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繁华都市的“红色殿堂”——上海军地合力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新闻调查

[百科] 时间:2024-05-02 22:15: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2次

原标题:守护好繁华都市的红色殿堂“红色殿堂”——上海军地合力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新闻调查

上海军事检察院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共同签署文件,建立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协作机制。守护市的上海施 程摄

6月10日,好繁华都合力红色上海发布《上海红色文化地图(2021版)》。军地游客可以沿6条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参观游览。做好资源图为线路之一的保护淮海红色之旅示意图。樊 晨提供

上海警备区组织官兵赴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利用 林 凯摄

“这里以前杂草丛生,新闻标语墙墙皮脱落、调查字迹模糊,红色殿堂现在周边的守护市的上海路修了、墙补了,好繁华都合力红色宣传标语也恢复了,军地真是做好资源太好了!”初秋时节,住在上海市青浦区新四军宣传标语墙周边的保护居民,望着修缮一新的标语墙分外欣喜。新面貌、新气象还吸引了新四军老战士来到这里开设露天“红色讲堂”。

从标语墙的修缮到纪念馆的升级,从临时抢救保护到长期立法保障,上海军地携手持续推进红色资源保护运用,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让红色文化成为潮流新风,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

军地携手 制度保障

依法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8月20日,上海市政协召开“‘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专题视察监督座谈会,委员们听取相关部门情况介绍并座谈交流。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旅局、市档案馆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工程推进情况。

7月1日,《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次座谈会就是落实《条例》的一个具体举措。会上,大家纷纷表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要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密结合,同挖掘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底蕴联系起来,让传承弘扬更有持续性。

该《条例》立足上海、着眼长三角,完善该市红色资源名录和数据库,建立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联席会议机制,明确由党委领导下的市、区两级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工作,积极鼓励红色资源开发推广。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告诉记者,《条例》强化了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法治供给,与现行《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法规内容形成有效衔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法治保障体系。

“散落在全市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覆盖范围广泛、展现类型丰富、内容标识性强,串连起我们党从孕育、创建到诞生的全过程。”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主任田远介绍,上海军地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方面达成共识:依法管理保护红色资源,守护好繁华都市的“红色殿堂”。

记者在上海警备区了解到,上海军地通过多年努力,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形成“地方唱主角、军地共参与”的格局。201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1年)》,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联合开展红色基因挖掘工程,军地共同将红色文化品牌作为“上海文化”第一品牌进行打造。201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开展革命文物发掘保护、展示利用、文艺创作等八大工程,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全程深度参与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工程规划建设。

“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上海警备区领导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从红色资源的多维保护开发,到红色作品创作的蓬勃发展,再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上海军地探索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品牌,有力推动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走深走实。

如今,在上海不少红色景区周围,经常活跃着一队队民兵,他们主动向游客介绍文物发掘和场馆维护的故事,号召游客加入红色资源保护行列,共同守护城市的红色文物。

联合监督 促进发展

保护开发态势稳步向好

“在军地检察院联合监督下,朱家店抗日之战纪念碑、反抽丁农民运动集会遗址已修缮完工,可供游客参观学习。”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川沙镇政府相继在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中,向上海军事检察院承诺,下一步会持续加强红色文物的保护管理。

今年2月以来,上海军事检察院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重点围绕侵占破坏、置之不管、利用不当、应保未保4种现象,联合开展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面上督导、点上走访,上海军事检察院与静安、浦东、青浦等区人民检察院对各自辖区内涉军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走访,并与青浦区人民检察院、青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签署《关于建立青浦区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与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签署《关于军地检察机关协作配合的实施细则》,明确长期协作开展公益诉讼。

“散落各地的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载体。”上海军事检察院检察员施程介绍,他们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职能,打击破坏、损害、侵占红色文物的违法行为,确保红色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积极有效发挥作用。

近期,上海警备区会同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紧锣密鼓开展全市国防教育基地的评选工作。

“秉承主题内容鲜明、管理正规有序、基础工作扎实、经费保障落实、社会效果显著的遴选原则,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上海警备区史志编纂办公室主任秦宏峰介绍,全市目前共存红色旧址、遗址和纪念设施61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5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7家。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上海军地领导一致认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妥善管理好、保护好红色资源,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经过军地研究论证,他们将重点建成红色文化资源高地、红色文化研究高地、红色文化活动高地“三大高地”,积极挖掘并讲好3类故事:一是讲好先进分子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上海酝酿、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二是讲好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筚路蓝缕、坚韧不拔,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顽强奋斗的生动故事;三是讲好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故事。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忘记英雄的民族没有魂。”上海警备区领导表示,我们要带头守护好红色血脉,传承好红色基因,用历史成就激励人、用历史传统教育人、用历史经验启迪人,让大家感悟我们党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守护好精神家园。

