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从民间到官方,汉字简化的历史 正文

从民间到官方,汉字简化的历史

[时尚] 时间:2024-05-04 14:02:3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03次
[美] 石静远 著

中信出版2023年8月出版

1955年2月,从民12个人聚在一起谋划汉语文字的间到简化未来。他们中间有一位曾经的官方世界语学者、一位过去的汉字无政府主义者、一位语言学家和几位学究气的从民学者。其中有些人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名垂千古,间到简化但他们不是官方为了名声才参与这个项目的。

许多人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自己的汉字青春岁月中,参加了推翻精英用的从民文言文、推广白话文的间到简化运动。经历了数次革命失败、官方几十年派别内斗、汉字被日本侵略几乎亡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民这些人清楚地知道,间到简化梦想可以刹那间灰飞烟灭。官方

尽管如此,他们收到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召唤后仍欣然前往。这些戴着眼镜、额上刻着皱纹的人组成了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通称拼音委员会。

《汉字王国:让中国走向现代的语言革命》

[美] 石静远 著

林华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8月

委员会的一些委员曾在1949年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那是个凉爽的10月清晨,中国的新领袖在红旗的海洋前朝着天安门广场的人群致意。那些人黎明前就乘卡车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毛主席身后站着周恩来等领导。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人群欢声如雷。

几十年后,技术人员对记录开国大典的胶片做了修复,发现毛泽东的讲话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毛泽东几乎不会说普通话。然而,这位政治人物在历史上除其他成就外,还引导了汉语在现代史上两次最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汉字简化,减少了2200多个汉字的笔画。第二个变革是拼音的问世,那是一种使用罗马字母、以普通话发音为基础的标准化语音系统。

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是人民的代表,带领工人、农民和所有被剥削压迫的人打赢了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口90%以上不识字,而且只会讲地方方言。罗马化将成为国家兑现向人民所做许诺的手段,也是人民掌握语言的工具。在热火朝天的扫盲运动中,罗马化成为识字的新途径。文字改革委员会就是为协调这方面的工作而成立的。

毛泽东早在1918年就开始思考语言现代化的问题。那时他还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里一个普通的办事员,挣着一份微薄的薪水,干着整理报纸的工作,只能和别人合租。1919年春,“五四运动”在北京街头爆发仅仅几周前,他回到家乡长沙。25岁的毛泽东是《新青年》这类进步刊物的热心读者。

“五四运动”的爆发燃起了毛泽东的雄心。当时,他只能从外地远观运动的发展,给在首都领导这场运动的人写热情洋溢的支持信。“五四运动”号召与封建主义的过去一刀两断,向千百年来与老百姓日常口语完全脱节的僵死的文言文宣战,这些都令毛泽东激动不已。他很快开始在长沙宣传进步思想,但他不是这场运动的中心人物。

36年后,为了中国语言的未来,毛泽东广泛召集专家来改革汉语,他选择的12个人都经验丰富。这些人将负责汉语改革的规划、测试和推广。中国文字革命在强有力的顶层指导下,迈出前所未有的一大步。

对毛泽东来说,为中国人实现汉字罗马化是民族和政治自决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为了提高识字率,毛泽东和专家们双管齐下:使用西方语音字母,以便于中国人和外国人学习汉语;减少汉字笔画数目,以降低读写汉字的门槛。汉字的罗马化和简体化相辅相成,可用来消除文盲,同时维护汉语。

人们普遍认为,现代简体字的发明要归功于毛泽东和他成立的委员会,实则不然。第一个具体的汉字简化建议是1920年民国政府统治时期提出的。曾盛赞林语堂发明的汉字索引制的语言学家兼改革者钱玄同提倡减少笔画数目。在朝堂和学堂以外的民间,字体简化已经流行了好几百年。目前简体字的80%左右在20世纪中期之前已经存在,其中约30%在公元3世纪之前就在用了。

