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兜底保障 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 陕西民政有作为

[休闲] 时间:2024-04-28 08:03: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77次

11

千阳县民政干部为救助对象送去轮椅

12

省民政厅月度专题扶贫会

13

民政干部在村里做救助调查

14

洛南县八一村刘秀芳每天只要身体允许就义务扫村道

15

吴有民每天坐着省民政厅捐赠给他的代步车干活

16

今年54岁的王项存在敬老院绣十字绣

17

10月9日韩城市敬老院老人们在吃午饭

18

洛南县民政干部入户了解救助对象生活需求

19

洛南县灵口区域敬老院的老人们在自娱自乐

今年53岁,家住千阳县草碧镇草碧村的攻坚冉新林,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兜底他独身一人。保障不漏国家民政兜底政策出台以后,落人政府给他办了低保,陕西并安排他的民政侄子负责日常照料他,一个月有500元的有作生活费和照料费,保证他“两不愁三保障”有着落。脱贫

以提高政治站位对待脱贫攻坚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攻坚今年以来,兜底陕西省民政厅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保障不漏以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和“三排查三清零”、落人对标补短等工作为抓手,陕西挂图作战,民政争分夺秒,全力冲锋,制度化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取得积极成效。

高度重视, 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省民政厅党组坚决履行兜底保障政治责任,提前谋划,尽锐出战,建立厅党组“每半月研究部署、每周推进落实、每天分析调度”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的实施方案》《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3大类37项重点任务,建立台账,挂图作战,狠抓落实,省、市、县民政部门三级联动、一体作战、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确保了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民政系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见到实效。

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零失误”的要求,紧盯未脱贫人口、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人群,先后开展三轮全覆盖入户排查,先后抽调120多人、组成29个核查组,逐县逐户逐人排查核实,推行“周审批”“掌上办”等措施,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用足用好政策,适度扩大兜底保障覆盖面。今年57岁的刘秀芳是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九组贫困户,本来不是贫困户,四口之家均有劳动能力,她与丈夫刘省贤勤劳能干,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三间上房收拾得干净整洁,二间厦房里灶具样样都有,院子一米高的围墙下,果树花坛井然有序。可是,正当他们迈向小康之时,刘秀芳一场大病导致幸福之家成了贫困户。

2016年底,刘秀芳检查出患有肝癌。当年,她在医院做了肝切除手术。从此,一家三口没黑没明地挣钱,换回来的是昂贵治疗药物。

2017年4月,贫困户信息核查时,镇村发现刘秀芳因病致贫。经过公示后,将刘秀芳全家列入贫困户,并为他们4人申请B类低保,每人每月320元。据了解,从2017年至今,刘秀芳共住院6次,其中2017年住院花费16854元,报销14875.20元;2018年住院2次,住院花费21281.13元,报销20016.12元;2019年住院2次,住院花费24138元,报销21976.28元。今年5月,因为二次手术切除,许多化疗药物不在医保规定范围,住院花费35000元,报销17000余元。“国家政策确实太好了,我每次住院,报销比例都在85%以上,最高达到92%。”刘秀芳乐呵呵地说,“去年4月,省上领导来到我家,非常关心我的病情,他一再鼓励我保重身体,早日康复。可是我坐不住,一想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我就想去扫街道。”不索取任何报酬。“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帮扶我的干部!”

从为政府排忧解难的广度履职尽责

及时安排部署,强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落实“分类施保”“渐退帮扶”“单户保”等政策,将低保覆盖范围从收入型贫困家庭向因病、因残、因学等刚性支出负担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支出型贫困家庭扩展,做到“保人”与“保户”相结合;扩大临时救助范围,从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向所有在当地发生急难的困难群众拓展。来自省民政厅的数据表明:截至9月底,全省已脱贫人口中纳入兜底保障80.42万人,占18.06%;18.34万未脱贫人口(经核查,因死亡、服兵役等原因,实为17.86万人)中纳入兜底保障17.25万人,占97%;4.33万监测人口中纳入兜底保障2.57万人,占59.28%;4.37万边缘人口中纳入兜底保障2.58万人,占59%。截至9月底,全省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14.5万人,较2019年底(85.7万人)净增28.8万人;着眼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实施农村临时救助48.9万人次,发放救助金4.2亿元,有效防止了困难群众致贫返贫。

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57岁的吴有民家原本是个有着四间楼板房,儿子学习聪明的殷实之家。在矿山打工时被落石砸伤导致下肢瘫痪,面对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上高中的儿子为了能让父亲治病,只好辍学回家外出打工。

