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借互联网之力,让古籍“活”起来

[百科] 时间:2024-05-09 15:54: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2次

原标题:东方时评丨借互联网之力,活让古籍“活”起来

7月27日,东方四川省召开了古籍保护利用工作会,时评要求各市(州)文旅部门把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丨借古籍还强调,互联要制定全省古籍保护利用规范化工作指南,力让制定全省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培训规划,活建立古籍文献研究传习基地,东方加大与社会力量合作力度,时评努力让“书写在古籍里的丨借古籍文字都活起来”。作为文化大省,互联对古籍保护利用进行系统性部署,力让无疑颇具文化和现实意义。活

“考文献而爱旧邦”,东方古籍是时评文明的存照,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脉的附着物。一字一词,都记载着古圣先贤的智慧;一张一页,都述说着中华文明的脉络。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易代修史”和整理典籍的传统。正是那些沉潜岁月的中华善本、质朴厚重的典籍藏书,在“为往圣继绝学,为文明留根脉”中,支撑了文脉的传承至今。

诗书传家,故纸流芳,还得用“心”。早在2007年,我国就开展了史上首次由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10多年来,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总方针,我国在古籍普查、文献修复、书库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只不过,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少古籍仍处于保护乏力的境地。之前新华社就报道,一方面,部分地方古籍出现虫蛀、脆化和霉蚀等现象,甚至粘连严重变成“书砖”;另一方面,很多古籍被束之高阁,“文渊大库,一锁了之”,久未整理诠释,更未曾公开面世,成了摸不到、看不着、读不懂的“死书”。据统计,我国现存古籍和民国线装书5000多万册件,有1000多万册件亟待抢救性修复。

鉴于此,有针对性的强化保护,必须提上日程。2007年至2017年,上海就将1473种古籍纳入《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仅上海图书馆修复古籍累计总量就达到19733册1095543叶,约占全国古籍修复总量1/10以上。自2019年起,我国还明确,在10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

藏莫如传,传莫如用。让古籍活化,是最好的保护利用。在这方面,许多地方、单位已迈出了步子,如国家图书馆就不断以典籍内容为精髓开发文创衍生品等,让人们通过典籍“将传统文化带回家”。

让古籍活化,兼顾“藏”“用”两点,还得用互联网之效、借数字化之力。揆诸现实,古籍数字化是趋势。这样既能在不破坏原件基础上,以电子备份方式留存古籍内容,又能让古籍走出藏书室,被大众共享、供喜爱者阅览,“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017年2月,国家图书馆就跟多座省级图书馆联合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让公共图书馆系统古籍影像和数据资源利用进入互联网服务时代。此举提高了古籍资源的利用率,也有益于长久性资源保存。

“互联网+古籍保护”,需要图书馆们自动推进,也需要互联网平台主动担当。

继今年6月宣布设立古籍保护专项基金,首期投入1000万元修复《永乐大典》等古籍后,7月28日,字节跳动公益又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发起“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招募创作者通过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创作相关内容、推动古籍活化、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这无疑切合古籍保护利用之需:首先,那些“古籍宣推官”和创作者利用短视频趣味讲解古籍里的上古神话、复现典籍里的美食、分享古籍保护知识,本就能让古籍离大众更近,让古籍融入人们的生活,“一传本、二扬学”,在激起共鸣共振后,人们也会将更多注意力投射在保护古籍上。这样能让古籍更好地“活”起来。有些短视频平台,已经对此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其次,古籍保护与修复,是个繁复的工程。这项国家级非遗,由于技术难度和行业冷淡,面临人才和资金缺乏等难题。虽然已摁下古籍数字化的按钮,但速度缓慢,目前我国仅7.4万部古籍可供线上阅读。

在此情形下,定向资助中华珍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还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了解、保护古籍的行动中,也跟“十四五”规划中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契合。

从企业角度讲,助力古籍活化,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反映了企业在文化保护层面的自觉与担当。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这跟官方面向“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相向而行,共同托起了更可期的古籍保护图景。

让古籍“活”起来,显然需要更多企业见贤思齐、参与进来。事实上,近年来的“古文热”“经史热”“诗词热”,都让卷帙浩繁的中华善本成了大热IP;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古书复活记》等节目,也燃起了更多人对古籍的兴趣。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之力,让古籍走进网民,让文明与无数颗心连接,也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古籍保护利用,还得既用“心”也用“新”。让互联网赋能加持,让古籍真正活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以现代技术留存历史文化,继而“向传统要未来”。

(佘宗明)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