01

汉字简化早已在民间流行

简体字是约定俗成的结果,经常可以在账本、发票、药方和演员的戏本里看到。这些文件用简体字而不用正体字是为了省事。街头小贩和艺人为了做生意和记笔记方便,在笔画上偷工减料。有些简体字来自书法。草书讲究一气呵成,运笔如飞,笔画简洁,连笔成字。还有些简体字源自符篆和秘录。道士用简体字召唤已逝智者的亡灵。19世纪的太平天国号称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领导人洪秀全相信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他们是最早在他们的文件、记录和他们发行的货币中正式使用简体字的。

汉字简化的历史中鲜有女性的作用,但一个重要的纪念碑却是女性创造的一种秘密文字,而且至今仍在使用。“女书”是一种简化文字系统,笔画较少,妇女用女书既能识字,又有了彼此私下交流的手段。女书发源于湖南省最南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小地方,历史长达好几百年,有人认为它和包含最早简体字的甲骨文一样古老。妇女使用这种秘密文字绕过传统社会对她们的禁铜,创造了一个女性专有的文字世界。女性和儿童一样,鲜少接触书面语言,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庭内部,所以,女书主要用于女性之间私下的交流沟通。官方叙事一贯把文字表现为权威、国家和父权式统治者的标志,女书的存在使这种叙事出现了裂痕。

作为女性秘密文字,女书的灵感主要来自刺绣的针法。女书的字形纤细修长,笔画交织犹如十字绣,与汉字那较为复杂的方形结构不同。总的来说,替代性或秘密的文字被视为上不得台面的歪门邪道,它们背离了正统的字体,为此有时会遭到统治者的清洗。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女书一度被当作迷信巫术而受到压制。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采取了另一种办法。它重振白话文的目的是实现语言与文字的一致,这个目标激励了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和工业发明者。他们遵循早期改革者、诗人黄遵宪发出的誓言:“我手写我口。”白话文主义被当作决定汉语和中国人民存亡的关键而得到大力推动,有时甚至被理想化。

这样的希冀促使人们全面行动起来,从过去及现在的文字中发掘日常用语的例子。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简体字的巨大宝库。进步文化人士的首脑人物胡适是中文打字机发明者周厚坤的同学,他希望充分利用这个新发现,于是在1919年发出号召,呼吁改革中国教育。审视汉语书写传统因此而成为一项紧迫的文化任务。其间胡适承认了汉字索引运动所做的重要工作。

02

汉字简化计划

20世纪20年代早期,简化文字的号召发出后,民国政府开始对简体字开展系统的收集、筛选、调查和整理。但是,20世纪头30年间,政局动荡未有稍歇,推行系统性文字改革全无可能。印刷新的简体字需要重新制造排字版,耗资不菲,难以承受。细梳汉语词汇,寻找以前用过、对现在可能有所帮助的简体字,这需要花大力气。

经过10多年的全面研究,直到1935年,专家们才向教育部提出了324个简化汉字的正式提议。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曾三次试图推行汉字简化计划。可国民党高官都是写繁体字长大的,他们思想保守,哪怕减一笔也坚决不同意。他们誓言,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同意汉字简化。蒋介石无奈只得退让,以免惹恼党内元老。元老中有一位故意双膝下跪恳求蒋介石饶过汉字。面对不懈的阻挠反对和重重的后勤障碍,汉字简化计划只能偃旗息鼓。

国民党人磨蹭踌躇之际,共产党人扛起了汉字简化的大旗。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开始在自己控制的地区发行的地方报纸上使用简体字。1949年后,简体字的使用扩展到全国。随着探讨和辩论的展开,简体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最后,教育部选择了大约500个简体字供专家和语言学者审查。1952年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后,这项任务交由它做进一步研究。

1954年末,委员会完成了官方文字简化计划的第一稿。次年1月,798个简体字正式推出,受到热烈欢迎。教育部向全国各地的文化组织和教育机构分发了30万份《汉字简化方案》征求评论和反馈。20多万人提出了意见。文字改革委员会一家就收到了五千多封来信。多达97%的受访者对《汉字简化方案》表示赞成。

党的干部心花怒放。简体字几百年来得不到官方承认,让它重归人民群众是对社会主义平等原则的践行。一位语言学家回忆说,汉字简化计划推出后的那些日子,同志们彼此见面都互相祝贺,因人民的声音终于得到倾听而欢欣鼓舞。

