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看文山】今日西畴:生态宜居新家园 开出炫烂民族花

[休闲] 时间:2024-05-03 04:36: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49次

  早有耳闻,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是团结态宜全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想象中的看文开出西畴,土地贫瘠、山今遍地石头、日西人员落后、畴生观念陈旧……但当此行媒体采访团来到西畴时,居新家园首先却是炫烂视觉上的震撼。连绵的民族民族山峦似桂林、像台湾,团结态宜满目翠绿,看文开出一条条平直的山今道路、一亩亩葱郁的日西良田、一块块缓坡台地,畴生真正是居新家园“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的治理成果展示,用现实狠狠回击了“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的谬断。

  新面貌的西畴离不开汉、壮、苗、瑶、彝、蒙古6个民族的共同努力。多年来,西畴精神的传承使得这个总人口26.3人的县城走出了一条石漠化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产业兴、社会稳,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西畴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记者 杨婧瑶 摄

  产业兴旺 逐梦西畴

  在西畴新街三光片区,基地种植的猕猴桃正值生长期,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地块统筹规划、分步有序,浩弘农业公司负责人、猕猴桃基地种植专家陈大明自豪地说:“等到这千亩猕猴桃成熟,采摘及销售场景可谓壮观。”

  可以这样说,在西畴县“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中,猕猴桃种植基地主要承担的是“山腰系带子”的职能作用。截至2019年,该公司在三光、拉孩、老街三个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流转土地5000余亩,现已种植猕猴桃2700亩,主要以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毛花猕猴桃三大品系的红心、黄肉、绿肉等10个品种;种植桃子、李子、梨等700余亩,引进枣子、桃、李、红苹果、樱桃、桑椹等30个高附加值的经济林果种苗育苗培育,规划种植面积1600亩。

  三光片区的群众不仅能从石漠化治理中得到土地流转、务工增加收入,还能在基地学习知识、技术,增强自身发展的后劲。对提升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提振向幸福生活奋斗的精气神,在脱贫路上不等不靠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坚持“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具体实践。

西畴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记者 杨婧瑶 摄

  民族团结 整合发展

  在兴街镇老黑箐村,身着苗族服饰的村民,有的在打陀螺、有的在吹芦笙跳团结舞、有的在编竹制品,整个村寨整洁而祥和。据了解,该村共参与发展猕猴桃产业实施土地流转380亩,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发展烤烟种植12户400余亩,实现户均增收30000元以上;外出务工及务工增收30户108人,户均年增收20000元以上,贫困户参与合作组织发展产业8户,实现户均增收500元以上,同时积极发展养猪、养鸡等传统养殖业,2018年全村群众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1160元,为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通过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烤烟产业和务工经济,老黑箐村家家户户走上硬化路、住上洋别墅、饮上幸福水、过上好日子,呈现出民族团结、和谐共处、安康乐业的美好景象。

西畴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记者 杨婧瑶 摄

  西畴精神 创造奇迹

  在西畴石漠化展览馆里,除了被西畴综合治理前后对比所震撼,被西畴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守护边疆,建设美丽家园感动外。那直击人心的先进事例也让人红了眼眶,不由感叹西畴精神影响着一代代人,让西畴各族群众不畏艰辛、不惜代价,用生命和毅力谱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

  身患重病还坚持带领群众搞电改、种核桃、修公路的谢成芬、58岁入党带领群众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沼气池建设的刘超仁、坚守12年打通最后一公里脱贫致富路的“现代愚公”李华明、肖家塘村侯寿高等4人用6年时间在“猴爬岩”上刨出5公里进村路、张家老林村的张仁贵家,4个劳动力中有3个是残疾人,用两年时间“抠”出2.2公里进村路、羊赶马村的伍光发,用自己10年租地种菜的11万积蓄,开挖1.2公里的土石路……

西畴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记者 杨婧瑶 摄

  这样的事迹在西畴不胜枚举,西畴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将西畴精神发扬传承,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西畴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向上、人民安居乐业、山清水秀的大好局面。

  云南网记者 彭薇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