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丨王补宣:初心化春风 “热”情燃一生

[时尚] 时间:2024-04-28 05:53: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85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

  中科院学部成立60多年来,科学先后选聘产生了149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生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百年补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院士吴良镛院士等。风采风热“科学强国”栏目将持续刊登这些院士的丨王故事,展现他们的初心人生风采。

21.jpg

人物小档案

王补宣

(1922年2月5日-2019年8月31日)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与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化春教授。情燃我国著名的科学热工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生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百年补宣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院士开拓者和传热学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终身荣誉理事长,风采风热1986年获世界能源协会“能源为人类服务”大奖。丨王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0年于第九届亚洲热物性国际会议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凭借卓越的创造力、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王补宣开拓了中国工程热物理新领域,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尽心尽力地奉献了一生。

  王补宣,江苏无锡市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7年7月赴美留学,1949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1950年回到中国后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两年后,调入清华大学任副教授;1956年参与国家长期科学规划动力部分;1957年在清华大学创办中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本科专业;1962年参与学科规划工程热物理部分的制定;1978年参与国家科技规划技术科学部分的制定;1981年创建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分组,并担任主席;1982年为研究生培养所撰专著《工程传热传质学》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86年获得世界能源协会“能源为人类服务”大奖……2019年8月31日,王补宣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用一条时间线串联起来,在王补宣院士的时间线中,人们能看到艰苦非凡的磨砺和光芒璀璨的创造同时迸发,他的学术研究涉及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热物性、动力机械、能源系统规划、热湿环境预示和控制以及模拟监测技术等领域,创立了高速流动膜沸腾传热理论,深化了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理论与应用技术,提出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规划,发展了新型测试监控方法,这些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引领和照亮了后来者的路途,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艰苦促成长,磨砺铸辉煌

  特殊的求学年代给予了王补宣别样的经历和艰辛。据他回忆,在西南联大求学时,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师生的生活异常艰苦。因迁移时间仓促,战争时期供给有限,同学们住的宿舍是32人一间的茅草房。房间放上16张双层床后就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大家把不多的行李塞到床底下,或者堆到床头上。在狭小的空间里,书桌是不可能放下的。那时,常常是8个人把各自的箱子堆起来,放上木板、图板,用作书桌。窗户也多是“四通八达”,在号称“春城”的昆明,“一雨便成冬”,起风会毫无阻碍地刮进寝室,茅草房顶一下雨就叮叮咚咚响。当时学校的伙食也不好,常吃掺杂有小石子和泥巴的“八宝饭”……

  艰苦的生活环境丝毫没有削减老一辈求学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和不悔的决心,努力求实创新。“1941年至1943年日本飞机轰炸时,警报一响,联大工科学生会紧急疏散到六七里外的山上,每个人都随带笔记本、计算尺等去山上讨论问题、做功课。等到警报一解除,又马上返回上课。大家不怕苦,因为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据王补宣生前回忆,他非常欣赏那些和自己一起挥洒汗水和热泪的青年,也永远怀念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西南联大的精神让他铭记终生,更为他此后的教学和科研生涯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桃李天下,朴实无华

  执教60余年,王补宣培养了大量热工学领域优秀人才,其育人的苦心,体现在无数细节之中。当年的学生、建筑学院江亿院士还记得恩师细致的批注:“当时我还是拿笔写的头一篇物理性质测量的文章,王先生每一页都写满了批示,从公式的符号,到什么样的表示方法,直到文字、标点符号,让我学会了到底该怎样做学问,怎样写文章,这样把我一步一步地带入学术界。”而恩师的关切与支持也持续到了江亿院士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在他带的第一个研究生论文评审、博士论文答辩时,王补宣院士曾亲自出席,令其终身难忘。

  于王补宣而言,培养人才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超越职业的使命。因自身高龄担心不能全程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给他们带来不便,他原打算2002年后不再亲自招收新的研究生,只是参加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有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但是2009年暑期,博士毕业留校工作的学生彭晓峰教授遽然辞世,王补宣立即主动承担了他留下的5名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其中还包括两位学业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直到2012年最后一名学生顺利如期毕业。

  除了学术上的指导外,王补宣还传递给了学生们独立的学者精神。热能系李俊明教授回忆,从他留校工作的第一天起,王补宣就告诉他要学会独立做事。王补宣会仔细帮他们修改各种申请报告和论文文本,但从来不会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为学生争取任何资源或名分。

  李俊明钦佩道:“或许有人会说,王先生是一个‘不太合时宜’的人。但他是一个地道的学者,我们都很佩服他。怎么做学问,怎么做人,王先生确实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硕果累累,不问功绩

  王补宣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开拓者,更是学科教育的开辟者。上世纪50年代,王补宣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工程热力学》教科书,翻译了国内传热学方面的启蒙书——前苏联米海耶夫院士的《传热学基础》,并创建了清华大学热工学教研组。

  在参与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筹建“工业热工”专业的过程中,王补宣考虑到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清华没有理科的实际情况,萌生了在国内创办工理结合的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想法,以此强化物理热学基础,培养创新热工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王补宣带领教研组培养出国内首批热物理专业学生,1960年,热物理专业首届毕业生走向岗位,广受好评。

  在化工领域,1963年王补宣带领热工学教研组承担了四川化工厂氨合成塔的技术改造项目,面对苏联撤走专家、所有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亦付阙如的困境,他们用3年时间创造了单塔日产量翻番的成绩,被国务院列入当时的100项重大成果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王补宣倾其一生的精力,专注于我国热科学事业的发展。年事已高的他仍勤恳地致力于学术,完成了《工程传热传质学》和《工程热力学》两部著作。在其长期的研究实践中,王补宣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果,却始终不问功绩、淡泊名利、平易近人,堪称一代学者楷模。

  1979年,王补宣领导创建了中国太阳能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前身。组织了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提出在经济、实惠、牢靠的前提下,把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普及起来的方针,为推动中国太阳能利用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领域内得益于王补宣言传身教的学生和同行数不胜数。

  “不仅要做好研究,更要重视教学”,清华大学能动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胥蕊娜时常回忆起留校工作后去看望王补宣时他的嘱咐。在王补宣的鼓励与关怀下,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年来已经累计培养近200名博士、300名硕士,出站博士后40余位,在各行各业做出重要贡献。而研究所将继续传承王补宣院士以及老一辈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的精神和作风,抓住“双碳”目标、能源转型及动力强国重要历史机遇,创造新的业绩。

(《小康》·中国小康网孙媛媛综合整理)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3月上旬刊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