修缮旧址 完善展陈

城市红色名片愈加鲜亮

6月下旬,中共一大会址经历一番“修旧如旧”的深度修缮后,重新向社会开放。会址内雕花木板上的那抹“一大红”,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

“还原这抹红经历了十多道工序。之前因为时间久远,原来的色彩淡了,有的漆面出现剥落。我们请从业几十年的老师傅们用中国传统工艺一遍一遍、小心翼翼地进行手工涂刷、打磨、批嵌。”上海某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中共一大会址修缮项目副经理赵为华说,希望最大可能地接近文物建筑本来的样子,让承载中国共产党诞生光荣历史的革命文物,以更好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翻看修缮记录,诸多细节印证了众多文物保护者守护精神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重新铺设地板,在不改变房屋结构的前提下,施工团队对经历岁月风雨而朽坏的梁柱实施高难度“医治手术”;对一大会址的特色清水墙进行平色处理,使墙面显出有深有浅的天然砖质感;本着“最小干预”原则,在木格栅与木地板凹槽的暗角处安置照明灯管,兼顾功能与美观……

高规格修缮保护难,修缮前的旧改也不易。地处闹市区的云南中路福州路路口,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所在地,也是中共中央在沪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办公地点。为修缮保护这座位于城市中心的 “红色中枢”,黄浦区想方设法置换出房屋,邀请党史专家开展史实挖掘和研究工作,终于复原了旧址的历史风貌。

进行修缮的同时,展陈内容的完善提升也在抓紧进行。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13弄,一处原名“经远里”的百年石库门里弄,曾是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1928年至1929年间,这里见证了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斗争的峥嵘岁月。纪念馆展陈以“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为主题,通过图文实物、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共中央军委自成立至1933年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的历史。

随着一批革命旧址修缮开放,一批展览陈列功能提升,一批理论课题研究实现突破,一批活动项目蓬勃开展,一批文艺作品深入人心,上海的红色名片愈加鲜亮。

资源整合 渠道融合

红色文化传承更富活力

每座革命旧址都镌刻着一段光荣岁月,闪耀着信仰光芒。

5月底,上海警备区组织所属各类人员代表登上红色党史巴士,围绕“百年党史在上海的精彩演绎”这一主题,途经渔阳里、中共二大会址、五卅运动纪念碑、浦东开发陈列馆等20多处红色地标,在一片“中国红”的旅途中开启一堂特殊党课。

经过永安百货大楼时,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一段往事触动了大家的心灵。1948年12月30日凌晨,发报员李白发给西柏坡的电报成了他的生命绝唱,当时电波那一头是16岁的报务员苏采青。在巴士上,参加特殊党课的人员看到一段珍贵视频。2010年,苏采青专程来到李白故居,用摩斯密码发出一封跨越时空的明码电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身边的红色资源是非常直观、极具教育意义、极富说服力的生动教材,是我们的传家宝。”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副主任张旭伟感慨地说,革命精神需要代代传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向先辈看齐的过程,我们要从一段段珍贵的党史军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动力。

今年6月,上海发布一份红色文化地图,集中呈现上海379处红色文化资源,游客可以“按图索骥”,沿6条红色文化旅游路线感受上海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上海创新表达方式、走进年轻人群,让红色资源亮出来、活起来。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郭俊介绍,今年他们推出上海红色资源信息应用平台“红途”,通过网络平台全景呈现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资源“一网统管”、应用“一网通办”、载体“一站服务”、信息“一站共享”。目前,“红途”平台已上线100条精品线路、100项特色展陈、100个红色视频、100项红色文创、100名“红途”讲师、100项主题课程和体验活动。

7月底,《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式发布。新一轮行动计划围绕激活“源头”、勇立“潮头”,聚焦提升“上海文化”标识度,形成12项专项行动,明确了今后3年的主要目标:全面助力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深化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采访结束时,记者从上海警备区获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根据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上海军地正加紧推动革命军事馆建设。军事馆的建设将为传承红色基因积聚更多力量。(■程礼兵 本报特约记者 樊 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