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文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综合] 时间:2024-05-03 09:32: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27次

原标题:冒着敌人的敌人的炮炮火前进

湖南省芷江县,群山环抱中的火前湘西小城,75年前作为日本投降地之一而闻名于世。敌人的炮城外一座受降纪念坊,火前被称为“中国凯旋门”。敌人的炮此坊四柱三门,火前造型简单却十分凝重,敌人的炮看起来就像是火前一个大大的汉字——“血”。

这“血”,敌人的炮不仅是火前鲜血之血,更是敌人的炮血战之血、血性之血、火前血气之血。敌人的炮

“一个月拿下山西,火前三个月灭亡中国。敌人的炮”抗战爆发,日军如此嚣张狂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日军事实力上的悬殊差距。日军是清一色的现代化武器装备,除了海空军有压倒性优势外,陆战武器也绝对占优。抗战之初,我军枪支缺乏,几乎没有火炮。单就日军装备到小队的掷弹筒而言,八路军直到1941年4月才仿制成功。即便临近抗战胜利时,我军平均每支步枪也才配备十几发子弹。

日本防卫厅编著的《华北治安战》中记载:“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屡立战功的第二团在一次战斗中消耗枪弹10000多发,平均每人不足5发,竟因为耗弹过多受到上级通报批评。”彭德怀认为,若有20万机动部队,拥有国民党军队的装备,便可在华北战场上以运动战为主的方式与日军对垒。美军观察组组长戴维·包瑞德也建议美最高军事当局对八路军提供援助,认为“只要给予一些简单的武器援助,就能够大大提高他们的战斗力”。但在当时,这只能是一种奢望。

有资料表明,二战欧洲战场毙伤一名敌军平均耗弹5000发,国民党军队杀伤一名日军平均消耗子弹2010.6发、炮弹11.3发、手榴弹27.8枚,而我军消灭一名日军平均只要30多发子弹、7枚手榴弹。然而,这一世所罕见的作战效率,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无弹药、无粮饷、无医药、无被服”,却用“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血性与拼搏,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换来了一场场悲壮的胜利。这种英雄气概,“无论敌人有多少都会震恐”。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与日军的首次较量在平型关展开。伏击部队虽然居高临下射击,但因装备水平悬殊反而受到日军飞机和炮火的压制。与其被动挨炸,不如与敌人拼杀在一起!八路军官兵果断冲下公路,与日寇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2营5连连长曾贤生,因勇猛不怕死,得了个“猛子”的外号。冲锋号一响,他立即向敌人猛冲过去,左拼右杀,一连刺死10多个日本兵。最后因浑身是伤、体力不支,曾贤生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白刃格斗是最考验军人意志力的战斗方式,不果敢、不坚毅,没有刺刀见红的拼杀精神,很可能在一瞬间丧命,甚至被吓得临阵退缩。“用手榴弹、刺刀和鬼子干,让他们死也不能死囫囵了!”八路军官兵全都杀红了眼,排长牺牲了,班长顶替;班长牺牲了,战士接上指挥。没了子弹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折了就抱着敌人扭打成一团。这场歼灭战的胜利,震惊了日军,震醒了国人,震撼了世界。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不论是近战夜战,还是破袭战、铁道战,我军官兵都是以命相搏、血战到底。冀中战场发明的“挑帘”战法,即被日军包围后,当日军挑门帘扑进来时,八路军立即冲上去用刺刀捅死鬼子。还有一种战法叫“打杆子”,就是民兵化装成老乡,乘敌不备用扁担从背后猛砸其脑袋。日本《朝日新闻》曾记载:“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以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展现中国抗战的荷兰导演伊文思曾说:“我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从杨靖宇、赵一曼,到左权、彭雪枫;从平型关、娘子关,到太行山、沂蒙山;从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时光走过70多载,山河改变了模样,但抗战中迸发出的“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的血性胆气,始终在中国军人的体内流淌,引领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如今,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院墙外,高速列车每隔几分钟就呼啸而过。这里的位置,正是当年的南满铁路。血与火的历史,须臾不能忘记。当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血肉长城”。聆听和平的钟声,敲响催征的战鼓。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阴霾还未散去,我们必须盘马弯弓、枕戈待旦,用实力和奋斗筑起“钢铁长城”,捍卫祖国的万里晴空。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970医院)(■刘成波)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