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搬来金字招牌,仍需从零开始 正文

搬来金字招牌,仍需从零开始

[时尚] 时间:2024-04-28 17:24: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49次

原标题:搬来金字招牌,搬金仍需从零开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编者按

中小医院近在百姓家门口,字招但它们有着先天的牌仍不足,服务能力欠缺、零开人才流失严重、搬金设备老旧落后,字招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牌仍就医保健需求。我国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零开特别是搬金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字招重要内容。随着推进医联体建设、牌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零开构建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等措施的搬金推进,一批基层中小医院相继被上级医院托管。字招在享受大医院派驻管理团队、牌仍医疗专家等“输血”式帮扶的同时,这些托管医院也在不断建立、丰富自身“造血”功能,为更好护佑服务周边居民健康而努力。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了我省部分托管医院,观察它们的突围与发展之路。即日起,本报推出《托管医院的突围》系列报道。

拿上手机和水杯,张芳走出了省妇幼保健院东西湖院区的大门。这次住院,她觉得一身轻松,再也不用像以前住院那样,大包小包地拎着行李回家了。“家门口做手术 ,就把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了,肚皮上也没留疤。”张芳笑了,步履轻盈。4月6日,对于这次全新的住院体验,她赞不绝口。

并非一托就灵

删繁就简重寻坐标

2019年4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与东西湖区卫生健康局签订托管协议,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增挂一块招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东西湖院区。协议双方雄心勃勃:全方位引进省妇幼的运行模式、管理经验,在东西湖区再造一个“小省妇幼”。

“并非一托就灵。”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孙冬岩直言不讳。在挂牌的热闹过后,门诊量再度跌落到冰点,没有好的技术、设备,即便搬来了金字招牌,老百姓依旧不买账。当时,身为妇科博士、主任医师的孙冬岩和出任党支部书记的甲乳外科博士、主任医师黄自明,都有种莫名的失落感。

托管时,区妇幼保健院刚刚脱胎于“区妇幼保健所”,医院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几件老旧的医疗设备算是全部的家当,只能开展基础保健项目。仅有的22张产科病床,不能承载妇科手术。2018年业务收入不足2000万元。

要复制一个“省妇幼”,谈何容易?除了资金上的巨大投入,还有需要引进大量高端人才。显然,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省妇幼的大力支持下,在复杂的头绪里,孙冬岩进行了梳理,既然无法一一兼顾,就删繁就简,把拳头产品做起来,无法顾及的果断舍弃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很快,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业务布局调整铺陈开来:缩小门槛高的儿科诊疗等规模,扩大产科疆域,发展中医、盆底康复科、美容、儿童保健等的业务范围。在有限的资金里,医院还特意“抠”出了600万元,添置相关领域设备,将细化领域的优势凸显。

“这就好比99摄氏度的水,需要添柴加一度,才能让它沸腾。”孙冬岩常用这个“加一度理论”去说服同事,她希望走“大专科、小综合”的路子,把优势产品做大、做强。

两年后,这一大胆决策在现实找到了有力支撑。一个专科拯救了一个医院。在产科的强劲带动下,2021年,该院门诊量达到11万人次,增长80.3%;住院人数增长119.2%,医院整体业务增长92.2%。

既然无法简单照搬

互补也是一种新尝试

在托管之初,区妇幼的领导层便开始破解一个迷局:省妇幼是三级医院,重在疾病救治,而区妇幼是基层社区医院,侧重疾病预防、控制,功能定位迥异,简单照搬行不通,平衡点在哪里?

在认真听取医生们的意见并冷静分析后,院方果断作出改变。

“托管后,引流到省妇幼的辖区患者明显增多,他们就诊会有一份完整的医疗信息,可作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我们整理、提炼,一份份可实时更新、内容完备的居民健康档案便成型了。”区妇幼保健院信息科科长黄飞说。

但数据共享,需要投入智能化改造,这注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再者,当时区属专科医院鲜有尝试,要不要做这个“吃螃蟹”的人?多次思想交锋后,达成定论:没有高水平的信息化,就没有医院的现代化;没有高质量的智能化,就不能为妇幼保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022年3月28日,一个颇有现代感的智能化平台在区妇幼呈现。这个先进的系统参照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搭建,多学科联动,健康管理质控追踪全流程可视,打造武汉市区级妇幼保健院最先进的智慧样本。

一方面,利用大医院医疗数据大样本,抓取有效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匹配操作也积极跟进,作为区妇幼签约服务的技术指导专家,省妇幼医生随时帮助基层医生们进行会诊、转诊、咨询,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分级诊疗新模式。

这一高位嫁接、从零起步的妇科手术,直接引入宫腹腔镜,开展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等新技术手术。与此同时,许多“零记录”也在打破:参加国家级“十三五”课题一项,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二项,2022年又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三项。其科研成果在区级妇幼保健院领先。

3年来,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明显提升,居民社区首诊率也在上升。去年,11.2万患者选择到区妇幼社区就诊、康复治疗,就医负担平均减少30%。

突破制度禁锢

拆除人才机制藩篱

曾让孙冬岩坐立不安。

“在该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流失严重。这直接形成一个怪圈:缺少人才——鲜有患者——效益低下——人才流失。这意味着它们根本无力全部承担分级诊疗之重。”孙冬岩说。

然而,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究竟该不该进行?几番思忖,达成共识:基层不夯实,分级诊疗无法运转起来,病床得不到合理利用。“医疗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2019年4月起,省、区妇幼共同实施医疗人才“省管区用”统筹使用机制,省妇幼每年定期选派各专业专家近600人次到区妇幼举行技术输注。同时,区妇幼再招聘48人,全员轮训,由区卫健局负责协调,由省妇幼负责招聘,为区妇幼招到3名研究生、20多名本科生,极大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素质。

今年,已有50余名医护人员在省妇幼完成培训,为实现分级诊疗夯实“健康守门人”。

一个月前,妇科王阿乐与3名基层医护人员,作为今年第一批轮训人员来到省妇幼开始跟师进修。“用自己所学,守护百姓健康!”30岁的王阿乐感叹,“以前,区妇保院一天看不了几个病人。托管后,许多康复期患者下转,现在,我们大有可为。”“提升基层医生急慢病分治能力,让患者双向转诊,上转及时,下转兜住。”孙冬岩介绍,区妇幼还将向省妇幼派出26名临床和管理骨干进修。

在省妇幼接受宫颈癌根植术、回区妇幼康复的患者吴玉笑逐颜开地说:“现在看病,省心、省时、省事!”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