那时,人民解放军还在与台湾海峡对面的国民党军队交锋。解放军对距离大陆不到25英里的两个小岛发动了猛烈炮轰和空袭,最终拔掉了国民党军在那里的最后据点。同志们见面寒暄时都在说,解放军的胜利难道不是预示着新时代降临的又一个先兆吗?简体字是象征胜利的文化丰碑。

经委员会仔细审视后得以保留的简体字被广为印发,好让老百姓熟悉它们的样子。政府虽然管不了民众私下写什么字,却能通过规范印刷品上的字来改变书写习惯。这项措施一旦实行,就难以逆转,因为印刷时需要为每个简体字制造崭新的字模。

当时,中国的印刷流程仍很古老,甚至可称为原始,而铸造铜字模耗资费时。为此,选择简体字须慎之又慎。关于一个字的哪个部分应该减少,出现意见冲突不可避免。于是,汉字简化计划的后几版又做了一些改动。

几经修改的汉字简化计划到1986年确定为2235个字,这个数字后来仍不断调整,继续增加。大部分简化是减少整个字的笔画,但一些简化只涉及偏旁部首,这样,任何字中同样的偏旁部首都可以用新的简化形式取而代之。

汉字简化的受益者有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他们的现身说法,最有力地确定了汉字简化计划在人民心中的合法性。一次,发表了一版简化计划后,一个普通排字工人站出来作证,说这个计划简直太好了。他干了几十年挑选字模排字付印的活,很感激现在有了更容易辨识的简体字。一个字的各种变体被合并为一个简体字,使他再也不用发愁在“窗”字的6种不同写法之间该选哪一个。

另一位排字工人回忆说,文字改革前,她每天把字盘搬来搬去,8小时没有歇脚的时候。现在,不仅是字的笔画,就连字的数目都有了限制,她的一部分工作坐着就可以干了。

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必须信任他们。工人们觉得自己每天排列汉字的工作是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奋斗的一部分。毛泽东领导下的文化工作者为所有男女老少提供了识字的机会,从排字工人到士兵,再到管理人员和工厂工人。

对于简体字固然有一些主要出于文化和审美原因的保留意见和反对意见,但随着简体字和拼音双管齐下,文盲率开始下降。到1982年,全国15岁以上公民的识字率升至65.5%,2018年达到96.8%。

03

对汉字简化的争议

1949年后,国民党人对汉字简化曾经有过的支持烟消云散。他们退据台湾后,自诩传统文化的正牌监护人,将繁体字保留至今。国民党与汉字简化拉开距离,不再锐意改革。汉字简化成为新中国的一大成就。

汉字简化的历史充满争议,至今仍被时时揭开伤疤重新提起。1949年后,一道台湾海峡隔开了中国大陆和台湾。自那以来,简体字在政治上的武器化加剧了新老文字之间的区别。

汉字简化的提倡者和反对者不断地互相嘲讽侮辱。“爱”(繁体字是“愛”)这个字是最常用的例子。简体字的“爱”用“友”取代了“心”。倡导繁体字的人质问,没有心,何来爱?一位线上批评者称:“自汉字简化以后,‘亲’不‘见’(覜/亲)……‘厂’空空(廠/厂),‘面’无‘麦’(麺/面),‘运’无‘车’(運/运)……‘飞’单‘翼’(飛/飞)。”

简体字的倡导者也有话说。他们说,简体的“爱”更加广博、现代,慷慨地延伸到朋友和同志,而不是狭隘地只遵从私心。另一个例子是“众”字。这个字的一些笔画被明智地删去后,现在恰当地完全由“人”组成(眾/众)。“灭”去掉了多余的“三点水”(滅/灭),因为这个部首没有任何语义或发音的作用。至于“虫”字,谁不想离那些爬来爬去、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东西远远的?至少一只比三只好一些(蟲/虫)。

两边互相讥讽,妙语连珠,一方自以为维护着传统,而另一方锐意改革。这些争论没有几个外人能真正弄明白。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