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瞻仰李大钊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

[焦点] 时间:2024-04-29 12:06: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44次

原标题: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瞻仰李大钊故居、矢志士陵纪念馆、努力烈士陵园

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

——瞻仰李大钊故居、于民业瞻仰李园纪念馆、族解烈士陵园

人民日报记者 施 芳 邵玉姿

河北乐亭·李大钊故居、放事纪念馆

一把藤椅,大钊百年岁月。故居馆烈

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黑坨村的纪念李大钊故居中,有一件文物尤其珍贵:那是矢志士陵一把历经百年沧桑的藤椅,藤椅表面已呈黄褐色,努力扶手、于民业瞻仰李园椅座处有些许藤条已经断裂。族解这是放事1918年1月,李大钊出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亲自买来的大钊。就是故居馆烈在这把藤椅上,李大钊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挥笔疾书写出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重要文章,用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思想、无畏的精神,向人类高喊出:“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也是这把藤椅,伴随着李大钊走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斗争历程:无数青年围坐在这把藤椅旁聆听他讲述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接受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大黑坨村。李大钊自幼父母早逝,主要靠祖父李如珍教养长大。幼年时期,祖父李如珍总爱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为他讲述当时国家、社会之大事,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救国爱民的火种。正如此后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所写:“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

1907年,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他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有一次李大钊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在一所日本王室主办的“游就馆”里,看到了许多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掠夺去的物品。“睹物伤怀,徘徊不忍离去”,回学校的路上,李大钊默默买下了其中一对紫红色的木质茶盘和茶叶筒,以“饮异乡茶,思故乡源”。漫漫异国求学路,这对茶盘、茶叶筒一直陪伴左右,成为他为国分忧、立志报国的最好见证。如今这对茶盘、茶叶筒被收藏在距离故居约15公里的李大钊纪念馆第一展厅中。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连续发表了多篇重要文章和演讲,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从1920年初开始,李大钊等革命家就商议在中国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在李大钊纪念馆第二展厅的一组锻铜雕像前,讲解员吴溪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雕像名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雕像二人,一人穿西装,一人着长衫,他们目光坚定,凝望着远方。雕塑旁,一块青铜色展牌上的字熠熠发光:“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是社会主义团体。”

这是李大钊于1921年3月发表的《团体训练和革新的事业》一文的经典段落,以此号召全国的共产主义者要担负起“中国彻底的大改革”的责任。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李大钊是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1922年至1924年,他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对李大钊极为看重,邀请他出席。为了保存会议的重要文件,李大钊在开会期间购买了一对边角有铸铜、两侧有拉手的樟木书箱。李大钊非常珍爱这对樟木书箱,加之樟木能够防蛀虫,他经常把自己收藏的重要书籍文献放在里面。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被反动军阀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樟木箱中的所有书籍也都付之一炬,只留下了这对空箱子如今展陈在纪念馆内。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纪念馆内,李大钊的雕像威严肃穆,不时有游人献花瞻仰。据介绍,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年均接待全国各地观众及海外游客130余万人次。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在李大钊故居前院的百年丁香树下,13岁的小讲解员李梓珺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人背诵这段自己最熟悉的篇章,声音稚嫩却铿锵有力……

北京西城·李大钊故居

在李大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有10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其中,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一家在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北院居住近4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故居为一小三合院,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西厢房三间打通,作为李大钊的书房及会议室使用,在陶然亭慈悲庵作为党组织的固定活动场所前,中共北方党组织的大部分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北房的堂屋是李大钊一家的餐厅和接待室,在这间屋子里,李大钊曾手书一副对联挂于北墙。他十分敬仰明代忠臣杨继盛的气节,也很欣赏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一诗句,便在此句基础上,取陆游《文章》一诗中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妙”字,改写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精神风范的真实写照。

据统计,在文华胡同居住期间,李大钊发表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

在这个小院里,李大钊与邓中夏、高君宇等秘密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立共产党组织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他领导建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积极发动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办通俗革命刊物《劳动音》,开办劳动补习班,成立长辛店工会。他与共产国际代表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积极进行筹备……可以说,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

2007年5月8日,在李大钊英勇就义80周年之际,李大钊故居正式对社会开放。2009年,故居被公布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故居正在进行展陈改造,将以全新的面貌、创新的方式讲好李大钊的故事,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北京香山·李大钊烈士陵园

北京香山脚下,万安公墓中部,一处传统庭院式建筑坐西朝东,李大钊烈士陵园就坐落于此。

走进陵园,迎面是两米高的李大钊汉白玉石雕立像。苍松翠柏间,只见先生身着长衫,双手背后,深邃的目光凝视远方。其后静卧着李大钊夫妇墓,墓后是一座宽4米、高2米的青花岗石纪念碑,碑的正面镶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中共中央为李大钊烈士撰写的碑文。

清晨的陵园肃穆宁静,一束束鲜花寄托着人们的崇敬之情。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出军警、便衣侦探200多人,袭击了苏联大使馆西院及附近的庚子赔款委员会等处,逮捕了李大钊等国共两党和进步人士80余人。

此时,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血雨腥风已然来临。在李大钊入狱后的第六天,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其后,蒋介石密电张作霖,“将所捕党人速行处决,以免后患”。

4月28日,张作霖控制的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刑,当日执行。刑场上,李大钊第一个登上绞刑台,毫无惧色,从容就义,时年尚不足38周岁。6年之后,即1933年4月,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北京大学师生和李大钊生前好友,为李大钊发起公葬,将灵柩安葬于万安公墓。

为纪念李大钊同志,中共中央于1982年决定在万安公墓内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1983年10月29日,即李大钊烈士诞辰94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隆重举行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典礼。

1984年5月24日,李大钊烈士陵园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28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