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进211】金银滩,从风雪中走来的“搬迁日记”

[焦点] 时间:2024-04-29 04:03: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67次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进211】金银滩,搬迁日记从风雪中走来的奋斗风雪“搬迁日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高原的春,晚了一点,百年才令人格外期待。航新

这里是征程走进中走金银滩草原。一首委婉动听《在那遥远的搬迁日记地方》让无数人想一睹它迷人的风采。

1958年,奋斗风雪为了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百年世代居住于此的航新1000多户农牧民仅用了10天时间,便离开了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征程走进中走土地。新的搬迁日记安置点,最远的奋斗风雪有500多公里,他们赶着牛羊,百年驮着帐篷,航新踏过草原,征程走进中走跨过河流,翻越高山,经历了一场历经磨难的迁移。

63年后,我们一路寻访,离开时天真懵懂的少年如今已过古稀,更多的亲历者早已不在人世,当年这片留下无数眷恋与不舍的草原正在孕育新的生机。回望金银滩,这个美丽的地方留下了多少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在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安居乐业,将“两弹一星”精神世代传承的今天,这些搬迁者的生活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窦建德夫妇如今居住的红楼还保留着曾经那个年代的风格。图片均为黄灵燕摄

搬,只要国家需要!

如果没有经历1958年的那场搬迁,窦建德也许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那时,窦建德一家还生活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岳峰村。严格来讲,这算不上窦建德的老家。父亲告诉他,爷爷那辈儿生活在山西,后来几经辗转来到了海晏。

人来了,根就扎下了。到了父亲窦义全这代人,一家五口全指着几亩地过日子。

“印象最深的就是饿肚子!”多年之后,偶尔也会回忆起那时候的生活,已近古稀之年的窦建德常常琢磨半天,最后也只能用一个字描述:穷。

童年的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般寡淡,以至于让1958年的那个冬天在窦建德的脑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忆中,那天,天刚蒙蒙亮,窦建德一家跟村里四五户像他家一样需要搬迁的村民坐上了一辆解放牌卡车。说是搬家,但时间仓促,也没有条件带走太多东西。五口之家的行李除了三条被子之外,只有一个炕桌和锅碗瓢盆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窦建德坐在拥挤的车厢里回头张望,那些矮矮的土房随着车子的颠簸若隐若现。此时,如果年幼的他能够读懂一旁长辈眼中复杂的情绪,就会发现里面有不舍,有担忧,也有坚定。

“搬到刚察!”

“有新工作!”

……

窦建德的工作证。

寒风裹挟着大人们的议论吹过窦建德的耳旁,但谁都不知道此次搬迁的真正原因。其实,窦建德他们远走他乡的背后,是一个宏伟的计划。在认真比较水文、气象、地理、地质、居民分布状况等条件之后,专家们认为,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地势平坦,东、西、北都有高山屏障,特别是周边一些丘陵,适合进行爆轰试验,加之人烟稀少,是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难得的理想场所。

在颠簸了整整一天之后,搬迁队伍终于赶到了目的地——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距离岳峰村100公里。

新家的环境并不比老家优越。一下车,等待这些搬迁者的是一间间窑洞。

“说是窑洞,其实就是挖个地窝子,顶上搭个棚。”对于新家的第一印象,说话干脆的窦建德概括为三个字:特艰苦。

将为数不多的行李安置妥当后,一家人早已饥肠辘辘。临行前,亲戚放在炕桌抽屉里的几块馍在这个时候派上了大用场。几天后,父亲在场里找到了工作,搬迁后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吃上了公家饭,一家老小的生活有了保障。但经历的那场搬迁就像按下了某个奇特的开关,在地窝子住了一年多,一家人搬到了场里的四站,后来父亲工作调动,又搬到了场里的机耕队。

1962年,听说海晏县要建牧场,省上给了牛羊,牧场负责人来刚察招工。

“当时二二一厂的工人大多数都来自外地,不擅长放牧,所以要找当地的牧民接手这项工作,这才从刚察招一些人过来。”

