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养老目标基金获批5周年 年化收益超6% 正文

养老目标基金获批5周年 年化收益超6%

[焦点] 时间:2024-04-28 04:36: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28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养老权威,目标专业,基金及时,获批全面,周年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年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燕北

  2018年8月3日-6日,收益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养老开启了国内公募基金服务养老市场的目标新征程。截至目前,基金在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5周年之际,获批首批产品成立五年以来年化回报超6%,周年多只产品年化回报超9%,年化斩获了不错的收益长期回报,同期规模也出现了明显增长。养老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养老目标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理念、发行时机、产品特征和定位、运作模式上的优势等,都有利于该类产品做出持续稳健的回报。然而,历经近五年时间的成长,成立时平均规模为3.51亿元的首批养老FOF依然无法摆脱“长不大”的烦恼。

  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5周年

  年化收益超6% 最高超9%

  2018年8月3日-6日,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首批拿到养老目标基金批文的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南方、嘉实、中欧、博时、工银瑞信、鹏华、银华、中银、万家、宏利基金等共14家,超出市场预期。

  截至2023年8月初,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已经5周年,在基金规模和投资业绩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管理总规模为87亿元,比发行规模增长77%。

  投资业绩方面,截至8月2日净值更新,14只产品成立以来总回报为32%,成立以来平均年化回报6.02%,也取得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且所有产品斩获了正收益,收益最低的也有3.56%的年化收益。

  其中,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南方养老2035三年,年化回报都超过9%,位居首批产品前列;华夏养老2040三年、嘉实养老2040五年、工银养老2035等多只产品,年化回报超过7%,在近五年的较长期间和市场轮动周期中,取得了不错的长期回报。

  谈及养老目标基金不俗的长期业绩,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李文良表示,从过去5年的操作情况看,首批养老目标基金一是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把握了权益资产的投资机会,积累了较高的收益;第二,严守投资纪律,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三是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首批产品通过不断的资产配置比例调整优化组合结构。

  中银基金经理邢秋羽也表示,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斩获了持续稳健的投资收益,这与市场环境及大家的努力密不可分。总结下来,持续稳健的业绩与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资产配置能力、基金发行的时点、产品特征等。

  更重要的是,养老目标基金要获取较好的收益,需要考虑产品业绩的稳健性,这是由这类产品的定位决定的。邢秋羽称,过去五年,A股出现了很多结构性机会,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在把握这些机会的同时,也要注意这种结构性机会导致的波动风险。“因此,优秀成绩的取得,是收益获取和回撤控制两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嘉实基金从投资时点和产品属性角度,也对养老目标基金的长期较好业绩作出了分析:首先,回顾首批养老目标基金首募时,市场处于相对低位,配置性价比较好,彼时发行的这批养老目标基金,入场建仓成本较低,更容易积累更厚的安全垫。其次,养老目标基金事关老百姓的个人养老资金,很多基金公司都为之配备了专业的团队外,更是倾注了平台化的研究资源。

  嘉实基金表示,为匹配日期与风险两种定位的养老目标基金,首批产品投资管理中也设置有匹配相应目标的配置模型,比如目标日期基金,是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随退休日临近逐步下滑,波动率也持续下降。这种策略下,在一定时间下体验更好。

  此外,还有多位基金投研人士从产品定位、运作模式角度,揭示了养老目标基金在投资层面的优势。

  广发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基金经理曹建文认为,养老目标基金大多具备清晰的产品定位,通过资产配置和分散化,提升了收益的确定性,有助于产品穿越周期,减少了单产品“踩雷”的风险,降低了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难度,因此首批产品均获得了长期平稳、向上的业绩表现。

  华夏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监许利明也表示,养老目标基金与普通公募基金有两大区别,一是养老目标基金投资期限较长,更注重长期收益的确定性;二是养老目标基金针对的客户群没有很多精力进行市场研究,希望基金经理考虑更全面的投资者。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许利明补充道,养老目标基金在制度层面做了两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一方面养老目标基金是全市场基金,虽然全市场基金在短期的弹性不如风格基金,但从长期看,全市场基金的稳健性好于风格基金;另一方面,养老目标基金采用了FOF模式运作,一是可以通过FOF基金二次波动平滑的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金的收益风险特征。二是FOF基金可以减小对基金经理能力圈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风格与基金经理特长不匹配,从而影响基金业绩的情况出现。

