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泉州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正文

泉州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休闲] 时间:2024-05-07 19:33: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83次

    金融沃土上盛开万亿民营经济之花

    ——泉州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泉州,泉州全国为数不多拥有金融业全产业链的大力地级市之一,汇集了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59家保险机构、金融经济98家证券期货机构、服务发展3家交易场所、民营112家地方金融组织,泉州设立了政府引导型母基金15只。大力今年8月末,推进泉州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2.3万亿元,金融经济私募基金资金规模833亿元。服务发展

    民营经济是民营泉州发展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财富。泉州自泉州民营经济起步之日,大力泉州金融业便与其携手同行。推进如今,泉州民营企业累计上市112家,融资超850亿元,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在泉州金融沃土的滋养下,万亿民营经济之花正璀璨绽放。

    创新 信用 融通

    改革引导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创,始也。泉州金融业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力,常常从创新开始。

    2013年4月,距离泉州获批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仅过去5个月,当地民营企业已感受到了金融“水温”的变化。

    无间贷,一个由泉州银行创新,并走向全国的无还本续贷金融产品,从它诞生的那刻起,便逐渐改变着无数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轨迹。

    “贷款到期,必须先还本金后才能续贷,无形中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晋江一家拉链制造企业负责人回忆,“如果银行还款日期是年底,为了借到‘过桥资金’还款,企业得付出成倍的资金成本,老板们有时甚至很难过个好年。”

    无间贷突破解决了小微企业资金自我调度能力较弱,贷款到期日与货款资金回笼周期不容易匹配的难题。

    在无间贷被载入《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的背后,还有着无数泉州金融业为解决民营经济迫切金融需求的创新和努力。

    民企和个体工商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吸引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消费金融公司、福建海西金融租赁公司、七匹狼财务公司、菲律宾首都银行等陆续在泉设立,金融业土壤更加肥沃,民企转型升级活力更足。

    泉州推出“流水贷”“三农快贷”“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共担增信模式”等一批全国首创业务,帮助当地民营企业逐步摆脱融资难题羁绊。

    泉州保险业创新保险模式,为传统农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遮风挡雨。近年来,国寿财险泉州市中支公司创新落地全国首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涌现出高成长型领军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太好保”风险管控项目、生猪价格“保险+期货”实施方案、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树木保护救治保险,以及中国人寿泉州分公司“乡村建房保险”、大地财险泉州中心支公司“小微安心保”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全力护航实体经济。

    信,诚实不欺,是打开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大门的钥匙。

    一把把以大数据打造的信用钥匙,在泉州逐步实现银企信息对称,转动民营经济与金融行业发展的齿轮处处咬合。

    ——集合19.74万多家中小微企业、718多万条基础信息数据,泉州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分散在工商、税务、质监、水电气等17个条块部门单位的企业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目前,已进一步改版升级为“泉州小微服务平台”,平台累计促成融资572.14亿元,服务用户数14.18万户,注册用户数44.07万,发布融资产品253个。

    ——以泉州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为前端,以品尚“征信平台”为后端,泉州构建小微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完成38万家企业的公共信用评价,协助企业获取担保、保险等增信服务。

    ——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和信用评级近100%覆盖,开展政府、银行共担农业贷款风险损失的涉农贷款试点,设立农村增信服务公司,打造村级贷款担保平台,绘制全国农信系统、福建银行业首张“普惠金融地图”,破解农村贷款担保难问题。

    ——台胞台企在泉州获得更多便利化金融服务。泉州率先开展台湾地区征信查询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品尚征信公司查询台胞台企信用信息,截至8月末累计提供5.34万笔台胞台企查询服务。

    ——招商银行泉州分行背靠母公司最大限度整合集团资源,聚焦泉州“制造业大市”的特点,利用全国领先的薪福通、财资云、股权激励等“金融+科技”产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融资融智融科技”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城市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地方金融组织持续聚焦支农支小主业,立足“应急、短期、小额、快捷”的行业比较优势,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形成普惠金融综合供给格局。其中,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累计服务小微企业5000家以上,提供各类担保服务200亿元,民营企业占比超90%,每亿元净资产服务企业超300户。

