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视频丨教育惩戒新规试行 海南中小学校如何为老师配“戒尺”?

[娱乐] 时间:2024-04-28 06:39: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40次

原标题:椰视频丨教育惩戒新规试行 海南中小学校如何为老师配“戒尺”?

点击播放视频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3月1日起正式实施,戒尺《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椰视概念进行了明确,指出确有必要的频丨配情况下老师可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记者了解到,教育海口有的惩戒学校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计划修改校规校纪、新规学校开展教师培训,试行为老师配“戒尺”,海南何为惩戒立“规则”。老师有的戒尺学校却表示,因为没有细则参考,椰视担心老师把握不好惩戒的频丨配边界,害怕被家长投诉,教育因此暂未推进教育惩戒相关工作。惩戒

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李惠君建议,新规学校手握戒尺时,要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用温度的惩戒让孩子改正错误,学会承担责任。

把“戒尺”还给老师,这些学校在行动

对于教育惩戒规则,各学校可谓期盼已久。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德育处主任史贻敬表示,3月5日下午,学校将组织老师学习惩戒规则。同时,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将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校规校纪的修订工作,健全《规则》提出的校规校纪执行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等各种制度,健全教育惩戒实施和监管、救济的工作机制。

“家校合力才能更好实施教育惩戒,达到育人目的。”史贻敬表示,学校正在设计面向家长的问卷,准备就做好教育惩戒征求家长意见。

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也支持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该校校长王遵义前段时间刚刚参加了一个关于教育惩戒话题的线上研讨,他和来自深圳、北京等地5所中学的校长一起就教育惩戒展开讨论。“校长们一致认为教育惩戒很有必要,利于维护教师教书育人的权力。”王遵义认为,在实施教育惩戒时,一定要避免陷入惩戒是教育尚方宝剑的误区,老师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式适度惩戒,切忌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王遵义介绍,西南大学临高实验学校提倡老师用要求学生唱歌、背古诗文、英语演讲等方式来惩戒孩子。“我们发现,孩子厌学、逆反根源在于家长或老师不尊重孩子、歧视孩子,违纪的学生一般学习差,体力的处罚往往没有震慑作用,反而他们不擅长的背诗、说英文、才艺展示会让孩子更畏惧,我们尝试发现,这种惩戒效果很好,家长也支持。”王遵义认为,老师要深入学生的世界,对孩子充满爱、尊重孩子,让惩戒变成契约,形成文化和共识。如此,学生犯错时会主动接受处罚,这样的惩戒才更有效,才不会有矛盾。

害怕家长申诉,有的学校老师不敢执“戒尺”

“其实在实施教育惩戒上,我们最怕的是家长。虽然规则赋予了老师惩戒的权力,但也给家长、学生申诉的渠道,这让我们仍有顾虑,不敢鼓励老师惩戒。”海口美兰区一公办小学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仍要求老师按原来的校规执行教育惩戒,并未执行新规。“向家长普及惩戒新规,让家长支持学校老师的惩戒,这样学校才敢让老师惩戒孩子。”该负责人表示。

海口一重点中学班主任张老师表示,他仔细阅读学习了惩戒新规,仍有一些疑惑。“虽然惩戒新规明确了老师可以点名批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检讨、罚学生站等,却仍有7条红线,红线说得并不具体,比如罚跑步、爬楼梯等,算不算体罚?”张老师表示,因此,目前,他只能采用规则明确的方式惩罚学生,若这些方式无效,他也无计可施。

“在教育界有种说法,‘现在敢惩罚孩子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是学生的幸运’,然而,一些家长却不容老师对孩子半点否定,导致老师不敢管学生。”澄迈一中学李老师表示,年轻的父母一般都能主动学习,支持尊重老师,但有的隔代监护人比较宠溺孩子,给老师实施教育惩戒带来难处。

9成家长支持教育惩戒,4成家长不知教育惩戒规则

虽有教育部《规则》的支持,一些学校、老师仍不敢实施教育惩戒,归根结底是害怕家长的投诉。那么,家长们对教育惩戒是什么态度?