  多因素致养老FOF“叫好不叫座”

  养老目标基金虽然斩获亮眼回报,但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截至二季度末,统计范围内的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A、C份额合并)平均规模为6.23亿元。

  在养老目标基金市场状况、投资者需求、运营模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尽管历经四年多时间的成长,成立时平均规模为3.51亿元的首批养老FOF依然无法摆脱“长不大”的烦恼。

  数据显示,首批养老FOF二季度末总规模87.16亿元,与成立总规模相比增幅为77.15%。但由于基数较小,养老目标基金的绝对规模都很有限。其中仅有3只基金二季度末规模超过10亿元,分别为华夏养老2040三年、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富国鑫旺稳健养老一年持有;其余11只基金中,5只规模在2至6亿元之间,3只规模尚不足2亿元。

  相较于成立规模,有4只养老目标基金经过四年多时间运作后规模不升反降,其中两只产品规模降幅在70%以上,目前规模均在2亿元以下。

  针对养老目标基金“叫好不叫座”,难以快速成长的原因,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于文婷认为,养老目标基金虽然已经出现五年时间,但是对于普通的基金投资人而言仍然是一个新基金品类,更难理解其投资框架和投资优势。另一方面,养老目标基金通常锁定时间较长,对于很多基金投资者来讲也是一个不具吸引力的因素。

  南方基金李文良的观点相似,“一方面养老FOF产品相对较新,客户群体需要培育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具有封闭期,对于部分需要资金灵活的投资者而言可能也有些不够便利。”

  中银基金邢秋羽补充道,资金来源较为有限也是养老FOF规模偏小的原因。“作为养老体系的第三大支柱,目前个人养老金的缴款基础和额度有限,第三支柱的推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面对规模难题,业内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嘉实基金表示,当前居民的个人养老意识仍在培养中,养老财富规划观念还需要持续普及,对养老目标基金的认可度也需要提升。这也需要基金公司协同更多伙伴共同做好个人养老的投资者教育与陪伴工作,提升养老第三支柱的覆盖面。

  “从投资的普遍规律看,养老目标基金是更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财工具,但要想让投资者认识到这一点,需要相当长的观察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除了依靠基金销售机构,基金管理机构的努力外,也希望政策层面有更多针对性地安排,让这种真正能为大多数投资者谋福利的基金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华夏基金许利明直言。

  对于现存的难题,于文婷也建议,一方面,要持续养老金相关知识的普及,突出养老金基金与投资人养老需求的适配性,推荐投资人从长周期角度评价基金,从自己的风险偏好水平出发选择适合的基金。另一方面,养老金投资产品持续创新,设立新型的养老投资产品,或拓展可投范围等,进一步提高基金投资人的持有体验和收益。

  尽管短期规模增长缓慢,公募对养老FOF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短期规模增长缓慢,但对于未来养老FOF规模发展壮大,公募业内充满信心。

  广发基金曹建文就表示,个人养老产品的投资资金一般是期限较长的养老资金,大多通过每年定期投入的方式投资,因而这类产品规模的增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国内投资者养老投资意识的提升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累积的。国内养老目标基金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5年多发展,国内投资者开始对养老目标基金这个品类逐渐熟悉并认可。

  “2022年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之后,国内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目前个人养老金政策仍处在部分地区试点阶段,未来随着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和居民个人养老投资意识逐步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参与群体有望进一步扩大,且参与人每年有1.2万元的税优额度可以持续投入,优质的个人养老产品规模有望得到持续增长。”曹建文说。

  投资应着眼长期收益

  理性看待养老目标基金业绩、规模分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2018年8月初,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正式开启公募基金服务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新时代。

  如今5年时间已过,养老目标基金从无到有,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247只养老目标基金合计规模突破280亿元,无论是基金只数还是基金规模都在迅速壮大。

  不过,巨大的内部分化开始浮现,目前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共有20只,也有101只养老目标基金规模不到1亿元。业绩上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开,一些同类型的养老目标基金年化回报首尾相差20个百分点。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受成立时点、产品设计、风险资产配置比例不同等方面影响,养老目标基金短期分化在所难免。但养老目标基金的养老属性决定了其对资金稳健性、回撤控制要求更高,这类基金的投资目标是长期的,投资者也应该用长期的视角衡量这类基金,淡化短期因素,着眼长期收益。

