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6月航班正常率为何下降? 正文

6月航班正常率为何下降?

[综合] 时间:2024-04-29 19:06: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02次
来自空管系统的月航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客运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39.7万班,班正其中正常航班32.7万班,常率不正常航班7.0万班,为何平均航班正常率为82.44%,下降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月航航班平均延误时间13分钟,班正同比上升6分钟。常率

而根据笔者从刚刚召开的为何民航半年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下降全国航班正常率高达91.4%,月航较2022年的班正航班正常率只是略有下降,但较疫情前同期则提升了11个百分点。常率

由此可以看出,为何6月的下降航班正常率不仅下降幅度比较大,还拖累了今年上半年的航班正常率数据,意味着六月份的航班延误数量大幅增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拖累了六月的航班正常率?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造成航班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有天气,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和空管流控等多种因素,其中天气原因(67.14%)导致的航班不正常占大头,而航空公司自身原因(11.05%)和空管流控原因(0.06%)导致的航班不正常,则都在减少。

而根据笔者获得的空管系统6月份数据,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不正常仍占据64.87%,其他用户活动原因占据21.45%,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则占据11.63%。

每年6-8月都是航空市场的暑运旺季,但也是全国多地的雷雨季,航班延误概率也就会因为天气原因大增。不过从6月的数据和2022年的数据对比看,天气原因导致航班不正常的占比并没有增加。

而据笔者了解,造成6月航班正常率下降,还有一个新的因素,就是“调时”频率的大幅减少

所谓“调时”,就是在预测未来的航班天气无法适航,或者因预知流控肯定会延误后,航空公司主动申请调整航班计划起飞的时间,一般是延后xx时间起飞。

根据过去两年疫情期间的政策,在起飞前六小时获批的“调时”航班,不计入航班不正常统计内,也就是不算航班延误。

调时由各家航司的运控部门决策,“调时”政策的本意,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改善旅客服务,因为对于旅客来说,如果“调时”通知的时间足够早,可以避免提前到机场去等延误的航班,对于航司来说,如果“调时”到位,也可以减少不少被统计的“不正常航班”,也就提高了航班正常率。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那么理想。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的航班量逐步恢复到疫情前到水平,各家航司“调时”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四五月份的那段时间。有航司运控部门的签派就对笔者吐槽:一个晚班就调了100多班,工作量翻倍;有旅客则吐槽:一早起飞的航班凌晨后才通知要调时延后三小时,人已经按照早航班的时刻起床了,航司地服人员还一直在强调不是“延误”是“调时”。

“调时”频繁增加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航班正常率提高了,然而,旅客和航司一线人员的幸福感,并没有完全同步提高。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民航局的注意,并从6月起对“调时”政策进行了调整。

在笔者获得的民航局下发的《2023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中,就用了大量篇幅对“调时”政策进行了规范。

比如“最终调时幅度小于等于30分钟的航班,均以原计划时间为基准开展航班正常统计”,“同一日同一航班调整不得超过2次,超过2次的运行监控中心将不予处理”。

再比如“针对原起飞时刻在次日12时前的航班计划开展动态调整时,机场运管委应在21时前会商形成调整方案报运行监控中心,航空公司应在22时前提交调整申请,相关机场运管委在23时前完成审核确认,23时后运行监控中心将不再处理次日12时前航班的调整申请。”

这样的政策调整意味着,航空公司要想依靠“调时”来提高航班正常率的空间被缩小,也意味着航司主要去“调时”的航班将减少,“不正常”的航班也就要增加了。

笔者从多家航空公司的运控部门人员处了解到,自从上述政策出台以来,公司的“调时”频率的确大幅下降。其中一家国内航司就对笔者透露,现在公司每天的“调时”航班不超过10班,而在政策调整前每天都超过50班。

一直以来,在追求安全,效益与服务三者之间,对航司来说都是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局方到底通过怎样的政策来平衡,同时提高员工和旅客的满意度?在航班正常率这件事上,相关统计标准的更科学设定,就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考验着航空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能力。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