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回忆父亲还债的日子 正文

回忆父亲还债的日子

[百科] 时间:2024-04-28 20:55: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28次

原标题:回忆父亲还债的回忆还债日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家七八口人住在三间泥坯墙茅草顶的父亲小土屋里。每天晚上睡觉,回忆还债一张坏木床上常常挤着三四个大孩子,父亲年龄小的回忆还债就跟母亲睡在另一张床上。父亲在乡里工作,父亲因为家里没有地方睡觉,回忆还债大多数时间只好住在单位的父亲宿舍里。

那时,回忆还债我们家的父亲经济状况实在窘迫,父亲每个月只有十几块钱的回忆还债工资。因为家里人口多,父亲靠父亲的回忆还债工资根本不够生活开销。没有钱用、父亲没有粮食吃时,回忆还债父母只好跟生产队或大队借钱借粮。一年借两年借年年借,我们家欠集体的债越欠越多。

尽管债务缠身,父亲还是下决心砌房子。他跟亲戚朋友借,继续向集体借,最终筹得了砌房子用的一千多块钱。

本来,父亲想砌好一点的房子,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钱只够买砖头,而买瓦和其他材料还差一大截,房顶只能用比较便宜的茅草盖。最后,我们家砌成了四间红砖墙茅草盖顶的房子。

生产队里的人看到我们家砌了那样的房子,都羡慕不已。可是,父母的愁容却比笑脸多——他们不知这一千多块钱的债务要到何时才会还清。

就在我们家的房子建成后不久,从广播喇叭里传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消息。之后不久,农村就实行起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是土地要分给农民自己种。消息传来,父母非常高兴。

土地承包到户后,我们家分到了十亩地,一半用来种植棉花,一半用来种植水稻,因为收成是自己的,全家人种地的劲头十足,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多施肥勤除草,付出得到回报,庄稼长得越来越好。

秋收时,我们家棉花和稻谷喜获大丰收,我和弟弟用自行车把雪白的棉花拖到镇上的棉花收购站去卖,每次都能得到一沓钞票。收上来的稻谷除了留下一部分做口粮,其余的也运到粮站去出售。

到了年底,全家人坐在一起,把全年的收入同支出一算账,纯收入将近两千块钱。父母总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父亲激动地说:还是党的政策好啊,还是改革开放好啊,还是分田到户好啊!

有了钱,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债。父亲从抽屉里拿出一沓子借条,一一对号算账,在一张纸上把借钱者的名字和所借金额一条一条写好,再数好钱用纸包好,一家一家地送去。

每到一家,父亲都要说很多感谢的话。那一年,我们家一下子就还清了亏欠集体和亲友的所有债务,还余下了几百块钱。

过年的时候,父母给家里每个人都添了新衣服。因为我很喜欢听广播,父亲还特地给我买了一台收音机。父亲对我说,你听到什么好新闻好政策要告诉我们,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有了收音机的确好,既方便及时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又能学习到科技知识农业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参与劳动,更好地寻找致富路子。

改革开放不仅让我们家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更加快了我们家走向富裕的步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许多好政策,生活更有盼头了。

如今,我们家不愁吃不愁穿,种地长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日子也越过越好。我想,我们家的经历,也同样发生在中国许多其他农民家里。

我相信,只要跟着党走,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家庭去打拼,为国家作贡献,好日子还在后头,我们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实现。

(朱乃洲 作者系江苏射阳县农民)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