就这样,在服从国家安排离开海晏县四年之后,窦建德和家人又因为国家建设需要回到了西海镇的矿区牧场。

“牧场当时条件艰苦,刚成立那会儿,食堂都是拿大铁锹烙饼,连口像样的锅都没有。搬回来后,父亲在牧场工作,母亲去农饲队种地。”

这次搬家并不意味着稳定的生活,那个奇特的按钮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按下一次,搬家成了这家人的常态。从场部到农饲队,从农饲队到场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折腾”一次。次数多了,家里人之间慢慢有了种独特的默契,窦建德从未听到父母因为搬家的原因发生矛盾,只是偶尔还会有些小插曲。

住在农饲队时,从事放牧工作的窦建德一家在冬窝子和夏窝子之间频繁地搬家。有一回,父亲觉得麻烦,没把母亲常用的缝纫机搬到新住处。一家几口的新衣服纯靠手工缝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母亲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念叨。后来,窦建德瞒着父亲,愣是把缝纫机驮在马上给母亲拉了回去。

1965年,还在上学的窦建德跟家人一起在县城看了一部名为《三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争气弹”的故事看得窦建德热血沸腾,可他并不知道,原子弹就是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研制成功的。

“偶尔也会听到从厂区传来的爆炸声,父亲还跟我们说是放炮呢。”直到几年后窦建德才明白,无论是当年的背井离乡,还是后面几经辗转,都是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当然,这是后话了。

其实,对于年幼的窦建德来说,频繁的搬家除了麻烦之外,更多的是陌生。没有熟悉的玩伴,常常是刚刚了解周边的环境就要准备搬走。但父亲数十年如一日,像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窦建德在车队工作时的照片。

1972年,窦建德在牧场参加工作。在那个年代,这份稳定的工作显然是体面的。1974年,窦建德结了婚,爱人也在牧场上班。

“结婚后不久,父亲花了120元给我买了块东风牌手表。这在当时可不是笔小数目!”

1975年,牧场成立了马背小学。窦义全和其他几个有些文化的人开始担任学校老师。

“那时候,牧民的思想观念还很陈旧,能够到学校念书的学生不多。有些人家里劳动力少,家长就让孩子留在家里放羊。”窦建德还记得,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念书,牧场的负责人挨家挨户动员,做工作。

刚成立那会儿,马背小学只有一年级,后来才慢慢完善起来。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由仅有的三位老师任教。为了上课,窦义全和同事每天骑着马,背着小黑板和干粮在两个教学点之间来回跑。今天这个点,明天那个点,学生们都是隔天上学。

“冬天到了,牧民们在冬窝子住的时间比较长,学校就设在这里;夏天到了,牧民又搬到山里去了,学校也要跟着搬到山里去。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一顶小帐篷,挂一张老师随身背的小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老师站着讲课,学生们一张旧皮子铺地,席地而坐,盘腿为桌。”窦建德还记得,有几次,父亲从马背上摔下来,几乎送了性命,但他在家休息了两天就赶回去上课了。

1980年,牧场成立了第四小学,完成使命的马背小学被正式撤销。1986年,窦建德被调至矿区学校工作,1994年撤厂后,又从学校调到了海晏县同宝牧场。

“小时候不懂事,后来自己参加工作,才开始理解父亲每次搬家时的毅然决然。” 2006年,窦建德退休了。两年后,他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住到这儿后,搬了几十次家的窦建德算是真正安顿下来了。

最近这些年,陆续有人找到窦建德了解过去的事情,希望从他身上找到当年支撑牧民搬迁的那股力量。每回讲完,窦建德总笑着说“这些经历没什么特别的,比不上那些当时为国家做出大贡献的科学家们!你看我这大半辈子,好像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搬家。”有人开玩笑,问他还愿不愿意继续搬,窦建德收起笑脸,严肃地回答:只要国家需要!(作者:咸文静 张多钧)

