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江川:节地上楼 住有所居 为全面小康筑好“安稳的家”

[探索] 时间:2024-05-01 23:36: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25次

安化彝族乡光山小组“节地上楼”示范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安稳的家“住有所居”是云南关键要素,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江川节地更意味着期待与梦想。上楼所居2017年以来,为全针对农村人多地少的康筑问题,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胆破旧立新,安稳的家在全省率先试点启动“节地上楼”新型集约化居住模式,云南不仅进一步节约了村内土地,江川节地优化了村庄布局,上楼所居还让更多人实现了住有所居的为全梦想,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安居与全面小康齐头并进的康筑江川实践之路。

  走进安化乡光山村小组,安稳的家很容易就能找到“节地上楼”示范点,云南这是江川节地两幢别样的白墙青瓦楼房,共有4层,远远就能看见楼顶的太阳能,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来到一楼的李六合家,房间光线很好,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面积约60平方米。

下高桥村内花园

  “搬过来什么钱都没有交过,只承担着自己的水电费,房子是装修好的,卫生间里有热水,搬进来住现成的,泥巴也踩不到,房子单我一个是足够住了。”李六合正在准备午饭,打算吃完饭去上班。

  51岁的李六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来一个人住在老旧瓦房里,没有工作,全靠每年租山地收入两三千块钱和低保金维持生活,无力建盖新房。如今,他不仅住上了明亮的新房,还得到光山小组为他安排的扶贫公益性岗位,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过上了安稳日子。

  “现在我在公墓上管理公墓,每天10点多钟吃了饭就去,下午3点多钟回来,工作不累,收入有一千一二,政府又帮我安排了房子来住着,吃穿都不愁了。”说起现在的生活,李六合无比激动。

  从李六合家往楼上走,住在三楼的普家所家里开着门,他正和妻子在整理着刚烤好的烟叶。见到记者,他很热情地出门招呼,“我现在栽了6亩烤烟,收入能有25000元,房子是国家免费提供给我们住的,住着很舒心。”

  说起以前的生活,普家所皱起了眉。前些年,一家四口挤在20多平方的石棉瓦房中生活,家中一儿一女均在上学,妻子患有精神障碍,每年的医药费就是不小的数目,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他一人身上。2018年,作为建档立卡户的普家所一家搬进了安置楼。 

  普家所高兴地说,“以前的老房子不好住 ,下雨会漏雨,现在住的房子好了,有卫生间,也可以洗澡,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准了。”

  如今,普家所给妻子办了慢性病证,每月医药费和路费加起来都用不了10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儿子读书毕业后在城区打工,到了适婚年龄,普家所又申请了家对面的一套安置房用于儿子结婚。

  “人莫懒苦一苦,吃的穿的还是能跟得上的,日子也好过了。现在有稳定的收入,有稳定的住处,比起以前的生活差距很大。”普家所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家住上了新房,沐浴着党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勤劳,日子也越来越好,让“小康生活”不再是梦。

安化彝族乡光山小组普家所夫妻正在家里整理烟叶。

  据了解,安化乡是江川区唯一的贫困乡。2017年,按照“拆危房、除闲房、腾空间、建新村、换新貌、奔小康”的思路,江川区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光山小组,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整合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150万元,利用宅改退出后闲置的300平方米土地,建成“公寓”式周转住房,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评选出11户D级危房拆除无力重建的特困无房群众周转入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举债建房、无力建房、无地点建房”的难题。作为江川区的第一个“节地上楼”示范点,依托农危改项目,农村人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小高层”,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安化彝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普虚说,“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没能掉队。在脱贫攻坚中,为了解决建档立卡户的住房问题,我们采取了3种模式,一是拆除自建,二是修缮加固,三是兜底保障。针对无法修缮又无力自建的农户,我们采取节地集中上楼的模式解决住房问题,通过整合住建部门的补助以及相关项目进行建设,全乡共建设40套安置房,目前已经安置29户无房户入住,确保无房户住有所居。”

  住有所居是全面小康的关键指标之一,不仅包括住房面积的提升,更包括住房条件的改善、品质的提升和保障制度的完善。前卫镇小街村委下高桥小组的“节地上楼”示范点,是为有效化解群众建房需求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而建成的改善性住房。除了住户困难户、闲房危房户以外,住房拥挤户同样被划进主体范围。

