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之家”让搬迁群众安下心扎下根

[综合] 时间:2024-04-27 21:05: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23次
6月7日,睦邻之家安康市岚皋县佐龙镇,让搬水绿山青。迁群一大早,众安扎下岚皋县佐龙易地扶贫安置小区的下心住户张远满同往常一样来到楼下,沿着河堤散步,睦邻之家见到人他就微笑点头。让搬

“老张,迁群村里的众安扎下老屋拆了?”

“拆啦!”

问话的下心人是住在安置小区6号楼的余西岁,今年46岁,睦邻之家比张远满小10岁。让搬张远满住在3号楼,迁群两家只隔了两栋楼。众安扎下两人都是下心2017年搬到小区的。不同的是,张远满来自马宗村,余西岁来自塔元村,两村距离佐龙安置小区都在5公里左右。两人的交往要说真正熟悉起来,还是从去年开始的。

佐龙安置小区有9栋楼、2个厂区,全镇6个村247户701名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在这里居住。刚搬来的头两年,大家互相不熟悉,走动大多还是在熟人间。小区没有任何官方形式的组织,居民有啥事都是各顾各,小区也没有统一规划。在管理上,原居住地所在村和新居住地所在村的管理职责也不明确,村民办事左右为难。“搬迁群众缺少归属感,少了主事人。”张远满说。

岚皋县委、县政府也注意到这一问题,于是研究做出“原居住地管理林和地,新居住地管理房和人”的决定,并提出了建设“睦邻之家”的设想,让安置小区实现主事有党小组、服务有“睦邻之家”、就业有工厂和园区。

佐龙安置小区在建设“睦邻之家”的构想下,很快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同时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建设了集党政工作室、便民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图书阅览室、就业咨询培训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并在周边配套建设了社区工厂和园区。有组织、有服务、有就业,对于这样一个“睦邻之家”,张远满感叹:“有了‘睦邻之家’,群众就真正安下心扎下根了!”

张远满在佐龙安置小区担任楼长,每天都要检查楼梯、楼道是否干净,水电设施有没有损坏,几个年老的单身汉吃饭了没。以前小区里那些喝酒闹事的人,在小区党小组和业主委员会成立后,经过包括楼长在内的各方宣传、教育、监督、引导,都销声匿迹了。小区综合服务体建起后,张远满还负责水电维修。

一起上班、一起开会、一起学技能,小区群众渐渐熟识了起来。

“上次全靠你,不然屋里还不知道泡成啥样呢!”

“哪里哪里,这是我的职责嘛!”

余西岁说的是1个月前,他家所在的单元主下水道堵塞,污水回流漫溢进了一楼他的房间。张远满接到小区党小组组长唐明萍的电话后迅速赶到,疏通了下水管道。

逛到河堤头,张远满又折回来。一抬眼,他看到三三两两的人要进小区毛绒玩具厂上班了。隔着老远,20岁的社区毛绒玩具厂的女职工吴道梅就向张远满问好。张远满和她聊了聊工资情况。吴道梅说,她和家人在厂里每月能挣4000多元。

吴道梅的爸爸和张远满是工友,平时都在村里的千亩花椒园里干活,一个月下来能赚3000多元。村里还有两个猕猴桃园和一个茶园,去年共吸纳了200多户300多人就业。小区一共347户701人,其中有186户205人在毛绒玩具厂或农业园区务工。

“以前,都舍不得拆老家房屋,担心住不惯没活干还得回去,给自己留个后路,现在安心了——拆了还有补助,不拆老房子早晚也得塌!”张远满说。

时间已经7点多了,看着急匆匆走进玩具厂的员工,张远满望了眼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小区综合服务体,赶紧加快脚步,笑容灿烂地到园区上班去了。(陕西日报记者 张权伟 通讯员 陈延安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