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扶贫一线丨思路一变,“短板”变成“跳板”

[知识] 时间:2024-05-09 19:18: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08次

原标题:记者在扶贫一线丨思路一变,短板“短板”变成“跳板”

位于涟源市桥头河镇华美村的扶贫博盛生态园,曾经是线丨荒山野岭。

在七星街镇白杨新村,思路层层叠叠的变变板茶树在秋日微风中摇曳多姿,一派生机盎然的成跳景象,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短板

在枫坪镇扶贫产业园,扶贫100多个贫困劳动力找到了心仪的线丨工作,在获得稳定收入的思路同时,还能照顾家庭。变变板

这两个让人心向往之的成跳所在,在几年前,短板还是扶贫另一番模样。“地下都采空了,线丨山头杂草也长不起来,到处都是煤灰。”“这里以前是煤矿的废弃地,又脏又乱。”当地人说起这两个地方之前的场景时,痛惜中夹杂着一丝抱怨。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前后反差如此之大?

原来,近年来涟源加大了整治非法采矿的力度,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个山头、逐个矿区开展“地毯式”排查,确保“不放过一个山头、不放过一个矿区”,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毅力,全力确保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当好涟源生态卫士。经历了集中整治、产业培育、植被恢复等阶段,旧貌换新颜。

前后对比,令人心生感慨。废旧的煤矿区变成景点和产业园,是人们用脚投票,对涟源致力经济转型工作的认可。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自家门口有个煤矿遗弃的荒废地,小到采空区、大到荒山野岭,都是莫大的闹心事。反之,家门口满目碧翠,附近工厂林立,每天,从一草一木中感受四季轮回,在“朝九晚五”中打工挣钱,则自然会平添很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涟源地处湖南的几何中心,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素称“煤海”“建材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是湖南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挖矿”时代,工业经济曾一度较为发达,但同时愈演愈烈的环境恶化,也成了当地人的锥心之痛。

这里曾是一个废弃煤矿,当地“变废为宝”开发建设成枫坪镇扶贫产业园。

下决心治理后,有了显著变化。这样的转变在涟源并不陌生,近年来,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的涟源,从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到致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涟源出台了很多政策,废矿山、采煤沉陷区变产业基地的事例越来越多。

曾受小煤窑困扰的杨市古镇,如今已经建成了“青砖白墙黑瓦,绿水青山古宅”的历史文化名镇;涟源博盛生态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全域开发,流转荒山3000亩,打造集林业、文化、体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大大小小石场和砖厂关闭后的涟源城西境内,蓝芙生态园、三山湖农庄等一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如今的涟源,已经奏响了绿色产业富民曲。

经济转型是件费时费力的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除了压力够大,动力还要够足。动力在哪里?老百姓在家门口挣钱就是动力之一。换个思路,推动绿色变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能带来真金白银的环保产业,就是发展方向。当曾经的生态“短板”,变成了经济转型“跳板”,高质量发展才有希望。

昔日废弃地,今成发展地,一个个“废矿山”变身“新景区”,一个个“死资源”变成“活产业”,涟源,让我们看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张兴诚)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