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这个论坛把话题放在“共同富裕视阈下”

[休闲] 时间:2024-05-03 01:26:0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33次

原标题:如何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这个论坛把话题放在“共同富裕视阈下”

近日,何创话题以“共同富裕视阈下的造城城市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城市治理高峰论坛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论坛上还同期举行了《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以上海为例》新书预发布仪式。市高生活

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品质人民城市,要实现“三生、个论四宜、坛把同富五人人”

“共同富裕是放共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裕视阈下致力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何创话题好日子。”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在致辞中表示,造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市高生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是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论坛以“共同富裕视阈下的个论城市高品质生活”为主题,主要是坛把同富探讨怎么样通过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放共

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智库首席专家李琪教授指出,高品质生活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和题中应有之义。“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刻阐明了我们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立场与基本路径,鲜明地宣示了百年大党一以贯之、从建党伊始就确定的使命。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人民城市,基本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三生、四宜、五人人”。“三生”就是统筹安排好生产、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四宜”是指要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一定要达到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高标准;“五人人”就是指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14亿人口的共同富裕,可谓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教授认为,从理论上看,共同富裕本质上要求平衡效率与公平、兼容发展与共享。从社会学角度看,这就提出了如何在新发展阶段,通过社会公共性的力量,促进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这涉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不断需要完善社会公共性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过程,因而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课题。”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教授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少数地区的富裕,而是涵盖全体中国人民的全民富裕。共同富裕不单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统一的全面富裕,涵盖了人民对经济、政治、社会等反映美好生活多领域发展要求的总和。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实现的富裕,而是分阶段全过程促进的全程富裕。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共同富裕,而是承认相对差异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本质特征,高品质生活则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上海的“高品质生活”将会是怎样?

上海的“高品质生活”将会是怎样?论坛举行的《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以上海为例》新书预发布仪式给我们勾画了一个蓝图。

书中,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高品质生活评价”课题组构建了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以“健康绿色生活、和谐安宁生活、智慧共享生活、多彩奋进生活”为一级指标,另有21个二级指标与69个三级指标。

该书还选取上海作为中国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样本进行了研究评估,并通过案例研究,对上海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的实践进行了梳理总结。

论坛上,该书作者、中共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于健宁介绍称,总体来看,上海高品质生活处于从国内领先向世界最好水平迈进的发展阶段。

在健康维度,上海主要的健康指标处在世界领先、向更好更进一步的阶段。和谐安宁的生活,是高品质生活的关键特征。上海多次名列全球最安全城市榜单,并且在城市韧性度排名上居于全国主要城市的第二名。邻里和谐非常显著,满意率高达88%以上。

不过调研也发现,老百姓对于和谐安宁生活依然有更高的期盼。比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造成的通勤时间过长,以及中年已婚妇女的育儿焦虑等,“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政策制度等综合举措来实现”。

于健宁表示,正是因为上海目前已经取得了成就,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在推进建设的新征程中,高品质生活也有了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为此,她认为未来需要加以提升推进,主要是聚焦于三个方向:第一,优化服务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第二,让城市更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第三,在政府的治理效能上进一步提高,让城市更具有韧性,城市生命体更加智慧,充满生机和活力。

(王永娟)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