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三湾,历史拐过那些弯 正文

三湾,历史拐过那些弯

[休闲] 时间:2024-04-28 01:22: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59次

原标题:三湾,三湾历史拐过那些弯

对于观众相对熟悉的历史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如何在银幕上艺术呈现,拐过如何让观众尤其是那弯年轻观众饶有兴致地看进去,是三湾电影人孜孜以求的课题之一。影片《三湾改编》,历史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拐过尝试和探索。

该片深挖细推史实,那弯通过众多戏剧冲突交织叠加,三湾不仅为情节发展平添了强劲的历史叙事动力,一次次将观众“卷”入故事内部和观影期待中,拐过而且在矛盾冲突的那弯不断演进中析正理、明大道。三湾随着故事的历史步步推进,观众知晓了“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建党建军基本原则和制度的拐过来龙去脉,更对毛泽东和红军的创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为了精准而精彩地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影片主创人员在忠于历史的同时,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通过矛盾冲突的巧妙呈现,抽丝剥茧地为观众明析了当时的时局是什么样、革命向哪里、队伍如何带、军民关系怎么处理等重大问题。

影片没有回避我党幼年时期经历的曲折,对于秋收起义失败的原因作了简短得当的交代。共产国际代表马也尔对中共临时负责人瞿秋白的激烈责难和瞿秋白的严正辩解,戏份虽然不多,却清晰地勾勒了当时的局势,道出了在“武装暴动夺取大城市”和“工农武装割据”之间的理念之争,点明了革命遇到低潮既有红军自身力量较弱等原因,也有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具体实际、错误指挥的原因。随着故事发展,影片还回溯了“马日事变”等重大事件,闪回出现孙中山、叶挺等人对卢德铭投身革命的影响,穿插表现反动势力对红军的追剿和地方军阀之间的互相猜疑、互相倾轧。内外交织叠加的矛盾,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俯瞰中国革命时局的宏大视角。

革命朝何处去?自始至终是贯穿全片的焦点。面对秋收起义失败、队伍损失惨重的现实,是照搬照抄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继续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攻打长沙,还是暂时撤退保存革命“火种”,在红军队伍中一直存在不同声音,指挥员之间争论交锋尤其激烈。影片中,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等人坚持执行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指示攻打长沙;身为秋收起义前委书记的毛泽东认为,当前必须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撤退到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建立根据地再图发展;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态度非常明朗:“泽东同志是前委书记,代表的是中央。”队伍向哪里带、革命朝何处去,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影片主创人员注重突出表现毛泽东作为“党代表”的地位作用。影片中,毛泽东在众多复杂矛盾面前入情入理的分析辨析和行为引导,使革命道路越来越明朗,使红军官兵心怀必胜信念,在正确革命道路上坚定地跟党走。这些情节细节,生动塑造了青年毛泽东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坚毅的精神品格。

红军初创时期,人员成分非常复杂,旧军队习气深重,思想观念五花八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是影片需要传递的关键内容。影片通过官兵之间矛盾冲突的展开推进,层层剥开旧军队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的积弊所在,呈现一支军队创新求变、浴火重生之必然;通过展现毛泽东在红军内部真诚而自然的带动、朴素而智慧的思辨、坚定而巧妙的斗争,让观众感受到这支队伍逐步剔除沉疴陋习的过程。影片中,毛泽东不顾脚伤严重,坚持把自己的马让给伤员;对于生活上搞特殊的干部,进行严厉批评和苦口婆心的教育;面对私放俘虏、私自枪毙犯错误战士的行径,更是针锋相对、挺身斗争。在伍中豪、宋任穷、何长工等人取名、改名等细节中,毛泽东更是信手拈来,在亲切风趣中寄寓高远,把红军官兵的理想热血与中国革命紧紧连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力。在毛泽东和战友们的艰苦努力下,在一次次战斗锤炼中,这支队伍悄然发生着变化。直到一天行军战斗中,毛泽东惊喜地发现,何挺颖带领的连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拖不垮、打不散,“一直保持战斗队形”。于是,一个在党和军队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创举应运而生。

影片既以大量篇幅展现“三湾改编”的历史背景,更以浓墨重彩的光影刻画毛泽东深入官兵调查酝酿的过程,以及与指挥层的思想交锋,包括“支部建在连上”根本制度的谋划实施,士兵委员会等机构的创设运行,干部骨干的权衡配备等。以“三湾改编”为新的起点,红军不仅牢牢掌握在我党手中,而且面貌一新、力量倍增。影片中,官兵亲密无间的场景、英勇顽强的战斗场面,以及士兵委员会对干部实施民主监督的细节,都让人看到一支军队焕发的生机与希望。

良好的军民关系,不仅是红军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标志,而且是这支队伍发展壮大之本、克敌制胜之要。《三湾改编》以三湾村为样本,把红军与当地百姓之间的关系展现得入情入理、感人至深。虽然红军素来对百姓秋毫无犯,但队伍进驻三湾村时,不明真相的百姓仍是望风而逃。毛泽东和红军指挥员带头执行群众纪律,不入民宅,写标语宣传红军主张,与留守长者促膝谈心,帮村里打井办实事。红军对百姓的赤诚之心,很快化解冲突,让村民从“怕”到“爱”,不仅陆续回来拿出腊肉、鸡蛋等慰劳队伍,而且年轻人纷纷自愿入伍,跟随红军闹革命。三湾改编,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军队的面貌,而且使新型军民、军政关系由此发端。

由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肖裕声等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杨虎执导的这部影片,将史家的理性严谨和艺术家的敏感灵性融为一体,巧妙设置叙事线索,布置矛盾冲突,使历史章节于真实可信中更见波澜壮阔、曲折蜿蜒,更具引人入胜的魅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不仅需要坚守历史的真实,而且需要在呈现历史的过程中凸现艺术感染力,使之在当下影响更多人。从这一点看,《三湾改编》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上图:电影《三湾改编》海报(■雷从俊 王久力)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