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短篇报告文学的道与技 正文

短篇报告文学的道与技

[探索] 时间:2024-04-28 03:11: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08次

原标题:短篇报告文学的短篇的道道与技

近年来,动辄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报告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佳作涌流。因应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文学大体量的短篇的道长篇报告文学在书写重大历史与现实题材时,自有其不可替代的报告文体优势。然而不可否认,文学一味地求大、短篇的道求长,报告不切合实际甚至人为注水的文学冗长之作也着实不少,有的短篇的道甚至难以卒读。事实上,报告随着新媒体的文学强势崛起,报告文学的短篇的道传播方式、受众的报告阅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那些篇幅精短、文学结构精炼、故事精彩、语言精到、思想深邃的短篇报告文学作品,更加适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阅读需求,因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

诚然,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线,不能虚构,但在具体的写作策略上却要尽可能地生动鲜活,给人以艺术娱悦和审美快感。如何在平实的素材中吹糠见米、披沙拣金,考验的终究还是作家的思想能力和叙事能力。尤其是短篇报告文学创作,并没有什么高深玄妙的技巧,关键在于处理好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关系,以增强文章的思想感召力和审美感染力。因此,从采访到确定主题、选择素材到语言、结构、意境的营造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苦心经营,做到精细考究。

一篇文章,要告诉读者什么,这就是所谓的“道”,也就是主题思想。采访过程中,要带着这个问题去深入生活,掌握第一手素材。采访必须伏下身子,真心实意地向被采访对象学习。1999年,我还在一家地方报社工作。当时,正值全国学习邯钢的热潮涌起。这是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典型,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因此,我想用报告文学的方式把邯钢经验及其特殊意义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囿于自身的经历和知识结构,我对工业题材十分陌生,对于相关材料只能硬生生地研读,找不到丝毫感觉。于是,我索性搬进工厂,与炼钢工人生活在一起。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与工人师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生产顺利时,我们一起开怀欢笑;遇到困难时,我们共同想方设法。由此,我对中华民族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历史,对邯钢的变革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有了更加切身的体察与深入的思考。于是,我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作品也受到了读者的肯定。

短篇报告文学创作,别看篇幅短小,同样需要作者全身心地深入采访。除了要与被采访对象心意相通,还要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人文、时代背景、现实环境,并将其巧妙地进行非虚构转化,增强作品的历史厚度和现实广度。

采访结束后,便是素材的筛选与剪裁。在与初学写作的青年作者朋友交流时,我经常被问到素材应该如何取舍选用。的确,采访到的第一手素材,虽然鲜活,但往往散散碎碎、鱼目混珠、不成体系,无从下手。对此,我的感悟是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思想明确了,素材取舍就有了准则。哪些素材最给力、最鲜活、最不可或缺,自然就会浮现出来。而且,这些素材该如何使用,怎样编织故事,就有了初步谋划,在创作过程中便可以游刃有余。

素材选用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将一些看似精彩但与主题思想无关的故事和细节写进文章里,因而形成了枝蔓和羁绊。还有一些故事和细节处理得不恰当,前后意义相左甚至相反,形成的气场相互减损、抵消。所以,遇有类似情况,一定要忍痛割爱,删繁就简。

素材选定了,接下来就是创作,用艺术手法去表现。文学作品首先要讲究语言美,在语言美的基础上才有意境美、情感美,才能表达好思想、追求、担当。

现实中,我们读到不少作品,单独看语言确实很有文采,辞藻华丽,但读来却干干巴巴、了无生趣。单看某个句子,可谓字字珠玑,但放在整篇文章当中,却是血脉不通,所以就成了死句。英国批评家赫·兹里特在《论平易的文体》一文中说:“词汇的力量不在词汇本身,而在词汇的应用。正像在建筑中,要使拱门坚固,关键不在材料的大小光泽,而在于它们用在那里是否恰好严丝合缝。”此言深中肯綮。

遣词造句,首先必须保证准确、恰当,而后再追求精妙、华美。文学语言的节奏、分寸、文白、雅俗、庄谐,讲求的是汉语言特有的性灵与韵味。有的作品语言虽然华美,但本质上却是一种浅写作,重复着表面的漂亮,抑或流于鸡毛蒜皮,未能深入到血肉,更没有深入到人物或事件的精神内核。要提高语言水平,我们可以从古典诗词或散文中汲取营养,在古风古韵、入情入理、可咏可诵上下功夫,增添语言的意蕴和张力。

那么,一篇文章应该如何结构呢?短篇报告文学的结构应该精巧而别致,故事编织不仅环环相扣,还须合情合理,不能为了追求叙事效果,而导致故事失真、失实、失情,否则同样使人反感、厌弃。

结构,凝固着艺术的内容,是构成报告文学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没有定式。不论什么样的结构形式,目的就是营造一种最直接、最简单、最通达、最畅快的叙述方式和格局。传统报告文学的主体结构并不复杂,无非正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突破常规,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比如,可以借鉴古典散文、现当代小说和西方文学的叙事手法,进行多维叙述与时空转换,使文本结构的形式更生动、更灵活,增强文章的故事性、文学性、可读性和审美感染力。

2012年底,我创作过一篇关于时代楷模罗阳事迹的短篇报告文学《我的中国梦》。采访结束后,这个故事该如何表达?采用何种叙事方式?如果采用传统顺叙的方式,显得“头轻脚重”;如果采用倒叙方式,又嫌“头重脚轻”;如果采用“插叙”,又会切割分离,凌乱不堪。经过深入思考,我尝试采用了“平叙”方式,即两条主线平行叙述,交叉推进。一条是罗阳去世前到辽宁舰观看歼-15起降训练的活动过程,另一条是罗阳的成长历程、人生轨迹。同时,将新闻常用的“倒金字塔”叙事方式应用其中,把人物最突出的几个亮点即最能显现精神、品格的片段串联起来,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蒙太奇”式地呈现。当前叙事与过往叙事两条主线,一紧一缓,一张一弛,叙述畅达,最后奔向高潮。作品完成后,自己比较满意,读者反响也不错。

在另一篇部队抗震救灾题材的短篇报告文学《索南的高原》中,我则尝试着设置了三条线索:一条主线是婴儿在武警战士救援中诞生的过程;一条是某部队政委在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感纠结;另一条则围绕藏族文化展开。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索南是谁?紧接着交代:她是一个婴儿。不!她是一个胎儿。极简的肯定与否定,引出故事。而正文的三条主线,每条又有若干辅线,交叉叙述。三条线索,有张有弛,节奏变换,紧针密线,环环相接,产生了别样的艺术效果。对短篇报告文学而言,精准的结构就是一个好的通道。好的通道可以输送更大的气流,形成更大的气场,进而表现出作品的冲击力。中国古典文论强调“气韵生动”,曹丕更主张“文以气为主”。其中真义,正在于此。

在短篇报告文学创作中,我时常会主动借鉴中国古典诗文,提炼语言,多用短句,注重造境,融情入理。至于结尾部分的系列短句,更是从对古典散文的阅读中寻到的灵感和笔法,精心设置“意象”,从而触发“象外之境”,给读者以悠长的回味。

相较于长篇作品,短篇报告文学创作更加需要“文学的自觉”。创作主体要自觉以文学手段去融汇笔下的主体材料,拓展作品的文学张力和审美向度,提高作品的圆润度和诗意美,进而记史、立言、明道、传神;以短小的篇幅体量及时、准确、充分地表达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对国家、时代、社会的思考、情怀和担当。(■李春雷)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