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量化隐形的家务劳动?《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引热议

[时尚] 时间:2024-04-29 04:24: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48次

原标题:如何量化隐形的何量化隐家务劳动?《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引热议

长期以来,在“女主内男主外”“女人做家务天经地义”的家务传统观念影响下,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劳动价值往往被忽视。12月20日,妇女法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权益《草案》明确女方因抚育子女、保障照料老人、订草协助男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案引,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热议补偿办法由双方协议,何量化隐协议不成的家务,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草案》增加离婚时家务劳动经济补偿规定,妇女法修引发关注和热议,权益而如何让隐形的保障家务劳动被看见,如何量化家务劳动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案例

全职妈妈每天24小时为家庭服务,却被嫌弃没价值

今年36岁的海口市民张红霞(化名)自从9年前生了大儿子就开始做全职妈妈。大儿子上幼儿园后,她又生下二儿子,继续做全职妈妈。如今,整个家庭是她生活的重心。

张红霞说,刚做家庭主妇的头两年,公公婆婆很理解、支持她。可是,时间久了,她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日益凸显。“公公婆婆常说我不工作,家里吃的用的全靠我老公一个人。”张红霞说,每当此时,她都委屈不已。“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我一个人做,两个孩子也都是我自己管,每天24小时在岗,真的比在外工作辛苦,但是时间长了,家里人都以为我这些付出是没有价值的。”

“既然结婚,就是奔着携手白头去的,但是作为全职妈妈,确实很没有安全感,若能从法律上保障在家务上付出更多一方的权益,自然是广大全职妈妈的福音。”张红霞说。

职场妈妈既工作又照顾家庭,忙里忙外失去自我

与张红霞不同,海口市民莫女士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然而,她却每天同样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每天好不容易下班了,又开始忙家里的事儿,接孩子放学、做饭、洗碗、洗衣服,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莫女士说,基本上天天如此。“老公下班后经常和朋友聚餐、喝酒,回到家也是喝茶、看电视。”莫女士说,就家务分工问题,她和爱人聊过好多次,爱人嘴上答应帮他分担,一到家就进入自己的世界,后来她干脆不说了,再累也自己做。

“明明是两人的家,但家务却好像只属于一个人。”莫女士说,每天在外忙工作,在家忙家务,她完全失去自我。曾有一段时间,她甚至想和老公离婚,考虑到女儿,她就坚持了下来。“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有两个孩子,真不敢想这日子怎么过。”莫女士认为,传统观念让妇女在很多家庭中普遍占弱势地位,在法律上保障妇女权益,让家务劳动被看见、被尊重,是社会文明、法治进步的表现。

调查

女性用于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2.5倍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随机调查20个家庭发现,以女性做家务为主的有18个家庭,占90%,其中,8个家庭的家务完全由女方承担,占比40%。

调查显示,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并不容易,现实中,即便是“双职工”家庭,也一般是女性扛起了多数家务。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的家庭无偿劳动对职工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调研显示,女职工在参与社会劳动的同时,照顾子女、辅导孩子学习、日常打扫做饭等各项家庭无偿劳动时长均明显高于男职工。来自国家统计局此前的数据也验证了调研的结果,我国女性用于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2.5倍。另一份来自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职场妈妈贡献了近4成家庭收入。这两者之间的不对等,显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及“女性权益”难以保障的现状。

职场女性往往在照顾家庭中起到主要作用,里外都要抓,身心俱疲。如果女性放弃驰骋职场,退守家庭,经济和思想的独立难以保障,个人权益无从谈起。”一位常年从事海南省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人士透露,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埋头操持家里,若有不满,往往只是和老公吵几句,抱怨几句,通过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相对薄弱。“在一些离婚案中,一些女性甚至主动让出自己的合法权益。”该人士表示,近年来,保护女性权益越来越受重视,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仍有少部分女性自动放弃“权益”。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女性们纷纷对“增加离婚时家务劳动经济补偿规定”拍手叫好,不少男士也表示支持。“的确,在很多家庭,妈妈承担起了主要的家务,甚至担负起所有家务,我们男性应该看到女性这份付出。”海口市民孙永先生表示,男士也应主动承担家务。