    融通昌盛,可形容多年来泉州着力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的景象。

    “四年里,海丝基金小镇、晋金私募汇已引入超420家基金及管理人,在泉资金规模约500亿元,成功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了一批高科技、创新型泉企”,泉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众多机构短时间内落户泉州,就是奔着当地活跃、富有潜力的民营企业而来。

    为服务民企直接融资,除了打开基金业与实体经济的连接路径,泉州还建设了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作为泉州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改制挂牌上市协调服务体系,推行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挂钩、“一企一策一方案”服务、问题清单责任制等举措,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截至今年6月份,泉州市成功培育了安踏、恒安、特步等一批民企成长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上市公司,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已达114家,其中民营企业112家,融资超850亿元,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支持民企开辟发债融资新渠道,安踏体育成功发行体育行业首单绿色债券,恒安国际成功发行澳交所首只民企熊猫债。

    在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前,泉州把握着“规范”二字。如今,在全国首个公益性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石狮市金融服务中心,企业和市民已习惯到这里办理民间融资登记、社会信用信息查询等业务。自2014年中心开业以来,这里办理的民间融资登记累计超8000笔,金额超580亿元。

    规范发展类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制度、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泉州引流民间散资进入实体经济超过5000亿元。

    在服务泉州民营经济的日日夜夜里,伴随着泉州GDP突破万亿元,泉州金融业也实现自我跨越。2022年底,泉州市金融业增加值比2012年增长146.3%,年均增长10.5%;2023年8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232.97亿元,同比增长10.67%,比年初增加598.3亿元,2023年7月末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48.99亿元,同比增长20.51%。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对泉州金改进行终期评估指出,泉州金改总体上是成功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作为我国地方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试验“样本”,值得进一步深化探索、进一步试验示范。

    专注 快捷 连接

    多元化接力式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泉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金融业亦专注于首贷户、科创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民企融资标靶。

    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第一步。泉州率先在全省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专项行动,连续三年为企业铺设融资“起步一公里”。三年来,全市累计新增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户1.3万户、金额314.77亿元。

    抓住泉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泉州金融业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的长期资金支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泉州引导金融机构向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和票据贴现融资。

    多家银行机构也各显神通:兴业银行泉州分行运用“技术流”为企业“画像”,从知识产权等17个维度定量评价,将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对企业授信的依据。民生银行泉州分行推出专项信贷产品,将专精特新企业的“知产”变为“资产”。晋江农商行推出“年审贷4.0”,企业在授信期间内,每年通过年审后即可继续使用不需归还贷款本金,更符合专精特新企业前期成本投入大、收益回报期较长的特点。今年前7个月,泉州已累计为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107.66亿元。

    以供应链龙头企业为抓手,为“一根丝”“一双鞋”“一件衣”等产业注入金融活水。泉州专注化解泉州各企业供应链上的贷款难问题,创新中征应收账款平台、商业银行自建平台、第三方供应链平台等多种供应链金融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市供应链金融新增投放141.82亿元。

    快,代表着当今线上融资服务的高效便捷,也是泉州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精准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大招”之一。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营收下降,但租金、员工工资等刚性开支仍在继续,流动资金吃紧。我在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后,隔天南安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就与我联系,并详细介绍了适合我们的贷款产品,我从了解产品到拿到纾困贷款前后不到5天。”南安市地恩石材有限公司负责人提到的登录网页、闽政通APP或者微信,就能申请贷款的平台,正是泉州推出的“泉州中小微企业信贷直通车”。

    “泉州中小微企业信贷直通车”的快速,不仅促使各银行机构在平台上实现申报、审批、放贷等各环节衔接速度快,还在于能快速帮助金融监管部门掌握企业需求,发挥货币政策、风险补偿、监管考核、担保贴息等政策合力,精准有效为民营和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截至今年6月末,泉州已有1533家中小微企业通过“信贷直通车”获得授信36.25亿元,其中,有355户首贷企业获得授信4.86亿元。

    “比企业家更了解企业,更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这是泉州许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银行客户经理天天走访企业客户,各金融机构的金融小分队深入1500多家企业的一线提供服务,百名行长进万企,“一对一”解决融资需求。

    银企了解彼此,促成了高质效的金融供需对接,今年以来,泉州市县两级已开展银企对接会146场。连接政、银、企多方的立体式金融“交通网”陆续铺开:

