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迎难而上,办法总比困难多

[焦点] 时间:2024-04-29 05:29: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78次

  今天是疫我们到达疫区的第十天,我小心翼翼地脱下一层层防护用物,战日结束一天的记迎工作。从咸宁市人民医院出来后,难而难多尽管疲累不堪,上办我还是法总迅速回宿舍洗澡、洗衣服,比困只有感觉消灭完身上可能带回来的疫病毒后,我才能放心躺下。战日

工作照 供图

  回顾这十天来的记迎点点滴滴,我们经历了各种感控培训、难而难多穿脱防护服训练,上办熟悉病区各项工作,法总从清洁区开始,比困逐步过渡到缓冲区,疫最后到达污染区。每天的工作如同战斗一般,既要为患者解决病痛进行治疗,还要小心防范着新型冠状病毒乘虚而入。既然是来到疫区,那我们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就有可能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工作照 供图

  每天的起居、吃饭、出门、上车,从病房到宿舍,病毒也许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用凶恶的眼睛盯着每一个队员,只要我们稍有疏忽,就会成为他们的俘虏。

工作照 供图

  目前,我院留守在咸宁的重症护理组8名队员,已经分为4组全都投入到病区一线工作。随着疑似患者的增加,我们的工作再次进行了调整。文光芬、张铠玥从已经理顺的11楼病区调整到6楼的新开病区;我和王阳也由12楼病区,重新调整到15楼新开病区;李萍和陈佳丽依然在11楼病区;杨瑞丽和饶美香也依然在感染科。

工作照 供图

  每个病区都是危险的重阵,大家积极配合工作,面对疫情毫不畏惧,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中。清洁区的工作虽然表面上看似不接触患者,但每天拿药、物资领取等工作,都让大家上上下下奔跑于医院之间。同时,清洁区的人员还要负责整理物资、清洗、晾晒防护物品等。在这个区域工作,虽然不需要穿防护服,但不意味着安全无忧,如果不注意感控,这里会成为冠新型冠状病毒最容易得手的区域。

工作照 供图

  缓冲区,就好比是在战壕后面运送弹药、传递物资,为一线战士服务的后卫。这一区域责任重大,需要监督从污染区回来的战士,正确脱下防护服,同时要做好缓冲区的消毒工作和处置好医用垃圾,将有可能带在身上的病毒杀死在缓冲区,不让它们跑出去危害大家。

工作照 供图

  污染区就是激烈战斗的第一前线,也是和新型冠状病毒正面交锋的阵地,主要是为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治疗。这个区域需要我们穿上笨重的防护服穿梭于每间病房。一上阵地,每个班次最少4个小时。每次在阵地上,我们都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包裹着,稍一活动,就开始出汗。常常,我们的头发、背脊都是湿的,炙热的汗水慢慢湿透了整个后背的衣服,再渐渐变得冰冷异常。我们的整个后背被冰冷的衣服紧贴,每次低头给患者做治疗时,从护目镜滴下的水,我们甚至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雾水,弄在口罩上,渐渐变冷,冰冰地贴着脸。我们的鼻子被紧紧压着的口罩勒得一阵阵地生疼。

工作照 供图

  在严密的防护措施下,我们还没开始工作,但呼吸就已经变得急促,让人有一种窒息感。随着工作时间的一点点流逝,我们的体力也逐渐被消耗。

  对于不怕困难的天使来说,最可怕的不是与病毒战斗,而是“悄悄地羞涩”——尿急怎么办?对于准备上阵的队员们来说,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们想吃饱喝足却又不敢,不吃饱哪有力气完成工作?可是吃饱喝足后,层层防护服下,方便问题又如何解决?为了在保证战斗体力的同时节约时间和资源,大家偷偷地、悄悄地穿上了“纸尿裤”。面对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作照 供图

  结束工作后,队员们一张张美丽的脸庞被口罩压得痕迹斑斑,令人心疼,但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第二天继续冲锋上阵。 

工作照 供图

  精诚团结,迎难而上的省中医院天使们,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云南省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 万丽萍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