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寻友,静待猿来!2021年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开启

[综合] 时间:2024-04-28 03:16: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65次

原标题:雨林寻友,雨林寻友静待猿来!静待2021年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开启

■ 海南日报记者 谢凯

2021年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于近日开启,猿年猿海南日报记者再次跟随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科研监测队伍,海南活动走入雨林深处,长臂关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的调查最新消息。

调查队员在山脊处的开启监听点静静等候猿鸣。

D群幼猿健康成长

12月2日,雨林寻友清晨6时,静待海南长臂猿D群监测队伍分成两组,猿年猿从D群监测驻点分别奔赴两个监听点。海南活动记者随霸王岭分局林业工作人员郑海强等人前往第一路监听点。长臂

海南长臂猿D群活动范围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斧头岭区域内,调查目前共有5只海南长臂猿,开启其中一只幼猿为今年新发现的雨林寻友海南长臂猿宝宝。

“我们队伍这次最重要的任务是确认幼猿是否健康成长。”D群监测组组长王进强介绍,这只幼猿于今年3月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经历台风季,它的生存受到很大挑战。

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成立,海南长臂猿近期得到了较多关注。

科研队伍安装的自动触发监测设备拍摄到了海南长臂猿的影像资料……但人为寻找海南长臂猿的动向至今还得依靠猿鸣,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王进强强调,“需要‘猿’份,只有它来看你,你不能刻意去看它。”

王进强今年55岁,是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也是海南长臂猿监测队与海南长臂猿打交道资历较深的队员之一。

“我跟D群的海南长臂猿相见,很多时候是碰巧的。”王进强介绍,D群在斧头岭区域内的栖息地较为完整,食物链丰富,可活动范围面积大,刻意寻找很难发现其踪迹。

6时36分,记者跟随监测队到达海拔800米左右的第一路监听点,这是一个位于山脊线交汇处的监听点。11月30日,郑海强和同事倪德聪便是在这附近遇见一对海南长臂猿母子。

“我们是在这监听点100米范围内遇见母猿和幼猿的。”郑海强说,11月30日中午11点30分左右,他和倪德聪正准备返回驻点,距监听点不远处,一只金黄色的母猿带着幼猿向他迎面而来。

“郑哥向我做了一个停止前进的手势。”倪德聪告诉记者,他立马停止前进并抬头向上望,看见一只母猿正带着幼猿在他们前面正上方5米处。

“我一个月来了3次,这是第一次见到海南长臂猿。”倪德聪兴奋地说,然而不过几秒,母猿便带着幼猿调头飞奔向雨林深处。

“幼猿健康!”郑海强说,母猿调头转向的一瞬间,他看清了母猿的怀中的幼猿,顿时心中激动起来。

郑海强说,看到幼猿健康成长,他和倪德聪并没有继续追踪。

“并不是越多人观察越好。”郑海强解释,母猿携带幼猿需要一定的空间,人类过多打扰,对猿群是一种干扰。

回到驻点的郑海强、倪德聪和监测队伍立马向山下的霸王岭分局汇报情况,同时继续加强监测,再次确认发现的情况。

调查队员一早赶往监听点。

低温天气难觅猿群踪迹

低温天气下难见猿群活动踪迹,是去年记者参与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时遇到的情况。

这一次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碰上寒潮南下的天气,霸王岭片区内的气温降至13度以下,海拔700米以上山区更是降至10度以下,监测组在12月2日的监测中没有监听到猿鸣,也没有见到海南长臂猿的踪影。

海南长臂猿鸣叫一般在清晨,6时至8时30分左右是海南长臂猿第一次鸣叫几率较高的时间段。

从清晨6时36分到8时30分,记者和郑海强一行在第一路监听点监听了近2小时,只听见耳边山风呼啸,未听见猿群鸣叫,也未见其活动踪迹。

“天气气温较低,我们人的活动强度都会下降。”郑海强判断,海南长臂猿未出现鸣叫或是还有其他原因,“可能11月30日它在这碰见了我们,所以今天不在这一带活动。”

海拔800米的山脊上,迎面而来的刺骨山风像刀在刮脸庞一样,让人十分难受。

郑海强和队友黄海站在山脊线上,拿着望远镜不停观察。

继续监听至10时30分左右,郑海强坐不住了,小声和黄海商量:需不需要到山谷的绳索道上看看?

继续等待至11时,还是看不见猿群,一行人决定向山谷处出发。

沿着山脊线向下,路越来越难走,一些路需要手脚并用,路途上到处是倒下的朽木和荆棘。

经过半小时的艰苦路程,一行人到达一处山坡,在这里,可以看到专门为海南长臂猿搭建的绳索道。

“这群长臂猿偶尔会用这处绳索道。”黄海说,这处绳索道下边是沟谷,依靠海南长臂猿自身跳跃很难到达另一处山坡,为了方便海南长臂猿获取食物,相关部门搭建了这处绳索道,“也许在这里能看见它们”。

当天漫长的等待,海南长臂猿并未给监测队员带来惊喜,它的踪影

从上午到中午一直没有出现。

“只能明天再来看看。”黄海说,他对此习以为常,他认为,海南长臂猿的生活习性变幻莫测,许多领域还未有深入了解,这或许正是海南长臂猿的魅力所在。

本组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椰视频丨听,海南长臂猿啼

海南启动2021年海南长臂猿大调查

11月29日,在海南长臂猿声学监测项目阶段性成果发布暨科技守护自然研讨会上,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联合海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开展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也正式启动,此次调查将设置8个驻点和21个监听点,共有48名队员参与调查。

据了解,海南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会开展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旨在对海南长臂猿种群和栖息地的最新状况进行摸底。“平时海南长臂猿监测队的工作针对性较强,一般都是针对单个家族群,很少开展全覆盖的调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科普宣教科科长、高级工程师齐旭明介绍,此次大调查将设置8个驻点和21个监听点,覆盖每个种群的栖息地,共有48名队员同步参与海南长臂猿调查,此次行动将为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对及时掌握信息和制定保护方案起到关键性作用。详情>>

栖息在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中的海南长臂猿。(新华社发)

海南长臂猿是热带雨林的“歌王”,几乎每天清晨,海南长臂猿就会发出悠扬的啼叫声,叫声可远达2到3公里。它们往往是一只雄猿先叫,接着猿群“合唱”,每次持续时间从3分钟到20分钟不等。倾听和记录鸣叫声是科研人员研究长臂猿的一种重要方式。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

椰视频 | 海南长臂猿在林间“合唱”

根据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记录的材料分析,猿鸣大概于每天日出时分开始,每天早上会鸣叫两到四次,有时猿鸣声会持续至临近中午。以至于多年来,在茂密的热带雨林里,“闻声寻猿”也几乎成科考人员近距离监测海南长臂猿的最佳方法。

这些年以来,为了能近距离捕捉到海南长臂猿的踪迹,科考人员要么提前一天进山露营过夜,要么当天凌晨四五点就得背上行囊骑车至半山腰,再徒步爬山一两小时选择视野开阔的高点提前蹲点,然后耐心等待海南长臂猿悠长尾音的“呜……呜……呜……”鸣叫声,再循声追寻它们的足迹。如果错过了第一轮猿鸣,或许就要等到临近中午或傍晚,才能听到第二轮猿鸣,不然,想要在茫茫山林里“碰运气”找到它们那就太难了。

视频:5分钟带你认识海南长臂猿(来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谢凯)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