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一Young】留学生返乡变身“核桃官” 深耕乡村振兴“沃土”

[探索] 时间:2024-01-23 15:40: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05次

原标题:【乡村不一Young】留学生返乡变身“核桃官” 深耕乡村振兴“沃土”

【开栏语】

告别象牙塔,核桃官背起行囊,乡村乡变兴沃离开都市,留学走入田间地头。生返身深在四川,耕乡有这样一群返乡下乡的村振大学生,他们不眷恋城市的核桃官繁华,更偏好乡村的乡村乡变兴沃安宁。在不一样的留学天地,他们用双手改变家园,生返身深书写不一“young”的耕乡青春故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振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核桃官人才是乡村乡变兴沃关键。即日起,留学四川新闻网推出【乡村不一Young】系列报道,聚焦年轻一代的乡村新经济带头人、新业态领军者、新农村土专家等,展示这些“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风采与担当,让乡村变得不一“young”。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2月22日讯(记者 何佳欣)旋地,除草,施肥……时下正值核桃休眠期,2月22日,在四川广元市剑阁县二龙村“核桃+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内,四处是一片繁忙的劳动场景,农民们正在地里忙碌着,为核桃果树从休眠期转入生长发育期做好准备。基地内,一名年轻人正认真地和身边的人商量着春耕复产、组建核桃仁加工生产线、将产品推向市场等相关事项。

这位年轻人名叫陈智天,今年33岁。高中毕业后,他远赴加拿大留学,攻读光学芯片设计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在海外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国,现任剑阁县果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智天参与建设园区基础设施

回国六年来,有人说,陈智天变了,从一个西装革履的留学生,变成了一个扛着锄头,在产业路里侃侃而谈的“核桃官”。但是也有人说,陈天智没有变,从光学之“芯”到农业之“心”(核心),他始终坚持初心,做好每一件自己能做的事情。

乘着政策红利

他踏上了返乡“创业”的征途

“目前,国内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给年轻一代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从政策、项目、资金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谈及为何放弃在海外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国时,陈智天告诉记者,前几年,自己的家人在四川广元青川县组建了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沟通中,他了解到,近年来国内薪资逐步提升,出台了不少对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返乡下乡的利好政策。

“我了解到,广元剑阁县对留学生返乡下乡务农,每亩地可以资助600元,提供100亩地来做农产品加工生产用房。对于我这样想创业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陈智天看到当地的政策扶持力度后,十分心动,对于自主创业充满了期望。毕业后,年仅27岁的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返乡“创业”这条未知而充满机遇的征途。

产业基地

二龙村核桃

剑阁县,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非常适合种植核桃。

“剑阁县二龙村是块宝地,发展前景很不错!”2015年8月28日,陈智天在剑阁县考察、调研农业项目时注意到,剑阁县二龙村有大片的平地,且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温暖凉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规划化种植核桃。于是他和家人当即决定与剑阁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在剑阁县发展3万亩核桃产业,组建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共同发展。

组建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

“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2016年9月,陈智天带领剑阁县二龙村107户村民组建剑阁县果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垦、改造荒地和低产低效林共3880亩,标准化栽植核桃10万余株,林下套种中药材金丝皇菊、前胡等中药材2000余亩。

“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陈智天苦笑道,刚开始他对农业种植一窍不通。 “最初,我们种植了80多万棵核桃树,但因为栽植过深,恰逢雨季积水,缺乏设备排水,直接导致核桃树全部缺氧死亡,损失了300万元。”惨痛的教训让陈智天了解到,栽植核桃树时要遵循:深挖坑,浅栽植的原理。“深挖坑”是为了让土质更舒适些,这样摄入水的的土量也高,便于核桃苗扎根,“浅栽植”要把核桃苗嫁接部位露出,透气通风,提高核桃苗栽植成活率。

