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贸试验区“五年成绩单” 来看这些故事和数据

[休闲] 时间:2024-05-02 13:06: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72次

原标题:成都自贸试验区“五年成绩单” 来看这些故事和数据

自贸区路牌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4月1日讯(记者 李丹)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成都成绩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自贸放眼全国,试验如今我国已拥有21个自贸试验区,区年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故事试点格局。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和数新高地”,自贸试验区在投资、成都成绩贸易、自贸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先行先试,试验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区年作用。

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故事重要组成部分,成都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和数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成都成绩坚持解放思想、自贸先行先试,试验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减少制度性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挂牌成立至今五年时间,成都自贸试验区从“内陆腹地”向“前沿高地”华丽转身。

自贸试验的故事,核心是制度创新

近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底,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7.1万户,相较于2017年数量翻了一番。为何企业喜欢落户成都,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原因可能就藏在这组数据里:截至目前,《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成都自贸试验区的155项改革试验任务,已实施154项,实施率达到了99%。

五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成果。结合成都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212项,探索形成了430余个改革实践案例,13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家层面采纳,面向全国复制推广,51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到全省。其中,2021年“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入选全国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随着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成都自贸试验区创新因子不断被激活,连续三年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首位。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21年10月,四川迈林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办人罗女士登录“青松办”智慧政务平台智能填表网站后,仅填写了一页公司设立智慧表单,系统就智能生成了企业开办所需的全套材料,不到半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让罗女士不禁感叹“省时又省心”。

五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持续推动扩权赋能,3批146项省级和23项市级管理权限直接下放,包括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改革,首创施工许可豁免制、排水许可豁免等举措,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审批效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借改革之力,成都自贸试验区推动了市场与政府关系进一步理顺,带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争分夺秒的创新发展不再因为等待担心成为“明日黄花”,激发出新的改革发展活力。

五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依托国家级开放平台,争取到“安智贸”试点、飞机融资租赁、外资增值电信业务等差异化开放政策实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等一批重大开放平台载体建设陆续投运,四川天府新区获首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从数据上看,成都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的速度更加明显。自2017年4月挂牌以来至2022年3月底,成都自贸试验区累计新登记企业18.86万余户,累计新增注册资本18231.14亿元,其中累计新登记外资企业1685户,累计新增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787.29亿元,在全市占比分别为24.4%、43.8%,以不足全市千分之七的面积贡献全市四分之一的外商投资企业、近二分之一的外资企业注册资本。

成都中欧班列

“为了保证货物运输的时效,我们联合平安财险,首创全程服务模式,将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服务功能进行衔接。”据了解,在去年底开行的首趟成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上,多式联运“一单制”再次更新——货物运输上全程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企业都可获得相应理赔。

这是成都自贸试验区五年来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一个缩影。自挂牌成立以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便利通关机制,扩大“两段准入”信息化监管应用范围,实现口岸平台功能向国际贸易全链条拓展覆盖。探索综合保税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包装材料循环便捷进出综保区监管等创新举措全面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进口、出口通关时间较挂牌分别压缩63.24%、86.49%。

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重头戏之一,五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成效逐步显现。

截至目前,成都自贸试验区内证券期货机构65家,银行保险持牌机构224家。成功落地西部首个航空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资金池,15家企业集团开展外汇资金池、9家开设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数量居于中西部前列。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从2017年的608.9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459.64亿元。2020年9月,成都市被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城市。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创新,中欧e单通2.0版本实现“一单制”单据线上签发和纯信用线上普惠融资两大功能融合,截至2021年累计签发提单超9000单,涉及金额近6亿元。2019年5月,四川首单飞机租赁业务落地,截至2021年底,航空租赁产业规模近50亿。

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2020-2021年度,成都排名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第一名,排名全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第四名。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那么,成都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新”从何来?

五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出台13项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出入境、停留居留便利化具体举措,提升外籍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挂牌成立国际标准化人才(成都)培训基地;率先在全国获批“境内外保税维修试点”,推动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3月,成都天府软件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2022年2月,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入选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除此之外,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效提升自贸试验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党的十九大要求“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法治化、透明化、规则化是着眼于建设世界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客观要求。

五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了四川自贸试验区法院、四川自贸试验区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审判点、成都知识产权法庭、成都国际商事法庭获批设立,金融、破产、互联网、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等专业法庭相继入驻。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仲裁、国际商事调解、外国法查明中心营运。四川自贸试验区法院商事争议调解中心双轨调解机制经验入选全国法院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亮点举措。落地建设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的现代法务集聚区—天府中央法务区,以法治护航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成都自贸试验区围绕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发挥更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五年来,积极参与川渝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推动首发中欧班列(成渝),2021年开行超4800列,约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川内市州协同联动共建全川“亚蓉欧”产业基地,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省内货源占比超75%。成都、重庆海关推动“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模式,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支持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贸易融资;实现两地法院跨域立案,促进裁判尺度统一;协同构建两地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推动营业执照“跨省通办、异地打照”;联合推进便捷办税,推进20项川渝通办涉税事项落地生根。

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出发

改革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出发的新起点。“十四五”时期是成都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极核”、提升成都都市圈“主干”功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面向未来,自贸试验区依然承担着为改革发展投石问路的试点意义。

成都自贸试验区将全面对接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聚焦数字贸易、生物医药、航空全产业链等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诉求,持续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提炼打造“升级版”创新成果,力争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继续在制度创新上保持前列。同时,成都自贸试验区还将高质量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抢抓RCEP落地生效机遇,发挥自贸政策创新优势,大力招引一批强链稳链补链目标企业,做强国际供应链能力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一市两场”和国际陆港促进双循环的综合运输能力,全力打造临空临港、适欧适东盟的产业集群。最后,成都自贸试验区还将继续推进川渝自贸协同改革创新,依托成渝两地国际口岸枢纽,加快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双方在金融、科技、医疗、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开放力度。

图由成都市商务局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李丹)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