面对生活窘况,吴有民笑着说:“现在的政策就是好,吃着低保,看病不用愁,生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但我不能只靠政府养,还要力所能及。”原本对生活没了希望的他,如今拄着双拐,在家做些零散的木匠活,打造个架子车、橱柜案板等农村生产生活用品贴补家用。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未脱贫人口兜底保障基本实现“清零”,脱贫监测人口、边缘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省民政厅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提升兜底保障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下发了《关于畅通社会救助“微循环”落实“十个百分之百”目标任务的通知》,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规范化管理,推动实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十个百分之百”,全省107个县区全部开展低保公示;全省所有地市和县区进一步细化“先行救助”“分级审批”政策措施;1312个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今年共向乡镇(街道)下拨储备金20737.4万元;8847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部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所有地市或县区全部开展购买服务工作,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

洛南县灵口区域敬老院作为省民政厅评定的“二星级敬老院”,他们恪守“感老人恩、养老人身、急老人想、宽老人心”的办院理念,院内环境优美、安闲舒适。有活动设施以及器材室、娱乐室和标准化餐厅,现有院民56人,组建了静板书、快板和戏曲表演小团队。记者在采访时还见到了54岁因矿山事故造成下肢瘫痪、无配偶、无经济来源的男院民王项存,他一边听着静板书一边绣十字绣。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1312个乡镇(街道)可实现“e救助”全流程网上办理。目前,通过微信公众号申请救助10.6万人次,符合条件审批通过49783人次;107个县区全部成立核对机构,建立核对系统,开展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全省今年以来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共转办救助案例1126件;全省17017个村、2957个社区全部建立主动发现机制,逐步组建快速响应服务队,公开服务队成员名单和联系电话,主动开展救助帮扶工作;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立体式、无缝隙全覆盖。全力推进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省民政厅会同省扶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基本生活救助机制的实施意见》,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民政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通过加强对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因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城乡困难群众等动态监测,及时预警致贫返贫风险,提前采取有效救助措施,防止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机制建设,实现与省级15个部门36项数据共享,与31家银行签订了金融资产核查合作协议,与省工商银行、省农村信用联社铺设专线,实现了数据联网查询,救助对象认定更加精准。

今年51岁的张都维是千阳县草碧镇董坊村人,原本是名装卸工,和残疾的妻子养活着家里的三个女儿。因为多年前一次意外事故,导致腰椎损坏。“家里的‘顶梁柱’倒塌了,从此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一家人没有了生活的希望,三个女儿年龄都还小,多亏了政府的兜底保障,每个月给2158元的生活费,三个孩子上学政府都不收一分钱。现在,大女儿在县职业中专学习计算机,二女儿在镇初中上学,小女儿今年才5岁,自己看病买药也基本不发愁。”张都维对记者说。

从为民解困的深度助力脱贫攻坚

汇聚民政资源,加大救助力度,助力脱贫攻坚。通过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力度。推动全省所有乡镇(街办)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紧急救助由乡镇(街办)直接审批,救助时效性进一步提高。针对7月8月出现的汛情,先后4次下发《紧急通知》,及时成立3个工作组对受灾群众进行核查,扎实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按照“先行救助”原则,对因灾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16654名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541.7万元。会同发改委等部门6次启动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向低保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78亿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立体式、无缝隙全覆盖。进一步细化出低保申请受理环节要回答及时、态度热情;低保审核环节要履行程序、规范开展;低保评议环节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低保备案登记环节要全面细致、准确规范;低保档案管理环节要一户一档、齐全完备;救助热线环节要按时接听、规范回答;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发放环节要坚持标准、按时发放;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环节要签订协议、落实责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评价考核环节要健全机制、严格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环节要明确专人、全面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环节要分析研判、全面满足;临时救助办理环节要缩短时限、提高时效;“分级审批”备案环节要定期统计、及时备案;快速响应服务环节要及时高效、救急解难;救助对象身份信息标注环节要及时维护、精准标注;数据管理环节要及时更新,账实相符;新申请救助对象审核环节要“逢进必核”、书面告知;已纳入救助对象复核环节市级核对机构要定期组织、认真核对;政策宣传环节要准确把握、不留死角;信访处理环节要耐心细致、柔性化解;服务作风环节要务实清廉、群众满意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规范化管理的“20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今年5月29日,省民政厅相关领导了解到洛南县石坡镇罗窑村65岁贫困老人邵月芹因眼疾严重影响了生活,迅速联系了商洛眼科医院相关负责人,6月2日安排邵月芹入院治疗,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的部分治疗结束后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

