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马背上的火焰蓝 正文

马背上的火焰蓝

[时尚] 时间:2024-04-29 21:03: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55次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消防救援大队,这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马背消防”的火焰队伍,自1988年起扎根于祖国北疆乌珠穆沁草原。马背他们在恶劣环境中铸就赤胆忠心,火焰把吃苦耐劳、马背一往无前的火焰 “蒙古马精神”熔铸进一代又一代马背消防人的血脉,用担当和奉献诠释着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的马背风采。多年来,火焰大队先后荣获“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马背

西乌珠穆沁旗消防救援大队全体消防员与党的二十大代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巴特尔视频连线,马背热情互动,火焰学习分享党的马背二十大精神。

坚韧不拔 时代有印


30多年前,一群满怀热血的马背青年在党的号令指引下汇聚,在青春正盛的年纪扎根祖国北疆,开拓消防救援事业,建立起西乌珠穆沁旗消防救援大队。

图片

谈起建队时期的故事,消防员李旭光回忆:“来了草原,才领教了什么是真正的天寒地冻。有人来草原不到一年,头发、眉毛、睫毛就被冻得掉了个干净。”寒潮来袭,草原最低温度接近零下50摄氏度,呼口气结成霜,倒杯水冻成冰,这是草原冬季的真实写照。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消防员们拧成一股绳,铁下一颗心,坚守住阵地。大雪封门,他们天还没亮就抄起铁锹一锹一锹地铲雪,每次铲完雪回到屋里,消防员的耳朵经常冻得像“灯泡”一样透亮。消防车水罐结冰,他们就住在车库支起,每隔半小时添一添炉火,填暖冰窖似的车库。就这样,年复一年饮冰卧雪,消防队在草原上扎下了根。
为了能在草原上救援,消防员学习像牧民一样跨上马背。消防员王建国回忆:“草原太大了,牧区走一趟就是上百公里,车辆开不进草原深处,灭火水源得不到保障,只能骑着马、带着装备去灭火灾、搞宣传。”学习骑马的过程并不轻松,没人知道他们当年到底摔了多少跤,骑了多少里,短短半年的光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从未骑过马的消防员,摇身一变成了能单手持缰在马背上操作灭火器的草原“骑士”。

图片

图片

“牧区下了大雪,家的10多只羊困在草场里了,你们快想想办法!入冬后的一天,牧民毕力格和呼斯楞骑马来到了消防队求援看着壮实的蒙古族汉子呼斯楞眼里闪烁的泪花,消防员二话不说,背上铁锹和毛毡向牧区奔驰牧区深处的积雪已经快要贴住马肚子,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迈,到了羊群被困的草场,牧民和消防员们扎进雪堆,用铁锹一寸一寸艰难地为羊群开道,直到后半夜,终于把羊群带出了雪原。慢慢地,“马背消防”这个名字传遍乌珠穆沁草原。
2012年,大队搬进了新营房,马背上的消防队迈入新时代,一代代消防员扎根乌珠穆沁草原,以一往无前的勇毅和担当,将“小我”融入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时代大潮。

勇往直前 精神炳耀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消防大队,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消防员。”这是草原上各族群众对消防员最朴实的赞誉,也是一代代“马背消防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守望。

图片

2017年2月8日,零下49摄氏度的气温创下了西乌珠穆沁旗气象记录的历史极值,一支9车12人的越野车队被困在距城区110公里的公路上,暴雪低温下缺水缺食的被困人员面临着生命危险。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漫天飞雪能见度极低,当消防车驶入草原深处,积雪之重令人目瞪口呆。原本就仅有两车道的道路已经被齐膝的积雪压成了一条银丝带,只有靠垫起的路基才能分辨。面对厚厚的积雪,消防员跳下消防车一步一锹,在极寒中行进几个小时,打通百里之外被困人员的生命通道。到达事故现场后他们迅速投入救援,器械没电了就用锹挖、锹挖断了就用手刨,最终成功救助12名群众脱困。归队后,大家才发现每个人的手脚都被磨掉一层皮,血肉与手套和鞋袜粘连,出现不同程度的冻伤。对于西乌旗的消防员来说,反复冻伤、脱皮、结痂已是家常便饭,但在他们眼中,身上的疤痕是自己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 “勋章”。
图片
距风雪救援不过16天,大队又一次迎来事关全旗3万多居民供暖安全的救援考验。2017年2月24日,西乌珠穆沁旗金山发电有限公司厂区输煤栈桥上的传送带因过热引发火灾,若火情沿传送带扩散,不仅会把煤仓内的4000吨燃煤引燃,引发严重的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全旗3万多居民的供暖更将彻底停摆,后果不堪设想!接到报警后,大队消防员穿着30多斤的防护装备,在严冬中逆火前行登上20米高的输煤栈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顶着高温炙烤,一步步摸索着走向火场核心区。身后是风雪严寒中的群众,面前是熊熊燃烧的烈焰,消防员在狭窄的栈桥里连续奋战4个小时,最终成功将火灾扑灭,解除了全旗3万多人的取暖危机。等到归队卸下装备时,消防员贴身的衣物已全被汗水浸湿,淋湿的战斗服外层早已冻成坚硬的“水晶铠甲”。

图片

图片

建队34年来,大队成功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1800余次,完成各类执勤保卫800余次,成功救助国内外遇险群众3000余人,在冰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中,一代代消防员锤炼出符合草原实际的救援技能。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2名消防员荣立个人二等功,38名消防员荣立个人三等功,涌现出斯琴巴特尔、孙大千等一大批业务过硬的灭火救援精英

忠于职守 情牵万里


2020年11月9日,年近八旬的哈斯其其格被应急管理部表彰为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30多年来,哈斯其其格老人被消防员们亲切地称为最美的“草原额吉”,在一代代消防员的感召下,哈斯其其长期投身北疆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成为西乌珠穆沁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图片

谈及和消防大队的缘分,哈斯其其格老人热泪盈眶:“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消防队的小伙子不仅时常像亲人一样帮助我们,还是我家的救命恩人!”一年冬天,正在单位上班的的哈斯其其格接到医院的电话,原来,因为平房里通风不好,哈斯其其格的父亲煤气中毒晕了过去,被来帮忙清烟囱的消防员发现,他们第一时间背起老人奔向医院,因为抢救及时,老人成功脱险。寒风凛冽中的温情使哈斯其其格深受感动,一段守望相助的故事就此展开。
图片
每逢入冬,牧民家家户户都会堆起草垛,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草原火灾。地广人稀的环境加上语言不通,制约着消防工作的开展,哈斯其其格知道后主动请缨:“只要我在,你就带上我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哈斯其其格成为了西乌旗第一位“消防志愿者”,沟通、翻译、宣传,一干就是几十年。哈斯其其格说,每次进牧区宣传都是一场硬仗,大家背上消防宣传资料、慰问品,骑马深入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外的草原腹地,走一趟往往都是十几天
了教牧民防火、灭火知我们还教牧民学汉语。遇到家庭困难的牧民缺厚衣物厚被子,我们就把自己的毛毡留给他们。‘消防队’‘119就这么一步一脚印,一字一句地印在了牧民心里。哈斯其其格的帮助让大队在草原牧区开展工作顺利了许多,为了让消防员能够更好开展工作,哈斯其其格到大队讲民族风俗,教消防员唱蒙语歌学习蒙语。
图片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