    ——在全省率先建立“政银企担”融资月度对接机制,累计收集并向银行业机构推送有效融资企业3645家,成功授信2473家,放款金额367.28亿元,授信成功率达67.85%。

    ——在全省首创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月度通报督导机制,运用各类监管工具对进度落后的机构予以现场督导,实现2022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融资支持”指标提升至“标杆”水平。

    ——实施《泉州市推进企业上市“刺桐红”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出台多份上市扶持政策,覆盖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再融资”全生命周期,企业上市最高可享市县两级奖补资金超2000万元。

    ——为外贸企业“出海”护航,泉州推动保险业机构优化承保方案,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方面的作用。今年1—8月,累计为2800余家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过40亿美元。

    ——支持企业抗疫纾困,在全省率先建立“纾困贷”“争产争效贷”周通报督导机制,已推动8550笔近320亿元省“纾困贷”“争产争效贷”落地泉州,投放金额占比超全省1/3,居全省首位。

    ——面对台风等自然灾害,保险社会“稳定器”和银行信贷“加速器”的作用,保障了泉州民营经济发动机运行良好。在今年第5号和第11号台风灾后重建工作中,辖内各保险机构集中力量查勘理赔,台风登陆后10余天内查勘率达100%,查勘赔付6.4万件、金额近4亿元,政府投保的气象巨灾指数保险、农业险、综治险等政策性保险惠企惠民。其中,人保财险泉州分公司、平安财险泉州中心支公司、太保财险泉州中心支公司汇聚全省人力物力,第一时间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组建理赔查勘人员1168人、查勘车辆610辆,实施车辆救援2670驾次,全系统干部员工昼夜奋战,高质效推进灾后理赔服务,仅综治险查勘赔付4.02万件、金额0.45亿元,较大程度补偿了广大居民财产损失。

    ——打造“一刻钟”金融便民服务圈,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勾勒金融服务红色矩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泉州建设107家“党建+”邻里中心金融服务点,创新“金融智慧夜市”,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如今,这些服务点已遍布城乡,成为居民们的“好邻居”。

    滴灌 引导 集聚

    营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

    如何将金融机构“池子”里相对充裕的水,引导到相对“缺水”的民营企业?在部分在泉金融机构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泉州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企的缩影。

    农发行泉州市分行扎根泉州特色民营经济,持续探索政策性银行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服务模式。通过“品牌客户+造血扶贫”“银担+”“产业链担保”等模式,以政策性资金润泽产业发展,为客户上下游产业链赋能,助力跑赢产业赛道。从粮食购销到食品加工,从纺织鞋服到国际贸易,近三年支持民营企业资金超百亿元,支持水、电、路、气、信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144亿元,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工商银行泉州分行基于不同企业客户特性,提供抵质押的网贷通产品、纯信用的经营快贷等线上融资产品。同时,推出税务贷、结算贷、园区e贷、科创贷等产品,紧扣民企各种建设项目、各发展阶段融资需求。

    农业银行泉州分行近4000户法人对公有贷户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在各行业龙头企业中,纺织鞋服行业七匹狼、九牧王、利郎、兴业皮革等,水暖石材的九牧卫浴、东升股份等,食品饮料的达利集团、盼盼集团等,均在该行有稳定的大额授用信额度,金融服务有效助力稳投资、稳就业。

    中国银行泉州分行根据泉州产业发展特点,紧抓贴息政策窗口期,投放1.05亿元纺织纾困贷款,用实际投放有力地增加民营企业金融需求。今年7月末,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32.9亿元,较年初增加9.81亿元。

    在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建设银行泉州分行持续发力。围绕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对接增资扩产、改造升级、延伸链条等方面融资需求;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型企业、优质民营、农业产业化龙头、绿色产业等,设置企业“白名单”。截至今年7月底,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25.04亿元。

    金融业深入推进“制造业贷款双提升”工程,正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马力。今年以来泉州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向好,中长期趋势化明显。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0.94%,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0.39个百分点,增速持续向好显韧性,创2012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制造业新增贷款约占各项贷款三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2.30%,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35.8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为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增加对民企的信贷投放只是“第一支箭”,还需要“工夫在诗外”的努力,引导和集聚更多具体政策和工具。8月末,辖内银行业机构当年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93%,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打造一流金融政策体系。今年以来,泉州出台了《泉州市关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泉州市鼓励金融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2份主文件及10份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构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体系。

