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快哉东坡·文学家:妙笔生花字珠玑

[休闲] 时间:2024-04-29 08:03: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07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快哉东坡·文学家:妙笔生花字珠玑

文\本刊特约撰稿 刘亮

妙笔生花字珠玑

两宋时期,海南花字文学名家辈出。周刊珠玑但如果要选出一人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东坡代表,相信许多人会把票投给苏轼这位诗、文学词、家妙文俱佳的笔生文学巨匠。

在文章方面,海南花字苏轼是周刊珠玑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早在21岁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东坡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就对他的文学文章赞赏不已,并感慨“老夫当避路,家妙放他出一头地也”。笔生苏轼的海南花字文章内容广泛,将一些前人从未关注到的周刊珠玑题材也纳入创作范围。此外,东坡他的文章体裁多样,写景时能像欧阳修一样用寥寥数笔营造出诗的意境,议论时又能像王安石一样言简意赅、鞭辟入里。而且苏轼非常擅长将写景、抒情、议论巧妙地融为一体,写作无固定程式,但又能让意脉贯穿其间,收放自如。其《放鹤亭记》《范增论》《赤壁赋》等皆为中国古代文学珍品。

在诗歌方面,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同为宋诗的代表性人物。《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子由渑池怀旧》等都是他的名作。与散文、词相比,苏轼的诗歌内容更加广泛,风格也更加多样。苏诗善于使用精妙的比喻,脉络清晰,流动感强,部分作品展现出议论化、散文化的时代特征,是最受后世欢迎的宋代诗人之一。清代赵翼曾称赞东坡“继李杜后为一大家”,这个评价非常高。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公认的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词作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以其雄健的才力将诗的写法引入词的创作中,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从而为词开拓出全新的境界。南宋王灼指出:“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高度评价了苏轼在革新词体方面的贡献。此外,苏轼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将山水田园、人生志趣、怀古咏史等内容移入词中,并通过使用题序、用典等艺术手法让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张大千《东坡居士笠屐图》。资料图

一句诗词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是两宋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一生都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给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诗词作品,其中的名篇佳句俯拾皆是,比如“也无风雨也无晴”。

去乡下买田突遇降雨

“也无风雨也无晴”被国人所熟知,是因为苏轼写过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苏轼居住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入狱。虽免于一死,但被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这次贬谪对苏轼而言是一个重大打击,但谪居黄州时期也成为他思想的转变期和文学创作的丰收期。在黄州期间,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流芳千古的词作,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正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的词首有一篇“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清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十一载:“(元丰五年三月)七日,公以相田至沙湖,道中遇雨,作《定风波》词。”可见这首词作于农历三月七日,也就是清明节后的两天。“沙湖”,据苏轼《书清泉寺词》一文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三月七日这天,苏轼和一群好友一起去沙湖,目的是“相田”,打算在沙湖购置一块田产。没想到走到半路下起雨来,而负责携带雨具的仆人已经先行走出很远,同行之人都一副狼狈的样子,只有苏轼悠然自得,穿着芒鞋,拄着竹杖,在雨中吟啸徐行。不一会儿,雨过天晴,苏轼就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词人通过描写自己在雨中镇定徐行的举动,表达了自己历经挫折而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正集中体现了苏轼看透世事变幻后的乐观与旷达。清末郑文焯曾评价这首词:“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称赞这首词是词中极品。

居儋诗作《独觉》也有此句

苏轼此次去沙湖,是否成功购置田产不得而知,但在沙湖黄氏家却意外收获了一方沉泥砚。据其《书吕道人砚》一文记载:“泽州吕道人沉泥砚,多作投壶样。其首有吕字,非刻非画,坚緻可以试金。道人已死,砚渐难得。元丰五年三月七日,偶至沙湖黄氏家,见一枚,黄氏初不知贵,乃取而有之。”苏轼一生嗜砚如命,这次去沙湖无意间得到一方沉泥砚,绝对是不虚此行了。

关于这首《定风波》词,除了大家熟悉的这个版本外,在苏轼词集刊刻流传的过程中,其实还有多个版本,小序和正文的异文也很多。就拿词结尾处“回首向来萧瑟处”一句来说,唐圭璋先生所编《全宋词》中“萧瑟”即作“潇洒”。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苏轼词集流传的过程中,共出现过二十多个版本,可分为三大系统:一是成书于南宋绍兴初年的傅幹《注坡词》系统,原本已不存,今存皆为明清时期抄本,共十二卷;二是南宋曾慥辑《东坡先生长短句》系统,刊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包括正集二卷、补遗一卷,原本亦不存;三是元延祐七年(1320年)叶辰云间南阜书堂刻《东坡乐府》二卷,原本一直流传至今。元刊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一般写作“箫瑟”或“萧瑟”,而其他两个系统的版本一般写作“潇洒”或“萧洒”。