  养老目标基金数量逼近250只

  业绩、规模分化显著

  今年8月,养老目标基金迎来获批5周年的重要时刻,首批14只基金也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Wind数据显示,截止8月2日,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全部斩获正收益,表现最好的中欧预见养老2035基金成立4年多时间取得52.19%的业绩回报,年化回报超9%。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也从发行之初的49.2亿元增长至87.17亿元,规模增幅超77%。

  不过,经过5年的长跑,从全行业养老目标基金发展情况上看,无论是规模还是业绩上的差距正在逐渐显现。

  规模方面,截至二季度末,交银安享稳健养老基金规模超过90亿元,是目前养老目标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一只,除此之外,还有包括汇添富添福盈和稳健养老、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等19只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很多养老目标基金面临发行及做大的难题,不仅需要依靠发起式基金的方式成立,成立之后也难迎增量资金,目前有多达101只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尚不足1亿元。

  各家基金公司旗下养老目标基金管理规模分化也非常明显,交银施罗德基金目前管理了2只养老目标基金,合计规模超过95亿元,位列行业第一。兴证全球基金以74.65亿元管理规模紧随其后,还有包括汇添富、华夏、南方等8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超过30亿元。与此同时,也有多达28家基金公司旗下养老目标基金管理规模不到5亿元。

  养老目标基金的业绩表现情况更令人关注。目标日期基金方面,持有期为一年的7只基金中,截至8月2日,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基金取得3.01%的年化回报,也有部分基金年化回报逼近-5%;持有期为三年的69只基金中,华夏养老2045基金年化回报超10%,还有30多只基金目前仍处于浮亏状态。持有期为五年的36只基金中,嘉实养老2050基金年化回报接近9%,同时有24只基金目前净值仍未回到1元。

  目标风险基金方面,稳健型养老目标基金中,表现最好的招商和悦稳健养老基金年化回报超6%,与之相比,垫底的基金年化回报落后11个百分点;平衡型养老目标基金中,兴全安泰平衡养老基金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超10%,同时也有基金基金年化回报为-6%;而大多数积极型养老目标基金成立时间都在最近两年内,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目前年化回报表现相对一般。

  短期分化在所难免

  养老目标基金应着眼于长期收益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用长期的视角衡量养老目标基金的业绩表现,毕竟短期之内,不同养老目标基金业绩表现会受到成立时点、仓位变化等方面影响,而养老投资应着眼长期,拉长时间看,相信养老目标基金能够助力投资者分享资本市场的长期回报。

  广发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基金经理曹建文就坦言,今年的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一季度行业收益分化极致,二季度市场急跌之后行情持续性不足,因此养老目标基金组合的仓位和结构变化都会对业绩带来明显的分化。

  此外,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今年的基金发行和销售也不尽如人意,养老目标基金在产品类型、产品持有期限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基金的发行和销售。

  中银基金经理邢秋羽则从养老目标基金不同类型产品的特性进行解读。她表示,养老基金产品中包含目标风险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会以产品风险的大致水平来进行命名,这些基金的名称中会带有“平衡”、“稳健”、“积极”类的字样。这类产品的资产配置比例,往往会有一定的约定范围。目标日期基金,大多会预设预计退休的年份。

  理论上来讲,随着持有人年纪的增加,对风险的厌恶程度也会逐步抬高。目标日期型的产品,往往会随着目标日期临近,逐步降低组合整体风险,降低风险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在她看来,不同的产品在产品设计、风险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也不尽相同,在业绩表现方面难免有差异。她更是强调,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目标是长期的,长期来看,养老目标基金更着眼于获取长期收益,而且其养老属性也决定了其对资金稳健性、回撤控制要求更高。

  华夏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监许利明认为,养老目标基金在业绩和规模上分化可能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养老投资在投资者当中还没有树立起广泛的影响力,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依然更看重短期波动,从而使长期才能体会出来的好处没有被充分发现;

  二是,不同基金公司对养老基金的重视程度不同,投入的资源不同,因此也造成了养老基金规模上的差异;

  三是,不同基金经理对养老投资的理解不同。由于养老基金刚刚起步,对于该业务的发展模式,各公司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同公司,不同基金经理对养老基金投资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考核方法,以及投资方法差异均较大,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这些差异也体现在短期业绩的差异上。