    财政直接奖补加码,引导“政策找企业”,把真金白银送到企业手上。如对改制挂牌上市的企业,最高奖励1300万元;将企业技改设备补助比例和补助金额提高至10%和300万元。

    继续运用财政资金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流入民营经济。比如,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设立总规模15亿元企业应急保障周转基金。

    做大做强金融业态,在历年金融业鼓励政策基础上,实现奖励力度再提档、奖励范围再拓展、兑现手续再简化。比如,新设立或新引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总部最高奖励500万元;推出境外上市企业回归500万元、股权融资(FA)服务奖励最高500万元等全国领先奖项。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泉州出台了全国领先的基金业发展政策。在基金及跟投平台地方贡献100%奖励的基础上,新增对基金注册及资金落地的最高1000万元落户奖励,各档奖励金额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同类型水平;引导基金投资泉企项目,当年可奖2000万元;鼓励基金为泉招商,已投企业迁入泉州给予基金管理人最高1000万元招商奖励;新增投资泉企风险补助,单一基金管理人可享最高2000万元亏损补助;打造政府引导型基金矩阵,推进“链主企业+产业基金+龙头项目”模式;工资薪金地方贡献100%奖励,对象从高管扩大至中层管理人才,为泉州基金业广泛网罗人才;吸引泉商、侨资回归集聚,鼓励设立家族办公室,参照基金奖励标准的80%享受优惠政策;针对本地基金聚集区的发展情况,在全国率先提出基金集聚区运营奖励……多个具有创新性、力度大的奖励措施形成合力,通过打造基金稳健落地的“奠基石”,推进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建设,目前泉州正在积极申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一个优质基金的生态圈正在泉州形成,将为当地民营经济增添新动能。截至今年8月末,泉州已建成以市、县、国企母基金为核心的“N+X”多层次政府引导型基金体系,设立15只母基金,基本实现母基金全覆盖;国资基金40只、总规模270亿元;私募基金及管理人348家、总规模833亿元,泉州基金业正在进入崭新的篇章。

    ——构建民营经济发展最优金融生态圈。泉州市着力打造金融领域社会治理的“泉州品牌”,在抓牢抓紧信贷风险防控、严打整治非法集资、防范清理资本市场风险等方面探索出一套有力有效的实践经验,“国企接包”“活解封转续贷”“带帽过户”“金融调度机制”等创新措施帮助困难企业脱困解难,并被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在全国推广。

    今年2月24日,泉州市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正式启动,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融合集中处置、多元调解、智慧审判于一体的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8月末,调处中心累计办理金融纠纷案件12.4万件,调处成功金额20.33亿元,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调处成功率高于传统模式近4倍,金融机构集中处置协调纠纷“泉州模式”日臻成熟。

    泉州市金融环境持续优化,宏观杠杆率、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P2P网贷风险全部出清,未发生重大非法集资案件,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完善 突破 共生

    深耕金融沃土激发民企活力

    泉州金融业不断追求跨越座座高峰,既是增强自身金融服务质效的内在需要,更是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金融环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困难,支持泉州产业与企业的改革创新,激发当地民营经济迸发更大活力。

    深耕金融沃土,泉州金融业全产业链已经行动起来。

    打造产融融合发展高地。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支撑,以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为抓手,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化、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实现金融与全产业链深度协同,加大金融助推“六三五”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金融支持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强金融保障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泉州打造成全球新制造重要基地。

    打造区域资本发展高地。加速做强企业上市“泉州板块”,有力推进上市“育苗成林”工程,加大后备资源培育力度,着力优化上市服务生态,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构建多层次基金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泉州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重塑泉州资本市场活力。

    打造金融创新发展高地。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探索特色金融服务,重点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发展消费金融、金融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兴业态,做强地方法人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增强泉州金融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打造地方金融治理高地。构筑集监测、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区域金融市场稳定繁荣和良性发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成在党委领导下,以金融管理与监管部门为主体、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为支撑、社会各方面共同维护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

    当前,泉州民营经济正处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40多年来与泉州民营企业携手成长、共生共荣的泉州金融业,正加紧探索和实施更契合当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努力为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作出积极贡献。(泉州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蔡毅峰 吴舒迪 蔡思颖)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