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四个五”工作机制推动高质量脱贫

[知识] 时间:2024-04-28 08:02: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85次

  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四个五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云南是丽江量脱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工作高质有汉、机制纳西、推动彝、四个五傈僳、云南普米等26个民族,丽江量脱辖古城、工作高质玉龙、机制永胜、推动华坪、四个五宁蒗5个县区,云南总人口129.6万。丽江量脱

  一是贫困程度深,脱贫压力大。丽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3万户17.87万人,贫困发生率18.9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71个和3.42个百分点。5个县区中,3县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466个村(居)委会中有贫困村250个、占53.76%,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占23.6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占85.10%,其中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28%,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占95%,生活在高寒山区和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占80%。

  二是致贫原因多,施策难度大。全市4.4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7.03%、因学致贫占8.75%、因残致贫占7.19%、缺资金占9.94%、交通条件落后占7.71%、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占14.51%、缺技术占39.18%。致贫原因复杂多样,给精准施策带来难度。

  三是基础欠账大,补短板任务重。丽江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92.3%,城镇化率仅为41.61%。全市高速公路里程仅占云南省的1.3%,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61%;铁路营运里程不足云南省的1.5%,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28%;水利化程度仅为65.78%,人均用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通信仍然存在通讯信号覆盖盲区,宽带普及率、智能终端普及率不高。

  面对市情贫情,丽江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着力建立五项机制、推动五个全覆盖、防范五大风险、强化五重保障,推动丽江高质量脱贫。

  建立五项机制。即: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扶贫工作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指挥长会议定期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下级党委政府每半年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脱贫攻坚工作;行业扶贫部门每半年向党委政府汇报行业扶贫工作情况。建立精准落实机制。出台《丽江市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方案》,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员遍访,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每年至少进行1次县级项目库动态调整,做到资 精准,瞄准村情贫情,做到因村派人精准。实行扶贫数据一月一比对工作机制,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做到管理数据精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出台《丽江市加强行业扶贫工作方案》,每季度召开1次行业扶贫主责部门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东西协作、企业集团帮扶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以县为单位省级挂联单位联席会议。建立示范引领机制。出台《丽江市行业扶贫示范点建设的工作方案》,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建设一批实训示范基地,探索一批好的工作方法,总结一批好的工作经验,打造一批好的工作案例,塑造一批先进人物事迹,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出台《丽江市脱贫攻坚考评办法》,将脱贫攻坚列入综合考评重要内容,每年对县区党委政府和行业扶贫部门进行一次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对驻村扶贫工队和挂包帮进行一次年终考核,对综合评价为好的,通报表扬;对综合评价为一般的,追责问责。

  推进五个全覆盖。即:推进产业全覆盖。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壮大带贫主体规模,实现产业项目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有发展愿望和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推进就业全覆盖。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要求,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实现就业项目和技能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覆盖。推进金融全覆盖。落实各种金融扶贫政策,以小额扶贫信贷为主,用活各种扶贫贷款品种,精准对接带贫产业,实现金融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全覆盖。推进保险全覆盖。对发展种养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行农业保险全覆盖,有效防止因发展产业失败带来的返贫,增强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推进政策全覆盖。围绕贫困户至少享有1项帮扶措施并取得实效,强化扶贫政策的广泛宣传和精准落实,实现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对建档立卡户全覆盖。

  防范五大风险。即:防范脱贫质量不高的返贫风险。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出台《丽江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丽江市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精准防返贫保险工作方案》,有效防止返贫。防范产业扶贫的市场风险。因地制宜选好有特色优势又有市场前景的带贫产业,出台《产业扶贫保险指导意见》,建立带贫机制将贫困户放进产业链中,提高抵抗风险能力,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推动产业保险全覆盖。防范项目安排不精准的风险。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管用和监督的四条措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标准建好项目库,严格按项目库要求安排批准扶贫项目。防范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风险。出台《丽江市市级财政扶贫资金清单》《做好扶贫资金管理信息公开办法》,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绩效管理机制。防范搬得出稳不住的风险。对分散安置配备必要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对集中安置强化转移就业和稳岗工作,落实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实施综合施策。

  强化五重保障。即: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书记任总指挥长、市长任指挥长的指挥部。市委书记带头挂包深度贫困县宁蒗县,市委副书记、市长挂包扶贫任务较重的永胜县,市委副书记、人大党组书记、政协党组书记分别挂联一个县(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驻扎一线蹲点指挥作战,33名厅级领导分别挂56个乡镇、包34个贫困村、加挂30个深度贫困村。按“543”的底线要求,共派驻村工作队418支,工作队员1609名,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对有扶贫任务村委会全覆盖。省、市、县共派出659家部门(单位)挂联帮扶,27635名干部结对帮扶443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干部对建档立卡户帮扶全覆盖。累计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800多人次,驻村干部8300多人次,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153个。258个村委会(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强化投入保障。坚持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挖掘金融扶贫资金,用好土地增减挂资金,规范行业扶贫资金,争取社会帮扶资金,引导挂联帮扶资金。五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8.94亿元。强化制度保障。出台《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脱贫攻坚重点战略部署的决定》《中共丽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丽江市解决自行迁徙群众相关民生问题工作方案》等系列制度文件40余份,实现规范扶贫,依法治贫。强化责任保障。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要求。出台《丽江市脱贫攻坚“八个责任主体”责任清单》,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和属地责任,党政一把手政治责任,各级纪委监委监督责任,扶贫部门统筹协调和参谋助手责任,各级行业扶贫部门主责和监管责任,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包村帮户责任,驻村工作队组织落实和突击攻坚责任。实行市级分管行业扶贫领导与分管扶贫党政领导同责,市级行业扶贫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责,县(区)级分管行业扶贫领导与分管扶贫党政领导同责,县(区)级行业扶贫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驻村工作队长同责,挂包帮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驻村工作队长同责的责任捆绑机制。强化纪律保障。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累计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446个,处理2901人;点名道姓曝光182批232个问题。严肃约谈提醒。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一般15个乡(镇)、10家市级行业扶贫部门、定点扶贫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挂钩乡(镇)处级领导共112名领导干部进行约谈。强化法律民主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先后到5个县38个乡(镇)进行脱贫攻坚专项调研、视察和民主监督,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86条。

  通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丽江4.43万户17.8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50个贫困村顺利出列,2个贫困县如期摘帽,深度贫困县宁蒗县达到脱贫摘帽要求,区域性、整体性绝对贫困切实消除。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通讯难等“五难”问题得到解决。实现组织强了、产业兴了、就业稳了、保障实了、动力足了、环境美了的历史蜕变。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提高。

  丽江市扶贫办供稿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