  两排新式的小楼,整齐划一的车库,干净整洁的环境,郁郁葱葱的绿植,崭新的车棚里整整齐齐地集中停放着村民们日常出行使用的各式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每个车位上配有充电桩……种种景象无不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前卫镇小街村委会下高桥小组“节地上楼”示范点,两幢6层楼高、框架结构的新楼房。

  走进杨小牙的家,164平方米的大四室整洁温馨,客厅里沙发、茶几,厨房里整体橱柜,卫生间里洁具、太阳能一应俱全。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和开放式的阳台上,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村中绿色的农田尽收眼底。杨小牙说,之前,她们一家6口挤在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子里,条件不好,生活也不方便。

  “城里面的还窄一些,我们这种宽宽敞敞的,每人可以住一间,比较舒服。做梦都想不到能从原来的烂土窟住上好房子,风景也美,在家就能看得到城区,日子真是又好又幸福。”聊起住上新楼房的事,她眼角眉梢满是喜悦。

  据悉,开展“节地上楼”工作以来,下高桥小组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深入住房困难户、闲房危房户、住房拥挤户群众家中,倾听收集群众真实的建房意愿,使“节地上楼”居住模式真正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有贷款需求的群众,由政府牵头与各商业银行洽谈,选择贷息最低的银行支持群众。

  此外,还选举产生了“联合建设委员会”,独立开展“节地上楼”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单位招投标、资金和质量监管等各项工作。张云柱说:“联建委员会,分别由班子成员也就是小组干部,另外由入住的农户、党员代表,共同组织,项目建设中的各个环节都由老百姓和联建委员会共同来监督。”

  张云柱介绍,通过拆危房除闲房,下高桥腾出土地1603.3平方米,由20户村民自发集资,建成两幢6层框架结构住房,产权归村民所有,户型分别为139平方米和164平方米,根据楼层和面积设定不同价位,由群众自行选择房子。

  张云柱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以往一户一宅120平方算,土地面积就要得多,相当于我们节约了土地八九亩,现在实际占地面积才3亩左右就安置了20户,到目前为止入住率将近40%,我认为是为保护耕地做了一件好事了。”

  建设规划中,下高桥小组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集中配套太阳能热水、污水处理池等公共设施,并在一楼为每家规建了储物间,用于存放农机器具或停放三轮车、机动车。

  住在“节地上楼”安置楼里的村民张汝英告诉记者:“楼层高的可以分个大车库,楼层低的就分个小车库,在中间隔层楼,把做农活用的工具堆放起来,去到家里就干净卫生些。”

  实施“节地上楼”项目后,下高桥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实施小花园、小绿地、小菜园等“七小”工程、生态车位和停车棚建设。如今的下高桥,宽敞整洁的道路连通家家户户,各家各户门前都种植着各种错落有致的绿色植物,在绿色的映衬下,繁丽与恬淡的相容,更加别具一格,真正实现了建新房又见新村、建新村又见新貌,在整个小街村委会甚至整个江川区都走在了前列。

  “下一步我们还要延伸到其他8个自然村,希望整个江川都能建设得像下高桥一样,环境优美、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我们的小康。”张云柱信心满满地说。

  在两个试点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全区各乡镇的“节地上楼”项目纷纷上马、有序推进。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拆农村除临危建筑和闲置房屋5884宗67.34万平方米,目前,成功推动12个“节地上楼”建设试点,总占地面积13554平方米,其中前卫镇3个、九溪镇5个、安化乡4个,还有3个示范点正在有序推进中,全部建成后,能有效节约农村土地接近10000平方米。

  江川区住建局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聂忠辉说,“基于农村宅基地紧张的现状问题,江川区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新农村建设,建设“节地上楼”示范点共39幢505户。在下步的工作当中,我们将结合各村实际,听取村民意愿,继续有效推动节地上楼示范点建设,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小康路上的变化,全区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这只是江川区下大力气推进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江川区从基层组织入手,村组干部带头转变思路,带头拆除自家老旧危房,当好“节地上楼”工作推广的“排头兵”;明确农民群众才是“节地上楼”的主体,不是简单地把“节地上楼”理解为“单元房建设”,不顾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而是真正让群众从“局外人”转变为“决策人”和“管理人”。

  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战略高度,狠抓农村新居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江川区必能以扎实行动温暖更多人住有所居的梦想,实现全面走向小康。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丹 张延江 杨宝英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