴他,追随他,并纷纷加入农会,与他一起投身到革命浪潮中。

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

一只瓷碗 满载革命情谊

红军碗

藏于

/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

仁化是红军长征过韶关的主通道,当大部队过后,有掉队的伤病员得到当地百姓的悉心照顾,留下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

1934年冬,过路的红军徐排长右腿受伤,不能站立行走,得到了土中医蒙家财的医治,伤势痊愈。临走之时,徐排长感激涕零:“我没什么好礼物给你,我就这么一个随军打仗、喝水、吃饭、饮药的瓷碗,给你留作纪念吧。”双方流着热泪,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红军长征路上的仁化县城口镇半山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19年10月,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建成,这只珍贵的红军碗,被第五代传承人蒙日娇捐献给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珍藏。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

倘若目前受限于客观条件

不能去现场感受打卡的

不妨打开小程序

通过里面的VR打卡

360°欣赏这些红色文物及地标的风采

也许你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心动不如行动

马上长按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打卡广东红”小程序打卡吧

这个“七一”

让我们一起上

“打卡广东红”小程序

“云游”全省红色地标

“倾听”红色文物的故事吧

本文综合整理自:《百年扬帆1921-2021》、“打卡广东红”小程序、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南方+客户端

统筹:刘竞宇

策划:李婷

设计:曹雅琴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