  “年内养老目标基金的规模、业绩等分化现象,大概率跟今年来市场风格多变、结构分化加剧有关。这些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新基金发行上。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今年来的业绩表现毕竟属于短期业绩,任何产品的业绩表现更应关注中长期的可持续,尤其是养老金相关产品的业绩表现。”嘉实基金也建议投资者用长期眼光看待养老目标基金的表现。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李文良也持相似的看法。他直言,由于市场波动较大,对于新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建仓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1月之后成立的基金,但是养老目标基金投资期限较长,不宜过多考虑短期业绩。他建议,投资者应拉长周期对其业绩进行评估。

  养老目标基金经理纷纷发声:

  重视权益市场配置机会

  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最近几年A股市场震荡加剧,上证指数也重回3300点下方,站在当前时点,多位养老目标基金基金经理对于未来的配置思路颇为一致,他们纷纷表示,应该重视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表示,当前市场估值位于历史底部区间,同时股息率处在历史较高位置,市场情绪处在低位,这样的组合,从历史上看,一般对应了较好的投资安全边际。市场的底部一般不是某个点,往往是某一个宏观环境,特别是后期,市场成交量、投资热情相对在较低点,都是较好的投资点位。

  李文良指出,经过2022年权益市场大幅调整,权益市场估值处于低位,同时伴随着经济活动恢复常态化,宏观经济稳健增长,依然看好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

  具体而言,从估值维度看,无论是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还是股债利差,当前的指标在历史可比中都是吸引力较好的水平,都能得出权益资产已经有很好投资价值的判断。以沪深300、中证流通指数为例,其相对于10年期国债利率的风险溢价水平,均接近于2016年初、2018年底时的高位,而在这种高位水平呈现后的一段时期,权益市场往往有较好的表现。

  “如果基于经济处于底部即将迎来复苏的估计,以及权益比债券更有估值性价比的事实,我们认为下半年的资产配置策略应超配权益资产而相对地少配债券类资产。”李文良明确表示。

  许利明也谈到,从经济周期角度,我国今年宏观经济处于复苏前期,去年那种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有效扼制,但经济复苏也可能出现短期性反复。因此在这个阶段,债券市场有较大机会表现得相对较好。但从战略资产配置层面,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上相对较低水平,而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让股票市场的相对吸引力更加突出。

  “因此,今年以来,我重点超配了对宏观经济景气度依赖较低的行业和公司。同时在固定收益投资中,超配了可转债资产。”许利明称。

  “养老类产品的大类资产配置需要关注不同资产类别的大趋势。权益类资产虽然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但在长期限的养老组合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权益类资产来说,短期的战术配置比例取决于对市场短期风险收益情况的评估。不过,随着资本市场的重要性空前提升,结合当前较低的市场位置,未来权益类资产在养老组合中的战略地位预计会有所提升。债券今年以来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目前十年国债收益率也下降到了较低的水平,短期来看,债券类资产对组合的收益贡献预计可能会较之前有所下降。”邢秋羽也建议重视权益资产配置机会。

  曹建文也直言,目前相对更看好权益资产的机会。他进一步分析道,当前主要宽基指数的估值处于中长期的底部区域,从股债性价比等指标看权益的配置价值值得关注,在政策发力的预期下,经济可能出现阶段性上行,股市整体机会大于风险,结构上可能在顺周期和经济低敏感两个方向上轮动。

  国内债券市场方面,前期债券市场或已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对经济复苏的悲观预期,利率曲线建议关注短端票息,短债相较于长债,相对来说可能更有优势。

  他同时提醒,除权益与债券外,黄金也值得更多关注,具备中长期上涨空间。“中期来看,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显著负相关。黄金作为货币属性定价的不生息资产,价格与长期资本回报率存在理论上的负相关性,而美国经济中期进入衰退将压制实际利率,或将凸显黄金投资机会。”

  “从A股市场各板块来看,主要板块估值都不高,都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但也多多少少都有潜在的风险,金融地产等板块与国内经济相关性强,周期板块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长、美联储加息以及国际局势的影响,医药消费等板块则与经济以及行业政策等相关,新能源的景气度仍然较好,但竞争格局略有变差。在股票市场整体较弱且行业分化剧烈的波动过程中,寻找各板块低点缓慢布局或是比较好的策略。”中欧基金综合机会及风险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多维度促创新迎发展

