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身边危机四伏 焦虑成普遍心态 正文

身边危机四伏 焦虑成普遍心态

[时尚] 时间:2024-04-28 02:37: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44次

核心提示

N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昨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关注社会焦虑”,身边在编前语中,危机人民日报指出,伏焦焦虑不再是虑成“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普遍在许多人看来,心态身边往往危机四伏,身边总有原因让人感到不安。危机社会焦虑正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明显的伏焦时代特征。

  开篇之作《他们为啥感到焦虑?》,虑成首先关注转型之痛,普遍通过三则故事讲述了生活中常见的心态三种焦虑:就业焦虑、身份焦虑、身边财富焦虑。危机

就业焦虑

旧的伏焦“保护壳”碎了 新“安全阀”又没建立

  【案例】上班、下岗、做生意、找工作……这一连串的变化,让42岁的刘继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技校毕业后的他原是山东东南部某县国企工人,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大潮席卷这座小城,刘继军下岗了。其后,他跑过运输、贩过蔬菜、跑过销售,生意总是赚少赔多。儿子上小学、妻子住院,家庭负担更加沉重,刘继军的脾气越来越暴躁。2010年,刘继军通过招聘,成了市政公司的一名维修工,并将中断多年的养老保险续上了,可他还是觉得底气不足:每月1400元的工资,只能勉强应付生活,将来孩子的上学费用仍是问题。

  【局势】从1998年至2000年,国有企业共产生下岗职工2100多万人,波及数千万家庭,其影响有些至今仍在消化。与此同时,1994年起,我国逐步改变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由国家统分向市场化就业转变,进入新世纪,各地大学继续扩招,毕业生人数猛增,“就业难”从下岗职工向大学生群体迅速蔓延。

  【分析】在计划经济时期,城镇职工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单位”中,单位发放工资,提供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赋予人们基本的“安全感”。在转型期,社会结构剧烈变革,原先由单位提供的“保护壳”被打碎了,而失业救助、医疗保险、社会养老等基本保障制度还未真正健全,新的“安全阀”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内心里埋下了焦虑的“种子”,面对就业压力和失业风险,变得焦躁不安。

身份焦虑

城市户口不壁垒 造成新的人群“隔离”

  【案例】上大学、读研究生、工作,已在广州生活12年的王志强,在结婚的当口,突然陷入了极大的焦虑:他和女友虽然都在广州上班,却都没有广州户口!没有户口,就没法在当地领结婚证;没有户口,就难以申请经适房、廉租房;没有户口,将来孩子上学更是难题……

  【局势】改革开放打破了旧的城乡结构,人口快速向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表面看,原来的城乡分割、户籍分割不明显了,然而,由于缺乏完整的体制保障,改变城乡对立、户籍限制的任务依然艰巨。在同一座城市中,因户口不同造成用工壁垒、社保差异、待遇悬殊……由此带来的“人群排斥”,已经给社会留下深创巨痛,并在事实上形成了新的人群“隔离”。

  【分析】近年来,各地正采取措施,努力将公共服务覆盖到更多外来人口包括农民工群体,可是,无论是蓝印户口,还是“绿卡”、居住证,都没有实现真正的同城待遇。我国已有2亿多农民工进入了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还会有更多人口涌进城市。在一些大城市,像王志强这样的非农籍外地人口也会越来越多。不从根本上解决外地人(包括农民工)的同城待遇问题,就无法根除他们心中的焦虑。

财富焦虑

劳动致富转为资本致富关系致富

  【案例】在北京某报社工作的李正平没能在房价疯涨之前下手,但他赶上了单位最后一次分房,分到了一套60多平方米老旧的“房改房”。他与妻子、孩子、保姆一起蜗居,生活局促,焦虑如影随形。可他就职于证券公司的同学刘力,几年时间买了3套商品房,3套房子的市价已经超过了1100万元。

  【局势】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秉承着劳动致富的信念,社会也给勤奋守法的人创造了致富机会。今天,财富积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从“劳动致富”向“财富致富”、“资本致富”转变。其中,住房已经成为拉大财富差距的重要因素,这种差距根本无法通过工资收入增长得到弥补。

  更加令人警惕的是,财富分配向政府、垄断行业、发达地区倾斜的趋势未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工资收入水平也在拉大。有分析测算,如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行业收入差距超过10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倍以上。

  【分析】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短短十余年,人们的财富差距就由万元级、几十万元级转向千万元级。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没有“背景”,缺少资本,生“错”地方,干“错”行业,抓不到机会……即使通过自我不断的努力,也无法实现个人的既定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心态怎么会平和?

(责任编辑:综合)

皮奥利:国米近4年阵容都是意甲最强 但只拿了两冠日元对美元创34年新低,日央行何时出手干预?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