记者随机调查30位家长发现,29位家长(超9成)支持教育惩戒,但知道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仅有20位家长。

“孩子难免会犯错,犯错了如果不加管教,对他的成长肯定不利。”海口市海瑞学校家长王女士最近关注到教育部教育惩戒规则,她很支持教育惩戒。“惩戒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对孩子造成身心的伤害。”她表示,最担心老师对孩子进行体罚。

海口琼山九小家长孙女士同样支持教育惩戒,但她并不知道教育部相关规则。记者随机列举《规则》中允许采用的教育惩戒办法,有些孙女士表示支持,诸如限制学生参加校外集体活动等她并不支持。

“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跟老师说,孩子犯错尽管罚,可一旦老师惩罚孩子,家长就会因为心疼孩子对老师不满,投诉老师,甚至对老师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海口一小学副校长表示,希望教育惩戒能形成家校合力,家长能主动学习、了解教育部相关规则,这样才能理解支持老师的惩戒。

专家:

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新规让教育惩戒名正言顺

早在2007年,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李惠君就对教育惩戒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相关文章。文章中指出,教育惩戒需要法律保障。14年后,她的期待变成现实!从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正式开始发布实施,她一直在关注。

“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李惠君表示,现实中,很多老师却迫于家长、舆论的压力不敢管学生。她介绍,自己早些年在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科工作的一年多里,亲身经历的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惩戒事件不下60起,其中有近40起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而约20起则遭遇了家长的问责、发难、辱骂、威胁等。“面对教育惩戒,家长比孩子更沉不住气,往往动辄到学校兴师问罪,加之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令教师们身心俱疲、心灰意冷。这次教育部出台《规则》,不仅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同时给教育惩戒一个理直气壮的依据,让尴尬的教育惩戒名正言顺起来。”她说。

要坚持底线,用积极的语言和方式,有温度的惩戒

李惠君认为,此次教育惩戒规则亮点突出:第一,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了处罚的尺度、惩戒的边界。第二,重视家校共育,不管哪种程度的惩戒都要告知家长,有利于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帮扶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来。第三,惩戒程序公开透明,如果惩戒不当,家长可以提出疑义、进行申诉。

另外,《规则》强调,惩戒要有温度。“惩戒的目的是教育,教师应该‘手握戒尺,眼里有光,心里有爱’,如此,老师才能适度惩戒,才能达到惩戒教育的目的。”李惠君说。

对于一些老师疑惑的罚跑步是不是体罚? 李惠君认为,适量的罚跑步不能算体罚。“跑步是体育锻炼,从心理健康角度讲,体育锻炼是有助心理健康的。”她说,不管哪种惩戒方式,老师一定要按规则来执行,不要突破红线。

“我以前在惩罚学生之前,会先和他谈话,并且不用‘惩罚’两个字,而是告诉学生,你犯了错,我希望你能承担责任。”李惠君表示,若被处罚,会有耻辱感,而承担责任,是积极的、有担当的行为,学生更易接受。因此,老师在惩戒时要用积极的、有温度的话语和学生沟通,要有爱的表达。

另外,老师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惩戒方式。比如,有学生犯错,老师让他从班规、校规允许的处罚中自主选择一种方式接受惩戒。“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孩子会有被尊重的感觉,用这种正向的引导进行有温度的惩戒,往往有较好的效果。”李惠君说。

家长应主动学习了解惩戒规则,做个理性的、有智慧的家长

对于部分学校、老师因担心家长投诉而不敢执“戒尺”,李惠君认为,新规不仅赋予家长申诉权力,也给老师提供了政策保护,只要老师有规有据的合理惩戒,大可不必担心家长投诉。她同时认为,老师要把家长当成同盟军,若有家长对惩戒提出异议,老师要耐心和家长沟通,采用更适合孩子的惩戒措施,共同帮学生进步。

“家长要主动学习了解惩戒规则,尊重学校教育的权威,做个理性的、有智慧的家长。”李惠君认为,在教育惩戒中,家长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当家长对老师的做法有疑义,可以用探讨的态度和老师沟通,不宜在未了解清楚事实的情况下质疑、投诉老师。“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和投诉,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她表示,一方面家长的不信任让老师再也不敢管孩子;另一方面,家长教给孩子一种很糟糕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遇到问题就告状、就投诉,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实习生 张瑾(黄婷 张瑾)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