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收藏也是志向 正文

收藏也是志向

[综合] 时间:2024-04-29 08:45: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48次

原标题:收藏也是收藏志向

我的同时代人吴少华,在今天的也志上海滩,是收藏一个大名人。

说他是也志大名人,是收藏因为他的名字,和上海的也志收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在一次文化活动中认识他时,收藏他是也志上海市收藏协会的会长。一同参会的收藏人告诉我,他不仅仅是也志会长,管理协会业务,收藏组织协会展览,也志而且推出一个一个“大王”,收藏钟表收藏“大王”、也志折扇收藏“大王”、收藏紫砂壶收藏“大王”、红木收藏“大王”、火花收藏“大王”、算盘收藏“大王”、钱币收藏“大王”……这“大王”两字,既不是职称,也不是职务,但是在收藏界,受人尊敬,令人感兴趣,愿意和他交谈、交流。你说一个“筷子大王”,有多少工资?价值多少?是不好评判的,但是走进去参观一下,就会开拓眼界,得到许许多多有关你天天在使用的筷子的知识。

我不搞收藏,但我对收藏感兴趣。为什么呢,是觉得每一件珍贵的藏品里面有故事。

对了,真是故事,令我这个小说家感到浓郁的兴趣。比如说和筷子近似的扇子,一把扇子能值多少钱呢?再名贵的扇子,用金钱去衡量,也是能算出它价值来的。名人题了字,在扇面上绘了画,签下了他的名字,就让人觉得珍贵了。如果这把扇子还有故事,这故事又同历史人物,同某一历史事件有关系,那么这把扇子就成了藏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藏家,一辈子有几件这样的藏品,那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就能引出非同寻常的故事来了。

吴少华推出的这本书,《大言斋收藏笔记》收录的文章,都是一些这样的故事。

这是我笼而统之的说法,讲详细一点。疫情袭来,吴少华宅在家中,回想40多年的收藏经历,从事收藏协会工作,和各界藏家广交朋友,往事历历,一一浮上心头,他以笔记形式,写下了一个又一个和收藏有关的故事。

饶有兴趣地读完了他以朴实的文字写出的一篇篇笔记,我得到了一个强烈的印象——收藏也是志向。

自古以来,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玩物丧志。我们小时候,也经常被家长、老师教导,不要沉浸和迷醉于某一样物品。比如很多男孩子喜欢过的蟋蟀盆,进康乐球房打球,收藏火花、邮票、香烟牌子,从早到晚和人对弈下棋……这一类行为往往被斥为“玩物丧志”。为此,学习成绩下降了,考试不及格了。一位同学的父亲,甚至把孩子收藏在天井里的蟋蟀盆砸了个稀巴烂,因为他的成绩单上开了“红灯”。害得这位同学哭了半天。

殊不知收藏不仅是一种喜好,一种兴趣,一种独特的眼光。收藏还是一种情趣、一种品格,一种精神的追求,一种志向。

吴少华文章中写到的折扇收藏家黄国栋,他曾经是海上闻人杜月笙的账房先生,想他一生经手过多少钱财与金银财宝,见过多多少少各界名人雅士,经受过多少跌宕和波折?但他视财富如流水,把一切视作过眼云烟。唯独陪他的,是他一辈子收藏的264把扇子。这一把把看来普普通通的扇子上,留下了无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各族各界人士的题签和大家寥寥数笔的绘画。恐怕在“文革”中抄家的时候,谁都不会对扇子感多大的兴趣。可能也正是因为众人的这种心理,这批扇子得以保留下来,如今展开一把把扇面观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赞叹:这是一批无价之宝。

对黄国栋藏家来讲,收藏扇子,不仅仅是一种爱好和风度,更是他的情趣,他的精神寄托,他的志向。有了这一志向,他的精神有了寄托,心灵得以慰籍。故而风雨人生,云去雾来,他都能坦然应对。这对于一个人,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且不论收藏协会在这看似热热闹闹,国家这里那里总有些类似的地震、洪涝灾害、扶贫救助弱势群体的事儿时,协会经常做些将拍卖所得,捐献捐助一类善举,那就更有意义了。

近期听说收藏协会换届了,比吴少华年轻的张坚接替了他的会长职务,吴少华整理已经在大小报刊发表的文章,又新写了一些和藏品、藏家、藏界有关的趣闻轶事,要出一本书,拿来请我写个序。

我津津有味地畅读之后,欣然写下了这篇小文。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叶辛)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