  养老目标基金未来是“星辰大海”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自2018年诞生以来,已满“五周岁”的公募养老目标基金总体规模超800亿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仅是驶向星辰大海征程的启航。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布局属于长期的战略布局,是从海外经验和资本市场长期业务发展角度做出的布局,具有战略意义。

  加强投资者教育、积极走进企业

  全方位推动养老目标基金发展

  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已满五周年。5年来,各家基金公司一方面加大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的布局,丰富期限和不同风险水平的分布;另一方面针对养老特性,加大支付、中低风险等创新养老产品的创新力度,同时做好养老投资的教育和陪伴。

  比如,广发基金借助微信、微博、视频号等全媒体矩阵,推出了《投资进化论》《小红豆说养老》《打工人养老攻略》等系列音视频投教内容,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这项新业务。嘉实基金则联合多家高校和企业举办了2023年“一司一省一高校”基金行业话养老系列投教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募养老投资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多家基金公司还积极开展走进企业推广个人养老金工作。比如东方证券已联合东方红资产管理走进申能集团,为集团各直属企业、申能股份、上海燃气下属在沪企业等进行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宣讲,进行业务普及和知识宣讲,推动集团员工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入金和投资。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走进企业推广个人养老金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尝试,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目前只是刚刚开始,需要全行业共同去做工作,效果需要在长期中观察。只有更多的人深入了解第三支柱政策、了解养老目标基金才能在未来某一时点厚积薄发迎来全行业的大发展。

  东方红资产管理表示,未来将与集团紧密合作,通过自上而下(针对企业高管、财务和人事负责人的业务宣讲和推介)和自下而上(针对企业员工)相结合,加速企业机关的养老金业务推广,为具有明确养老理财需求的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养老投资“一站式”陪伴服务;另一方面,将对已经开展的企业合作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努力探索个人养老金企业团办的创新业务模式,希望为全国各类大型企业推广个人养老金业务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提高个人养老投资意识

  道阻且长

  记者注意到,虽然基金公司加速推进个人养老金布局和相关投教活动,但投资者参与意愿仍低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居民的养老投资意识仍有待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刚启动,很多人还处于观望状态,运行机制上也有完善空间。

  “从一线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普通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关注的比较多,但开户的比较少;即使开户了,面对基金、保险、理财、存款等各类养老金融产品,普遍还是存在不知道投什么,怎么投的问题,这也凸显了我们去做好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广发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基金经理曹建文认为,针对上述问题,希望市场参与各方能够形成养老金融投资者教育的合力,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金融素养、知识结构、投资需求等,开展更加生动接地气,更能为投资者所接受的投教内容,帮助大家认识到做好养老金融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正确方式,只有让投资者真正有了获得感,才能积累更多的认同感,个人养老金事业也才能得到大的发展。

  中银基金经理邢秋羽坦言,投资者参与意愿不高,可能与个人养老金账户封闭期较长有关。虽然个人养老金有延迟缴税优惠,但是金额受限,而且较长时间后才能取出。这类问题属于第三支柱推广初期会遇到的难题,行业可以联合起来加强投资者宣传工作,让广大投资者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习惯这种养老资金积累的方式,进而对养老目标基金产生持续的需求。

  “个人养老金的绝大多数参加人在银行开户,但各个开户行仅提供其代理的产品,参加人并不可以自主选择及购买到发行的所有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参加人也不可以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变更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未来,在运行机制方面仍有完善空间。”嘉实基金相关人士谈到。

  中欧基金表示,养老投资应该在每个家庭的资产配置中占据相当比重。并建议投资者可以先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然后进行小金额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结合产品风险特征,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案和值得信赖的管理人。在进行养老产品配置时,可以综合自己的年龄、风险偏好、收入、风险承受能力等特征进行选择,也可以参考一些专业意见。我们看好养老目标基金这类产品的长期发展前景,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政策面的进一步拓宽,认可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借鉴海外成功经验