吉合生木向记者展示父亲的荣誉证书。

搬迁,牧民转牧工

1958年的那个冬天,对于很多参与了牧民大搬迁的亲历者来说,漫长而又寒冷。吉合生木一家虽然也在搬迁之列,但却未亲身体会到遥遥搬迁路,漫漫酷寒冬。

吉合生木是1965年出生的,他出生时,二二一厂已经完成了建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已经渡过,搬迁后的牧民扎下了根,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吉合生木了解到的牧民搬迁,全部来自于父亲握巴的讲述,其实父亲了解的也并不是很多,最起码搬迁路上的艰辛,父亲没有亲身体会。

握巴一家世代居住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达玉部落,1958年,为创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实验和生产基地——二二一厂,世居在金银滩草原的牧民为国防事业腾地,搬离金银滩,前往刚察、祁连等地。

对于握巴一家而言,用游牧生活的眼光来看待,与其说是搬迁,还不如说是“转场”更为贴切,甚至都算不上“转场”。

多年之后,握巴对吉合生木解释说:“搬迁之时,家里牛羊多或是条件好的,全部搬迁到了刚察、祁连等遥远的地方,像我们家这样一穷二白的,留在了当地。”

留在当地并不等于不搬迁,只是从二二一厂核心区域搬迁至外围区域。对于握巴一家而言,这样的搬迁太容易了,没有牛羊,只有帐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具,不到一天时间就已经搬到了二二一厂外围区域的海晏县国营牧场。

对于世居在金银滩草原的很多牧民而言,这次搬迁是一曲有关远离家园和重建家园的壮歌,但对于握巴一家而言,这次的搬迁是一个转机。三年之后,握巴一家的身份从牧民转为工人。

1960年至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二二一厂粮食供应紧张,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一度面临吃不上饭的困境,为了暂时克服困难,196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为二二一厂调拨了4万只羊。

吉合生木说,当时听父亲讲,为4万只羊放牧的都是解放军战士,一群羊前面有几个解放军战士,中间还有解放军战士,羊群后面还跟着解放军战士,即便这样,羊还会时不时地被狼吃掉,有时候一天下来能吃掉好几只。

牧民搬离金银滩草原后,草原上狼群为患,当时甚至还有顺口溜,“一晚放三枪,吃了三只羊”,说的就是狼群夜袭羊群,解放军战士打枪驱赶,但还是避免不了羊的损失。

解放军战士毕竟不是放牧的行家里手,羊群散开了害怕狼吃掉,羊群前、中、后跟着人,散不开长不了膘,无奈只能找当地牧民放牧。

1961年,二二一厂从海晏县国营牧场挑选了7户人家,为二二一厂放牧。1962年,二二一厂成立矿区牧场,继续从海晏县国营牧场挑选了70户左右的牧民为矿区牧场放牧,握巴一家也是从这一年来到矿区牧场,成为了牧场的工人。

矿区牧场不仅可以为二二一厂提供畜产品,还起到了隐蔽放哨的作用——在外人看来是一片牧人居住生活的草原。吉合生木听父亲握巴讲述,那时候父亲放牧过程中,遇到陌生人不仅要询问盘查,还要及时向矿区牧场领导报告。因此,父亲每月的工资中还包括8元的保密费。

矿区牧场下设三个畜牧大队,各自划分了放牧范围,握巴一家分在矿区牧场一大队。吉合生木小时候也会跟着父亲去放牧,放牧过程中有时候会听到警报声,警报声响个五六分钟,就会听见一声巨响,那是在爆轰试验场进行试验。那时候握巴会带着吉合生木赶走羊群,也不会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1982年,年满17岁的吉合生木成了矿区牧场的职工,在马背小学当老师,后期又放牧,直至二二一厂撤场,矿区牧场并入海晏县同宝牧场,并逐渐演变成如今的青海湖乡达玉日秀村。

吉合生木说:“虽然我们没有为原子弹拧过一颗螺丝,但是我们为二二一厂职工提供了生活资料,这是我们为国防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作者:张多钧 咸文静)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