老人的眼睛是治好了,为了高质量如期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省民政厅按照脱贫计划,工作组对她落实了五项帮扶措施:一是按程序纳入低保,给予A类低保保障,每月低保金360元;二是带动产业发展,由村集体经济向邵月芹借出袋料香菇2000袋,陕西省山东商会负责订单式收购产出香菇,预计增加收入5000元;三是提供务工机会,罗窑村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结合邵月芹本人意愿,优先吸纳就地务工,预计增加收入1500元;四是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为邵月芹提供疫情期间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五是关心身体健康,联系商洛眼科医院为她实施双眼翼状胬肉和倒睫矫正手术。

现在邵月芹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她手工制作的布鞋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爱心回礼”项目销售并带动村里其他的贫困老人利用业余时间,一起搞“副业”。

省民政厅积极推动全省100%的村(社区)健全完善急难对象主动发现和困难群众帮扶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社区专职、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为成员的主动发现快速响应队伍,开展经常性走访活动,了解收集困难群众信息,及时发现、报告群众急难事项,跟进落实相关兜底保障政策,织密兜牢民生安全保障网。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下拨“两项补贴”省级补助资金4.28亿元,惠及100.8万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面建立县有儿童审管员、乡有儿童督导员、村有儿童主任的未成年人“三级保护网络”,有力保障全省11.33万农村留守儿童、18.9万困境儿童合法权益;将福利机构供养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分别从1000元、800元/人月,提高到1400元、1000元/人月;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标准与孤儿保障标准衔接机制,下拨资金2.1亿元,实现对1.2万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全覆盖保障。全省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3152个,覆盖77.29%的行政村,482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建有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餐饮、临休、娱乐等服务。

韩城市按照民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立足百万人口养老服务需求,超前谋划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社会福利园区,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建设,突出关爱、尊重、友善三大主题功能,设置了社会福利综合服务区、医疗护理区、健康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区、候鸟式养老公寓四大板块,融入了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智慧养老新理念,汇集了生态旅居、康养产品研发、创业孵化新业态,完善了民生兜底保障新功能,解决了介助介护老人养老大问题,实现了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养老事业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同步领先的目标,助推社会福利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迅速转变。

按照《韩城市农村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通过群众筹一点、集体挤一点、社会捐一点、服务收一点、政府补一点“五方同筹”,全市159个农村幸福院,总投资6000多万元,除项目补助资金外,各基层村委会引导周边企业、爱心人士、包联部门捐资近3000万元,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统一设计制作了农村幸福院工作记录本和服务记录本,严格执行“十个一”闭环服务。坚持年初有计划、季度有考核、每月有检查、每周有活动、每天有考勤(工作计划每年制定一次、运营情况每年总结一次、服务质量每季考评一次、老人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入住老人每月体检一次、老人食谱每周制定一次、工作人员每日考勤一次、值班情况每日登记一次、老人就餐每日记录一次、入住协议每人签订一份),对管理不规范、运营不正常、服务不达标的幸福院扣减运行经费,助推幸福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加强贫困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印发《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细化规范“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流程,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资金按不低于20%的比例向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倾斜,全省2116个易地搬迁移民安置点全部建有服务场所,搬迁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累计动员引导全省11778家社会组织紧扣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扶贫行动,累计投入资金44.43亿元,帮扶贫困群众283万人。动员302家省级社会组织组建12个扶贫合力团,对深度贫困县区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累计筹集款物1.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27个。全省农村爱心超市数量从9242个增长到10192个,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民政厅将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任务。一是持续开展“对标补短”工作。按照“五个精准”要求,深入查找兜底保障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补齐兜底措施、补正数据信息、完善长效机制,消除兜底保障政策措施落实漏点、返贫致贫风险点、数据信息差错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提升兜底保障质量和成色。二是落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四个不摘”,对所有纳入兜底保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落实落细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兜底保障政策,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三是发挥民政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密切关注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以及边缘人口基本生活,定期与扶贫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常态化开展摸排核查,逐户逐人核实情况,符合条件的及时跟进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四是兜牢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和汛期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密切关注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状况和受疫情、灾情影响情况,推广社会救助业务“微信办”“掌上办”,简化流程,及时把因疫因灾生活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五是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抓紧出台我省《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为“十四五”时期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奠定基础。

文\图   记者  和平 通讯员  南文涛  樊澄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