核桃挂果

在学习种植技术的过程中,陈智天一有困难就去向专家咨询,不厌其烦地翻看相关农业书籍。 “缺乏科学技术也是阻碍发展的一大难题。刚开始,核桃和中药材都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进行栽植,产量低且品质差。为摆脱这种困境,合作社通过‘九广合作’,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取得联系,加强科技合作,不断优化栽种技术和品种培育、产品保鲜储藏,提高核桃和药材产量。”

两年的时间,挑选种子、播种、施肥、防治病虫害……这个喝过“洋墨水”的高材生逐渐从“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可突破了种植技术“难关”,紧接着劳动力又成为一大难题。“刚来二龙村发展时,村里缺乏劳动力,全村能组织起来的年轻人不到10人,村里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农村劳动力的短缺让陈智天犯了难,这时候,家人向他提议引导传统身份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陈智天专程到成都、简阳,请专业人员给本地各个乡镇推荐的人才培训,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逐步培训了100余名核桃技术明白人。“每一个种植环节都让他们亲自操作上手,包括栽植、嫁接、施肥、修枝、防虫治病,同时还会向他们普及产业发展前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培训结束后,100余名核桃技术明白人全部自愿加入合作社。

目前,陈智天带领合作社尝试“核桃+中药材”相结合的套种模式,围绕“核桃+中药材、休闲旅游、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模式,推行“园区+企业+小业主+小农户”经营模式,带领小业主、小农户抱团发展。

陈智天参与建设园区基础设施

在陈智天和合作社成员的不断努力下,2016年至2021年期间,合作社成功引进社会资金100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核桃、中药材初加工厂房,500平方米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带领二龙村建成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现代林业园区培育园区和市级现代林业园区,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示范合作社。

如今,每年9月份,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上都会挂满果形饱满、个大皮薄、香味浓郁可口的核桃,饱含农民们一年的付出与收获。

“核桃就是我们村的‘致富果’!”合作社成员、二龙村村民龚仕成尝到了甜头,他笑着告诉记者,从前靠务农,自己一年的收入不足一万元,如今,在合作社工作了6年,每年的收入能达到五万元左右,收入稳定,生活安定。

村容村貌焕新颜

发展智慧农业 促进林旅融合发展

2021年,剑阁县果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产出核桃青皮120吨,中药材前胡60吨、金丝皇菊2吨,收入576万元,净利润106万元,合作社成员实现土地流转户均增收4000余元,务工收入户均增收6000余元,产业分红户均增收9000余元。

曾经村里泥泞的道路,如今已变成宽敞的水泥路;农村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也被几百盏路灯点亮……二龙村不少村民感慨道:“我们发展产业发展对了,路变得宽敞了,每年的收入也增加了。”

据了解,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龙村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村里原有的硬化道路从8公里变成了25公里;排水渠增加了1万多米;灌溉设施增加了8处;休闲广场增加了5000多平方米。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各环节,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应运而生。在陈智天心中早已勾画出一幅蓝图:一个智慧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调控系统,一个园区生态环境监测平台,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智慧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缓解劳动力匮乏的问题,还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综合收益。”对于来自高新技术专业的陈智天来说,他深刻明白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性。“园区里已配备了监控设备、天气预测设备,目前正在研发产品可追溯系统。未来园区里的产品可以通过一物一码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记录可追溯管理。”

“去年,我们开通了抖音直播,待产品上市后,我们会加大自媒体宣传,进行直播带货,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自己的品牌。”陈智天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正积极组建核桃仁加工生产线,计划4月份出产核桃仁加工产品,待产品成熟后推向市场。“我们计划利用二龙现代林业园区,大力发展林旅融合产业,以乡村观光、体验采摘、休闲康养为核心,推动二龙园区发展成为川北地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以点带面,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有时候站在园区里,心里都会莫名的感慨,也很有成就感。”陈智天略带腼腆地笑着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青年一代应有的家国情怀和理想抱负。谈及对未来的期盼,他只说了七个字:“继续加油,努力干!” 不洪亮,却掷地有声。

(图片由陈智天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何佳欣)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