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2568万员工样本分析:证券业员工1年薪酬顶制造业员工4年

[时尚] 时间:2024-04-29 16:23: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69次

  7月底,财智酬顶中金公司一名交易员家属公开其丈夫的头条收入证明,该员工以8.25万元的工样工年月均收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事实上,本分这名员工收入还不到平均水平,析证2021年,券业中金公司的员工业人均薪酬达到98万元,2020年甚至高达116万元。年薪

  在中金公司交易员家属“晒工资”事件之后,制造8月2日,财智酬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头条通知财金〔2022〕87号》(下称《通知》)。《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工样工年

2568万员工样本分析:证券业员工1年薪酬顶制造业员工4年

来源:财政部官网

  《通知》要求,本分金融企业应当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析证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券业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平衡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对于总部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其年度工资总额要进一步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金融企业应当严肃分配纪律,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将所有工资性收入一律纳入工资总额管理。金融企业应当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对于高管或员工未勤勉尽责,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将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绩效薪酬追回,并止付未支付部分或全部薪酬。

  事实上,一直以来,金融业都被称为“多金行业”。在每年全国公布的行业平均工资排名中,金融业薪酬从未跌出过前三。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财政部的这则通知刚刚发出,就被广泛解读为对金融行业的“限薪令”。

  金融行业薪酬再成各方关注焦点。

  证券业员工1年薪酬顶制造业员工4年

  制造业与金融业员工,每年薪酬差距有多大?

  《中国经济周刊》统计了金融业、制造业、其他行业的3797家上市公司员工薪酬,发现金融业员工年度平均薪酬是制造业的2.35倍、是其他行业的1.69倍。

  其中,证券业的薪酬又居于金融业的峰顶位置,该行业员工同期年平均薪酬是制造业的3.76倍、其他行业的2.71倍。

2568万员工样本分析:证券业员工1年薪酬顶制造业员工4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

  制造业指机械工业时代利用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其他行业则是二者之外的举足轻重的上市公司。

  统计数据如下

  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2021年,制造业、其他行业和金融业上市公司员工数量各自合计分别是1236万、993万和339万,总计达2568万人。

  根据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计算各行业公司每年为员工支付的薪酬总额,对比员工数量,能算出年度平均值。这一个平均值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和各项保险费、公积金、年金以及以其他形式从公司获得的报酬。通常情况下,这一数据比员工的到手工资高。

  从统计结果看,金融业员工年度薪酬处于领先位置。

  金融业、其他行业和制造业在统计区间内年度平均薪酬分别是33.04万元、19.52万元和14.05万元。,三类行业中,金融业居首,制造业垫底。

  金融行业中,证券行业员工薪酬则居于首位。

  统计区间内,证券行业员工年度平均薪酬是52.87万元,是金融行业平均值的1.6倍、其他行业的2.7倍、制造业的3.76倍。可以说,证券行业员工工作一年的薪酬,其他行业员工约需3年、制造业员工约需4年才能赚到。

  证券行业员工薪酬增长跑赢GDP

  以2021年平均薪酬对比2018年,金融业、其他行业和制造业同期平均薪酬分别增长23.4%、22.4%和22%。金融业增幅居首,制造业垫底。统计区间内,全国GDP增长了23.41%,三类行业中,金融业薪酬增长最接近GDP。同期,证券行业员工平均薪酬上涨42%,跑赢GDP约18个百分点。

证券公司2021年人均薪酬位居前列的2家公司分别是中金公司(601995.SH)和中信证券(600030.SH),年度平均薪酬分别是98.45万元和85.34万元。

  中金公司是券商行业头部公司,在A股市场,2021年作为主承销商完成的A股IPO项目、再融资项目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二;在港股市场,作为全球协调人主承销港股规模、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港股规模,均排名市场第一;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规模排名市场第二。

  相比于2020年,中金公司员工的平均薪酬从115.57万元降至98.45 万元。同期,该公司员工数量增长45%,营业收入增长27%,员工薪酬总额增长23%。薪酬总额增幅低于员工数量增长,人均薪酬呈现下降态势。

  中信证券在A股市场,同样数一数二。2021年在A股市场主承销市场份额18%,全市场第一;公司完成再融资主承销项目金额市场份额 19%,排名市场第一;在现金类定向增发业务市场份额 20.43%,排名市场第一;香港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二。

  薪酬是证券、银行业营业支出大项?

  5月13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券商贯彻稳健经营理念,确保合规底线要求,促进形成正向激励,将“合规、 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理念融入薪酬管理,建立着眼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天风证券的一份研报称,证券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人均薪酬高,是营业支出最大来源项。报告测算,假设薪酬下降15%,则上市券商202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将由9.5%提高至10.7%。

  以2021年为例,在其他行业中,员工薪酬占营业收入比例是7.21%,制造业是8.71%,金融行业是13.19%,即工资占收入比例最高的是金融业。

  而金融业又以证券业居首。证券和银行这两个行业员工薪酬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是27.24%和15.97%,高于金融行业整体,更是高过制造业和其他行业。

  8月3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中称,此通知适用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含国有实际控制金融企业)等。

  金融行业中,特别是证券上市公司中,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中32个是中央国有企业或地方国有企业。中国银河、申万宏源和中金公司是中央国有企业;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是地方国有企业。

  薪酬位列前3的高管2021年年薪合计超过1500万元(每位平均超过500万元)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共有19家,其中6家是证券上市公司;薪酬位列前3的高管年薪合计超1000万元的券商,2021年有12家。

2568万员工样本分析:证券业员工1年薪酬顶制造业员工4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7月14日,证券业协会发布2020年度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结果。依据结果高低,分成A类12家、B类22家,剩下的C类是“文化建设在行业处于一般水平”,D类券是“文化建设工作存在重大问题或缺陷”。

  据报道,部分落选A类、B类的券商,原因包括薪酬激励过于激进、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明显不合理。所谓“明显不合理”,即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平均薪酬涨幅高于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幅30个百分点以上的,且无合理解释的情况。

  证券从业人员再增加

  中证协在近期发布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证券公司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和经营效率稳步提升,行业发展呈现十大特点与趋势,包括:切实发挥投资银行效能,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增强;深化财富管理转型,金融产品销售保持高增长等。

  据报告,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证券行业登记从业人员数量为35.98万人,同比增长3.75%,合规、风控人员增幅均在8%左右。在从业人员年龄构成方面,36岁以上从业经验丰富的成熟人才占比达41.6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33.43%。

  数据还显示,2021年,证券公司帮助境内上市公司实现IPO和再融资募资超过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8.71%,证券公司承销债券15.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3%。

  伴随财富管理转型深化,证券公司金融产品销售保持高增长,全年行业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206.9亿元,同比增长53.96%,占经纪业务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同时继续加快在资管和公募子公司的布局,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达3.6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5%,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社会财富管理属性进一步强化。

  此外,证券公司还加快数字化转型,将转型重点从证券经纪业务逐步向全业务领域扩展,2021年证券公司IT投入总额为303.55亿元,同比增长26.51%,IT人员总数为30952人,同比增长19.7%;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推动证券公司跨境业务向好发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1年底共有35家证券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子公司。

  券商发展呈现十大特点

  《报告》阐述了证券行业发展的十大特点与趋势,包括:投资银行效能得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增强;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深化,金融产品销售保持高增长;资管和公募子公司布局继续加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行业文化建设持续推进;行业接续服务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投资者保护持续加强;数字化转型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推动证券公司跨境业务向好发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力显著增强;行业从业人员持续增长。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中国经济周刊、澎湃新闻、证券日报等)

  编辑:袁凯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