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百科] 时间:2024-04-28 15:01: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36次

原标题:2022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3月21日,河南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考古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新发现开

州桥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封州附近是桥及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建中年间(780—783年),汴河时称“州桥”,遗址五代称“汴桥”,河南宋代改称“天汉桥”,考古因“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新发现开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封州附近因黄河洪水灌城,桥及被泥沙淤埋。汴河

汴河西壁剖面

为加强开封宋都古城保护、遗址深化北宋东京城的河南研究,自2018年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州桥遗址开展了持续性的考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州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117处,包括河道、水工设施和桥梁等。

东侧探方的考古发掘情况清楚地显示了自唐至清汴河河道的变化情况。唐宋时期汴河宽度为25~28米,河堤距地表深度为9.50~10米,河底最深处距地表深度为14.50米,河道中还发现疑似宋代沉船遗存。金代河道逐渐淤没、变窄,金末汴河因遭受洪水而淤没。元代开始在汴河进行“木岸狭河”工程,河道继续变窄。明初期为便于漕运,曾对汴河河道进行疏浚,河道宽度为25~28米,明末汴河逐渐变为城内的排水沟,河道顶部宽度变为6~8米。清代汴河经过了简单的疏浚,河道宽度为13~14米。西侧探方发现了结构基本完整的明代州桥、金龙四大王庙和宋代石壁,石壁最长约23.20米,雕饰海马、仙鹤和祥云。

州桥遗址全景照(西向东)

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推测宋代州桥为柱梁平桥,桥下密排石柱,现已不存,两侧石壁黏合剂以沙土为主,两岸石壁的氧化物组成、物相组成及含量与荥阳段沟河区域石块极为接近。现存州桥为明代早期修建,是在宋代州桥桥基基础上建造的单孔砖券石板(拱)桥,本体黏合剂以石灰为主。

州桥是大运河遗产的典型代表,亦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上的重要交通点,其考古发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首先,州桥的发掘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具有重大意义,为探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其次,其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也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最后,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其规模、题材、风格等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北宋时期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

此外,此次参选遗址的考古工作,深刻体现了多学科合作与公众考古理念的发展。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树立了多学科合作、精细化发掘研究的基本思路,注重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数字考古、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资料的积累。同时,加大了公众考古方面宣传力度,努力讲好物质背后蕴含的故事,让考古工作为未来的遗址保护展示提供更科学的资料支撑。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