“看不见”的劳动,如何量化成讨论焦点

保姆、钟点工等这些从事家务劳动的职业,均明码标价,可一旦爸爸、妈妈扛起所有的劳动,其价值变得“隐形”。长期以来,女性做家务是理所应当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女性的家务劳动价值被忽视。如何量化家务劳动,一旦不幸走到婚姻尽头,为家庭牺牲更多的妇女的价值如何评估,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做好家务劳动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家务劳动有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关键是如何界定夫妻双方在家务劳动中付出的多少。”海口市民王丽一认为,不同于职场工作,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家务劳动很难量化。因此,她建议总体按照婚龄进行补偿,再具体参照做家务的实际。

“夫妻双方很难对家务进行明确分工,也很难对家务进行考评量化。”万宁人李刚认为,全职妈妈在家务上投入的更多,职场妈妈相对少些,建议按照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两大类进行量化。

文昌人李文表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对于补偿标准不该一概而论,而应依据家庭的具体情况看。“有些女性虽然是全职妈妈,但是家里有保姆,家务基本不用操心;有的女性主动放弃工作,即便老公支持她工作,但因工作能力差或社交恐惧等不愿工作;有的女性一边忙于外面的工作,扛起家里大部分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承担了所有家务……”她说,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补偿、如何补偿。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记者共检索到20多篇关于今年离婚案件家务劳动经济补偿的文书。记者注意到,在经济补偿数额上,各案件判决不一。法院有全部支持补偿款诉求的,有部分支持的,也有不予支持的。

专家

家务补偿是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后的救济

海南海地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吴华律师表示,《妇女权益保障法》自1992年起施行,此前分别于2005年和2018年进行过修正。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为了与民法典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规定同步,此次进行再次修正。

今年初,北京房山法院适用民法典新规定,首次审结一起离婚家务补偿案件,当事人王女士作为全职太太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法院判决,除了双方平均分割共同财产10余万元外,王女士还获得5万元家务补偿款。“这个案件的意义并不在于补偿金额的多少,而是保障了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具有样本意义。”吴华说。

“尽管民法典‘唤醒’了家务补偿制度,女性离婚获家务补偿有了司法先例,但仍缺乏专门法律予以规范,此次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有力补充。”吴华说,现代社会,要真正让女性“撑起半边天”,最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法规保证妇女权益得到真正的保护。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正式对此作出积极回应,让女性权利、女性价值,在新时代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与认可。

“离婚家务补偿是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后的救济。”她表示,根据家事法理论,无论是从事家庭外的职业活动,还是从事家庭内的家务劳动,夫妻对家庭都做了重要贡献,因此家务劳动具有积极的财产价值。同时,我们常忽视的是,家务劳动给从事家务劳动的一方带来了消极的损害,如就业能力的降低。因此,在共同财产制之外,有必要通过家务劳动补偿,维护受损一方合法权益。

“用法律对家务劳动的价值作出保护,是法律人性化的体现,是法治的进步。”她表示,但应注意,并不能因此把家务劳动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更不是鼓吹“家务劳动就是女人的事儿”的观念。

实现男女平等应不断完善保障体系

“未来推进法律法规落地落实,需要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发力。”吴华认为,实现男女平等还应不断完善相关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公共服务措施,比如推行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做好女性再就业培训等,给予女性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科学量化家务劳动,建议引入劳动评价体系

如何让家务劳动被“看见”,如何量化家务劳动?吴华表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传统与公众认知也存在差异,家务补偿额度很难有细致的法规与通行公式。“由于家庭具体情况不同、劳动难度和强度不一,确实缺乏对家务劳动进行科学量化的方法。家庭劳务补偿数额的确定,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总结,予以完善。”她建议,引入家事劳动评价体系,完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等,使妇女权益保障更好落实。(黄婷)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