另外,鲜为人知的是,除了这首《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还出现在苏轼的另外一首诗中。他谪居儋州时,曾写过一首七言诗《独觉》,诗的最后四句是“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在经历三次贬谪打击后,依然保持了淡定的心境。

一个成语

雪泥鸿爪的人生况味

作为一代文学巨匠,苏轼的影响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胸有成竹”“出人头地”“雪泥鸿爪”“河东狮吼”“水落石出”等成语,均出自苏轼之口或与其相关的诗文、事迹。“雪泥鸿爪”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

苏轼和诗“生出”一个成语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制科考试。苏轼入第三等,苏辙入第四等。不久,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判官。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兄弟分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随后,兄弟二人相互写诗寄赠。苏辙先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苏轼则写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回寄给苏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雪泥鸿爪”这一成语便是从苏轼的这首和诗中概括出来的。

苏轼兄弟之所以对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情有独钟”,与他们嘉祐元年(1056年)赴京赶考途经渑池县及苏辙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的经历有关。根据苏辙诗中自注所述,兄弟二人当初赴京应举途经渑池时,曾宿于寺舍。一个法号为“奉闲”的老僧接待过他们,兄弟二人还在寺舍的墙壁上题了诗。苏辙还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但实际上并未到任。嘉祐六年,当兄弟二人再次路过渑池,发现奉闲已经去世,当年二人题诗的墙壁也已经毁坏。这就是苏轼诗中“老僧”“坏壁”等词的来历。至于“蹇驴”,苏轼自注云:“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二陵,即崤之南北两山,在渑池县西。由此可知,在赶考途中经过二陵时,苏轼的马死了,他只能骑驴到达渑池,故有“路长人困蹇驴嘶”之叹。

苏轼的和作与原作韵脚完全相同,但境界更高。苏辙的原作更多流露出科举仕宦途中对兄弟之情的珍惜,固然也很感人。但苏轼的和作已不局限于兄弟之情,而是上升到人类普遍情感和哲理的高度,再加上诗意流畅,比喻巧妙,自由舒卷,因而成为千古佳作。清代纪昀称赞此诗云:“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撒手游行之妙,则不减义山《杜司勋》一首。”在后世的流传引用中,“雪泥鸿爪”成为表现人生来去无定和旷达超脱的妙语。

“雪泥鸿爪”来历争议

关于“雪泥鸿爪”的来历,在学术史上其实是有过争论的。清代查慎行作《苏诗补注》时曾在《和子由渑池怀旧》后附“飞鸿留爪”,并注曰:“《传灯录》天衣怀义禅师云:‘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先生此诗前四句暗用此语。”按照查慎行的注解,苏轼此诗中关于“雪泥鸿爪”的说法是从《传灯录》中记载的天衣义怀禅师所说的禅语化用而来。但《苏文忠诗合注》的编者冯应榴指出此条禅语出自《五灯会元》而非《传灯录》。《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的编者王文诰则认为苏轼是后来与王彭相遇始闻释氏之说,此诗实为性灵之作,与禅语无关。

今考佛典,《五灯会元》中的确有天衣义怀禅师之语,而《景德传灯录》中未见。但《续传灯录》中的记载与《五灯会元》相同。可见查慎行所引用的《传灯录》是指《续传灯录》而非《景德传灯录》,而且误将“义怀”说成了“怀义”。至于王文诰提出的苏轼是在遇到王彭之后始闻释氏之说这一说法,未知其依据为何。但苏轼作为北宋“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佛学修养深厚,他写《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受到禅语影响也是有可能的。

今天能看到的较早在文学作品中直接使用“雪泥鸿爪”一词的是元代的吴师道,其《送人之宣城并寄诸故旧》一诗中有“盐车骥耳空自笑,雪泥鸿爪谁知怜”的句子。明清以后,使用这一词语的人渐多。近代以来,“雪泥鸿爪”一词被明确赋予了与苏轼相关的文学文化内涵。如海南先贤王国宪在《题桄榔诗社诗后》中云:“苏公去今八百载,儋耳流寄思当时……雪泥鸿爪痕尚在,兴起废坠拓前规。”这显示出东坡文学文化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刘亮)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