  发挥各资管机构自身禀赋优势

  目前全市场养老目标基金规模超800亿,虽然比首批产品49.2亿元增长迅速。但相对海外市场,以及在国内公募基金占比都比较低。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可参考海外市场养老产品经验,发挥各资管机构的自身禀赋优势,打造特色目标系列产品体系,探索差异化的多资产、多策略选择,顺势而为开拓发展新引擎。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同样具备资产配置的属性,契合居民养老投资的需求,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线,覆盖各类人群的养老投资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养老产品的投研管理,打造出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养老产品。在政策支持方面,可以借鉴海外经验,进一步探索打通养老第二、三支柱、设立合格投资默认选项(QDIA)等模式。”曹建文表示,另外,个人养老金投教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目前国内居民进行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个人养老金投教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合力去落实,基金公司作为养老产品的管理人之一,在个人养老金的投教方面也责无旁贷。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李文良表示,首先,扩大第三支柱群体,由目前的部分城市试点扩大到全国;养老第三支柱的需求不仅局限在一二线城市,广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同样具有养老需求。他们投资的角度并不是从免税的角度,养老FOF的Y份额具有费率优惠的功能,从长期角度,对于他们购买基金同样具备较好的费率优惠。

  第二,提升免税金额,将每年12000元的免税额度提升。目前每年12000元对于部分高收入群体相对偏低,随着未来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可能需要更多的提前储备。

  第三,考虑到企业本身和员工更加紧密的关系,从企业层面加强政策的宣导,先说服企业,再进行员工端的突破。但整体要立足长期,不能只注重短期规模。

  “我国的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是我国与海外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我国国家整体统筹能力较强,因此长期以来着力发展且高度依赖第一支柱;其次,我国的税制结构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所得税并非主要税种,纳税人口占比较低,而且目前个人投资股票、基金等产品无需缴纳资本利得税,税优政策的激励作用不明显。为了促进第三支柱的发展,养老金投资规划业务必不可少,其将承担投资者教育、引流、产品匹配等多方面的职能,推动投资人对金融产品的认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并关注产品和个人投资者需求匹配的合适度等。”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于文婷谈到。

  沪上一家头部基金公司养老业务相关人士表示,首先养老目标基金做大做强,首先取决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只有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提升,才能带来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因而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出发,可以配合渠道开展持续的养老宣传,走进企业开展相关养老投教等。

  其次,在产品层面可以更多鼓励策略和机制的创新,增强养老目标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例如可以研究并推动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内对客户长期支付的实现机制,向投资者进行持续甚至永续的现金流供给。

  再次,养老投资需求千人千面,会因客户的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投资理念而产生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而当前单一、固定、模式化的养老投教服务显然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投资需求,因此精准刻画养老客户画像,并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与投教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多维度“打开”

  养老目标基金创新方向

  经历五年打磨的养老目标基金,在中国发展时间仍然较短,为了实现更好的运作效果,多位养老目标FOF基金经理点出未来这类产品的创新方向——具备中国国情的下滑曲线方案、产品形式和投资范围多维度创新等。

  许利明表示,养老目标基金当前最高权益持仓比例是80%,这一点对于一项长达几十年的投资来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海外同行的实践情况,也都比这个比例更高,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逐步成熟,建议可以考虑放开这一比例限制。另外,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特点,希望未来在业务稳健开展的基础上,能逐步在养老目标基金中适当引入衍生产品,放开ETF联接基金的投资限制,以改善养老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

  嘉实基金提议,首次,费率方面,探索跟投资者共赢的超额收益浮动费率;其次,在境外资产、大宗商品、另类资产上,提供跨区域、多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最后,优化下滑曲线设计,为投资者提供体验感更佳的养老目标产品。

  “期待养老目标基金能够进一步创新,如适当放宽权益资产投资上限,比肩普通股票型公募基金,从而充分发挥个人养老金长期资金的特点;放松产品层面的强制锁定持有期要求,将投资养老产品高换手的限制放在账户层面;进一步丰富养老金基金产品的策略类型,如被动策略、量化策略、不同风险偏好的下滑曲线等。”东方红资产管理FOF基金经理陈文扬谈到。

  “个人养老金投资有不同于一般投资的特殊性,比如其投资的‘封闭期’比较长,资金存入养老账户后就一直到退休才能取出来;比如多数投资者对于个人养老金投资尚未有很深入的了解、对个人的养老投资目标也还没有十分清晰的规划等等。”对此,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于文婷提议,个人养老金基金在机制设计上要适应这些独特的投资需求,除了《管理规定》中提到的一些安排以外,我们认为后续如果能够参考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加入业绩平滑机制,拓展养老目标基金的可投范围等创新,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和投资收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凌辰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