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东湖评论:科普宣传要贴近百姓生活 正文

东湖评论:科普宣传要贴近百姓生活

[探索] 时间:2024-04-28 12:40: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06次

原标题:东湖评论:科普宣传要贴近百姓生活

近日,东湖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评论称口罩消毒残留物是科普一类致癌物质,使用口罩前要“抖一抖”。宣传对此,贴近武汉市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梁建生表示,百姓事实并非如此。生活梁建生说,东湖在医院,评论医护人员是科普不会“抖一抖”的。口罩从包装里拿出来是宣传一种无菌状态,大家不会刻意在空气中进行暴露,贴近挥动有可能加速环境空气中的百姓微生物流动,反致口罩污染。生活

在疫情防控已成常态化的东湖当下,口罩是通过重重检测,才会到达消费者手中,但为什么会出现口罩使用前要“抖一抖”的谣传呢?还要消毒专家出面辟谣,可见科学知识普及的紧迫感。何止是口罩,交通安全、防震减灾、健康养生、生态保护等等,贴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科普都需要权威的把关,避免“假”科普带来的损害。

科普工作要下好“及时雨”,弥补群众知识盲点。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智媒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便捷的渠道,每当出现社会热点事件,谣言就会出现,且传播速度很快。譬如,疫情防控期间,本是正常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提醒,结果被过度解读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正是由于网民自身知识储备的欠缺,认识能力不足,才会出现在接受信息时不加选择或没有能力选择。在关键时间节点上,科普工作队伍就必须来一场“及时雨”,浇灭谣言烈焰,火速抢占舆论制高点,弥补百姓生活知识盲点,在帮助大众提升认知水平的同时也能使网民的防谣意识得到加强,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科普工作要久久为功,创造效益最大化。科普宣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民生工程,必须筑牢阵地,做好久久为功的规划。人员聚集区域、科技资源汇聚场所、主题鲜明的场馆等都是推广科普工作的最佳阵地。聚焦重点人群,从娃娃抓起,实现多层次全民科普。只要人和物零距离接触,受众广,影响大,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科普工作模式,内容实,样式多,形成园、校、馆相得益彰的科普工作格局,就可以创造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亮点。如武汉科技馆新馆这一方阵地,近5年累计接待公众70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3万余人次,涵盖老中青少各年龄段人群,每人在馆内都能有新的收获。在每个区县街镇,科普阵地这一类的公共服务资源都有成型布局,如特色场馆、科普画廊、主题公园、科普e站。当务之急是盘活用好这些资源,真正做细做实,才能实现有为有效,亮点纷呈。

科普工作要全覆盖,让偏远群众同样受益。散居在边远山区的村湾居民,是科普阳光难以照射的角落,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等群体往往容易受骗,因此科普应全覆盖不落一人。科技知识在这些群体面前似乎神秘莫测,不是“高大上”就是“精尖深”,这就是科普工作面临的难题。如何突破?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练就一身入乡随俗做好宣讲的本领,进村入户,上门科普,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科普、科普为民”的服务理念。譬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常明昌教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行走田间地头,送科技到家门,一走就是三十五年,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他的科技兴农游击战术,帮助40多个贫困县的群众增收致富。

科普讲究“深入浅出”,但当好这个“翻译官”并不容易。让更多普通人明白日常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力。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用百分之一的时间思考,在科学的道路上也会小有成所成。

稿源:荆楚网

作者:冯学海(武汉新洲区)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