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邵医特色”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正文

“邵医特色”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知识] 时间:2024-04-29 18:41: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10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周传人

  浙大邵逸夫医院为全省各基层提供连续性、邵医特色可及性健康服务及助农活动,助力增收致富以“小故事”汇成“大文章”,村民变“输血为造血”。邵医特色

  每隔一段时间,助力增收致富浙江省缙云县七里乡周弄村的村民高山农产品就会搭乘冷链车,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邵医特色下沙两大院区的助力增收致富食堂,因其优质新鲜,村民很快就被员工选购一空。邵医特色在医疗资源下沉的助力增收致富同时,推动优质农产品上行,村民这是邵医特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探索出的帮扶新业态。

  “我们不仅要输血,助力增收致富还要造血。村民要为帮扶地区真真实实留下点什么。”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作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国际医院评审(JCI)的公立医院,一家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浙江推进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浙大邵逸夫医院并不局限在医疗服务领域发力。

  周弄村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对口结对帮扶的一个点。2021年其所在的七里乡与浙大邵逸夫医院双方达成党建联盟,自签订结对帮扶框架协议以来,浙大邵逸夫医院从党建交流、医疗支持、民生服务、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等方面,全面帮扶周弄村,变“输血为造血”,助推村集体和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image.png

  真诚帮扶  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领导带队到七里乡开展党建结对健康义诊活动。供图/浙大邵逸夫医院

  给全村低收入群体画像

  邵逸夫医院和周弄村的帮扶故事,要从“第一书记”张立超说起。2019年1月5日,浙大邵逸夫医院的“90后”医生张立超来到周弄村“驻村”,成为医院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

  周弄村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中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务工,村里多数为“老”和“小”,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初来乍到的张立超到村后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对低收入群体的情况必须了如指掌。

  当张立超第一次走进村民丁树坤家时,眼前的情景令他吃惊——漆黑的老屋内,到处堆着杂物;掀开锅盖,是吃了几天的剩饭剩菜;屋里老旧电线乱接乱拉。这一切都让张立超感到隐隐不安。

  丁树坤是一位丧妻丧子的孤寡老人。在征得他的同意后,张立超立马带领村干部一起为老人整理屋子,联系电工更换了电线,装上了新灯泡,并亲自下厨给老人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给张立超竖起了大拇指。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真好,看着踏实,接地气。”张立超对低收入群体的关心关爱,通过这样的一件件“小事”,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张书记”。

  一个月时间,张立超通过上门走访全村的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迅速摸清了每一户的现状和需求,并将脱贫户分为稳定脱贫户、相对稳定脱贫户、监测户三类,建立起帮扶台账,精准施策。

  “没有邵医的帮助,现在村里的水站和文化礼堂还修不好哩!”周弄村党支部书记丁伟杰回忆说,“小张书记”一方面向浙大邵逸夫医院积极争取结对资金,另一方面向周弄村村两委充分调动村民及乡贤力量筹措资金。

  在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对口帮扶下,2019年底,周弄村顺利完成村自来水净化达标提标工程;2020年圆满完成村文化礼堂改建,协助争取村茶叶加工厂项目资金;2021年协助争取村林间作业道路资金;2022年村口入村桥墩修复工程稳步推进……

  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医生您好,这是我的检查报告,快帮我看看……”2022年9月16日上午,七里乡政府大楼门前的场地上,一顶顶帐篷整齐支起,一张张小板凳一字排开,来自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博士专家团正在此开展义诊活动,涵盖了骨科、牙科、全科、心内科、放疗科和肿瘤内科,阵容强大。

  “走村入户的时候,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病怎么看。”张立超介绍说,2019年开始,邵逸夫医院每年都会组织医疗团队义诊,送医下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同时,还为前去浙大邵逸夫医院就诊的村民特别开设绿色通道。

  “每每遇到去邵逸夫医院就医的群众,小张书记都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患者感受到省城大医院的温暖。”周弄村村委会主任丁耀辉表示。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尤其关注孩子的成长。”张立超深知教育对每个家庭的重要性,他还对周弄村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就学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第一时间将需要帮助的家庭情况向医院做了详尽汇报。很快,浙大邵逸夫医院就积极开展低收入家庭儿童“一对一”帮促行动,通过组建低收入家庭儿童助学小组,进一步引导慈善力量助学纾困助农解忧。目前,助学小组每年为6户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孩子们带去物质和资金,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

  精准对接城乡需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帮助周弄村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了张立超的心头大事。“很早就知道农村发展产业难,但真正实践起来发现,太不容易了!”他感慨道。

  在一次到周弄村仰天湖调研的途中,山路上撒欢奔跑的几只土鸡给了张立超启发,“在省城很难买到纯正的高山养殖土鸡,这里刚好有。”有了这个想法后,他说干就干,帮助村集体建立高山生态芦花鸡养殖基地,同时借助七里乡强村公司力量整合农产品资源。

  今年7月1日,首趟装满芦花鸡、土爽面、土鸡蛋、茭白、玉米等农特产品的乡村振兴共富快车从七里乡出发,驶向浙大邵逸夫医院食堂,医院职工抢购一空。

  “小试牛刀”之后,张立超的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立立超”成了宣传芦花鸡和七里乡农特产品的主阵地。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张立超还在微信群中开启了扫码预售模式。通过预订可以准确掌握每样农产品的需求量,七里乡强村公司可根据需求按量配送。

  乡村优质农产品精准对接城市需求,邵逸夫医院订单农业的尝试也给七里乡带来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开启了“七里乡‘暖心鸡’养殖结对帮扶”计划,以“政府出资、市农科院提供技术指导、低收入农户养殖、强村公司统一收购”的模式,通过统购统销,兜底保价。

  七里乡高山生态芦花鸡养殖基地负责人陶银勇说,今年2月份,首批芦花鸡苗来到海拔400多米的高山基地,不仅传来了助农增收的好消息,也解决了疫情之下农产品滞销难题。再过几天,基地还将迎来6000只芦花鸡苗,前景十分被看好。

  以芦花鸡的供应为契机,周弄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村民们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村集体收入也从2019年的5万元发展到如今的20万元左右。

  “接下来,我们还将扩建七里乡强村公司的种养基地,提升农副产品品质,打造区域品牌。同时根据结对单位需求,不断增加农副产品供给,上好‘特色菜’,并依托乡贤资源,拓宽更多销售渠道,助力共富建设。”七里乡人大副主席孙晋华对未来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一个个“小故事”,汇成以党建引领“医疗共富”为新使命的“大文章”。浙大邵逸夫医院全面帮扶周弄村,是该医院探索具有“邵医特色”党建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如今,浙大邵逸夫医院73个党支部,首批已成功结对省内外106个街道乡村党支部。就在今年国庆节前后,73个党支部分别奔赴杭州市、缙云、江山等全省各地辖区、街道、乡村,与省内外106个街道乡村党支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享服务提升活动。以健康科普行、公益义诊行、健康筛查行、经济帮扶等形式,为全省各基层提供连续性、可及性健康服务及助农活动。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2月下旬刊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