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独家评论:欢迎提案 不怕雷人 正文

独家评论:欢迎提案 不怕雷人

[探索] 时间:2024-05-09 19:58: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40次

  每年“两会”都是评论各类“雷人提案”集中亮相的好日子,今年自不例外,欢迎诸如“水库应蓄水以防水流去国外”、提案“节假日公民应有权免费乘坐火车”、不怕“律师应将律师费的雷人50%分给法官”之类让人哭笑不得的提案,和“房价不存在泡沫”、评论“低学历者不应生孩子”之类要么不是欢迎正式提案、要么非正式代表、提案委员所言的不怕“雷人话语”,同样引来种种争议。雷人

  有些人认为,评论出现如此多“雷人提案”的欢迎关键,是提案“两会”规模过大,非专业人士过多,不怕造成许多人的雷人提案、发言不着边际,惟有改革“两会”体制,提高代表、委员专业水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春雷滚滚”的局面;有些人却认为,如今“雷人提案”、“雷人话语”如此之多,是因为“两会”的“组织纪律性”不如过去,媒体报道太多,网络管得太宽,以至于不管合适不合适的提案、言论都被“广而告之”。一些身兼“两会”代表、委员的专家、学者进而认为,许多代表、委员“至今仍搞不懂政治常识”,把不该拿到“两会”的提案也拿了来。

  这些意见不仅五花八门,有些还针锋相对,但都有各自的道理:“两会”规模大、人数多,许多来自基层和各行业的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热情有余、知识不足;如今媒体、网络发达,公众对政治关注度较以往提高,加上某些报道难免出现偏差或断章取义,原本“内部雷人”的提案、意见如今成了“一雷一大片”的大众笑料,有些原本未必很“雷人”的提案、意见在传播过程中掐头去尾或以偏概全,也可能产生很强的“雷人效应”;至于“提案应分场合、功能和层次”,以提高“两会”效率等意见,自然更是正确的。

  然而“不懂政治常识就不该提‘雷人提案’”本身,就是个颇有些“雷人”的“雷人提案”:“两会”代表、委员的权力和义务,就是在“两会”上发言、提案,当然,人们希望代表、委员尽可能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发表更有质量的意见,提出更切中肯綮的提案,但即便意见不算“优质”,提案未臻完美,他们仍有发表、提交的权力、甚至义务。倘“有相应素质方能提案”的逻辑得以成立,那么“有相应学历方能生育”这个其实并非正式提案的“提案”又哪里“雷人”了?这不都是“为某种权利树立准入标准”、“不达标则不放行”的“精英特权论”逻辑么?

  “雷人提案”和言语在“两会”上太多、太滥,固然让人哭笑不得,但较诸万马齐喑,谁也不敢大胆发言、独立表达,或闭门开会,不论多少“雷人”话语,外界都一无所知,让更多人“听雷”本身,其实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虽然有时令人难堪,却是从不专业到专业、从“雷”到“不雷”的必经之路,越坦然、越不怕“雷”。这个必经的过程才会越短、越自然。

  “两会”结构、制度和代表、委员产生办法,存在许多待改进、完善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改进、完善之前,代表、委员们就不该畅所欲言。即便不专业、不完美、需改进,但坐等“一步到位”显然只会更加误事,在现有条件下容忍几个“雷”并非什么坏事,一方面埋怨“两会”是“橡皮图章”,另一方面又因“怕雷”而希望代表、委员“不乱说话”,岂不是自相矛盾?

  即便在那些代议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事事专业、每个民意代表都在专业领域发表高水平意见。如美国两院中出身律师的极多,很多提案却和法律专业无关;有些参议员终身未去过北美以外,却经常就亚非拉事务发表意见;一些欧洲国家的上议员充斥贵族人士,其提案却经常涉及他们了解不多的底层社会。至于“国家应对僵尸入侵制订应急方案”之类“提案”,其“雷级”恐怕也不算小,但“雷”归“雷”,提归提,两不耽误——事实上,不论哪个国家、什么体制,大多数人觉得“特别雷”的提案,通常是得不到变成法案、甚至正式议案的机会的。

  有些“雷人提案”之所以“雷”,是因为提案者认知有偏差,或专业不对口,对这类提案、言论可以笑,可以驳,也可以调侃嘲讽,但其“发话”本身,却是应该尊重、甚至欢迎和鼓励的;有些“雷人提案”,如房地产商认为“楼价合理”,药商认为“医药不应分家”等,提案者并非真不知道自己会“雷人”,只不过是“屁股决定喉咙”,为本位利益发言、张目罢了,这种做法虽不足为训,为自己的利益鼓呼,客观而言,却也是当代政治生活的常态,对这类“雷人提案”、“雷人意见”,只需弄明白什么人在说、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偏偏是这几个人这样说,也就是了。

  一言以蔽之,“雷人提案”、“雷人话语”的内容固然要不得,但提案、话语本身,却是“两会”代表、委员的权力和义务,言者、听者,都应欢迎提案,不怕“雷人。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