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非遗也能活起来! 正文

非遗也能活起来!

[焦点] 时间:2024-05-04 05:53: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53次

原标题:非遗也能活起来!非遗

安力(左)与父亲安志柏研究雕塑造型

‍‍人物简介

安力,活起1971年生于武汉,非遗汉派石雕和楚韵铜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活起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活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非遗

安力自幼受父亲安志柏的活起熏陶,酷爱美术。非遗199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活起毕业后在武汉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做青铜器仿古、非遗复制及研究;1999年开始做城市雕塑的活起设计及制作,1999年4月为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湖北馆制作青铜铸造雕塑《鹿角立鹤》获铜奖。非遗从1999年至今一直从事雕塑、活起铜雕、非遗石雕、根雕的设计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各级各类艺术展览,屡获金奖。‍‍

安力的汉派石雕工作室一角。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非遗项目和产品与当下生活隔膜,正在远离普通人的生活,应该束之高阁,陈列在博物馆内。然而,在武汉西北湖畔,汉口文体中心内,有一家别具特色的汉派石雕工作室,里面陈列的各种楚韵铜雕、汉派石雕的文创产品格外惹人喜爱。

如果说石雕、木雕、铜雕等各类雕刻让人感受到非遗手工艺的薪火相传,代代相承,那么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作品,更是让人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碰撞产生的惊艳的火花。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汉派石雕和楚韵铜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安力说:“今天我们说到的很多非遗项目物件,曾经都是古人生活用品,难道非遗就真的应该放进博物馆?其实不然,研究好传统文化,结合当下人们的喜爱,非遗也能活起来!”

逆行者 (石雕)

弘扬楚文化的非遗“父子兵”

提到安力,不得不说他的父亲——著名雕塑家安志柏。安志柏师从周桐、张季友等著名雕塑家。先后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校门内毛主席雕像创作,以及多次复制曾侯乙编钟等重大雕塑制作项目。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艺术家,安志柏一生所愿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弘扬楚文化。

如今省歌剧舞剧院的经典节目《编钟乐舞》使用的编钟就出自安志柏之手。1983年,安志柏参与这套编钟仿(复)制工作,并大胆尝试,“按照国际音标,用砂轮对钟体进行打磨,钟壁越厚,音调越高,通过打磨钟壁的厚度进行调音,最后再用现代化的校音仪进行检测,直至完全达标为止。”虽然30余载过去了,但当年创作的一幕幕往事如老电影一般在安志柏眼前闪过。

此后,《编钟乐舞》先后出访美国、加拿大等57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000余场,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这一套经过改良的编钟,不仅能够演奏蕴含楚风文化的乐曲《楚调》等,也能演奏《我和我的祖国》等现代曲目,对《欢乐颂》等西洋乐曲的演绎也让外国观众叹为观止。2016年1月,这套编钟在埃及表演,2分48秒的演奏惊艳世界。

自在观音 (铜雕) 安力、安志柏作品

1997年,人民大会堂湖北厅调整布局需要一套编钟,接受这一任务的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杨永东找到时任武汉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安志柏合作,这次仿制过程中,安力成为技术组一员。编钟,成为这个家庭艺术传承的接力棒。

安力回忆说,“参与这次仿制编钟的过程,更像是对个人技艺的精细打磨。每一次打磨,都是对自己的锤炼:艺术之路,绝无止境。”

艺术传承要吃得下苦

湖北地区的石雕起源很早,在3500年以前的盘龙城遗址里就出土了大约100多件石器,基本上涵盖和代表了商早期比较罕见的一批精美文物。

安力说:“我们汉派石雕,源于北派,像第一代传承人刘云星老师傅,他是河北西羊平村人。作为当年参与打制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石匠之一,完成这项工作后他被调到湖北,传授河北的石雕技艺。后来,他和父亲等徒弟一起结合汉代的风格和特点,创作出一批独具风格的汉派石雕,并在出口创汇中颇受好评。”

金玉满堂 (石雕茶台)

汉派石雕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塑、翻、修、剔、雕五个步骤,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工具都不尽相同,“塑”是整个造型的基础,先根据图样用黑泥塑造出整体造型,待造型接近完整后,再用石膏进行翻制,精修完善细节,定稿最终确定后,下料依稿打制粗胚,石雕非常考验雕刻人的功力,每次的落刀、起锤,位置要心中有数,力道要均匀一致,否则就会功亏一篑,要想做好一件精致的石雕作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安力说:“我们创作一件作品,差不多花费6个月至8个月时间,因为要反复调整身体的协调关系,各种空间比例的关系,让其达到最协调。这些除了本身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多看,如看好的石窟,看好的作品,看好的雕塑。在安力看来,任何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离不开坚持,要多看、多听、多想、多练,不下苦功是肯定出不来的。”

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采访中,安力不时会拿出一些以非遗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如造型别致的香插、钥匙扣,很多物件如果不经介绍,真的很难让人想到,眼前的精美艺术品不仅仅只是一个摆件,还具有很多生活用途。

安力介绍,成立汉派石雕工作室的初心,是贯彻国家关于非遗活态传承的要求。他说,“非遗从来不是阳春白雪居庙堂之高的存在,而是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技艺结晶。”因此,安力希望,不管是谁来到汉派石雕工作室,都能近距离接触、体验非遗以及传统工艺美术。

敦煌遗梦(铜雕)(除注明外,文中作品均为安力创作)

此外,安力也正遵循自己的初心,致力于文创产品开发。如今,他的工作室,已有百余种非遗文创产品。“我就希望能美化实用物品,将非遗技艺嫁接到生活用品中,这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美感和情趣,更让非遗得到弘扬和传播。”在安力看来,现在的古董在古代也就是生活用品,现在很多非遗作品确实耗时耗力,价格偏高,而文创产品开发,可以快速普及,正是让非遗走近大众的尝试。“让非遗和当下结合,在传承非遗技艺同时,融入现代化的元素,或者让其具有实用性,这样能吸引更多当下人的关注,只有大众喜欢后,他们才会更加了解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更加了解传统非遗文化,只有这样,相信非遗就能飞进寻常百姓家。”安力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理略)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