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基本盘”变了,如何适应?专家支招

[焦点] 时间:2024-04-29 04:19: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29次

    

瞭望智库联合盘古智库、老龄社会30人论坛在京召开“老龄化、人口少子化、变何<strong></strong>城镇化……多化共振时代的专家支招危与机”研讨会。

瞭望智库联合盘古智库、基本盘老龄社会30人论坛在京召开“老龄化、人口少子化、变何城镇化……多化共振时代的专家支招危与机”研讨会。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基本盘我国人口规模、人口人口增减速度以及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变何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专家支招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基本盘老龄化、人口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变何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近日,瞭望智库联合盘古智库、老龄社会30人论坛在京召开“老龄化、少子化、城镇化……多化共振时代的危与机”研讨会,瞭望周刊社智库中心主任、瞭望智库理事长胡梅娟,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梁春晓分别致辞,5位专家做主题发言,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及产业、企业人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讨论。

瞭望周刊社智库中心主任、瞭望智库理事长胡梅娟。

瞭望周刊社智库中心主任、瞭望智库理事长胡梅娟。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梁春晓。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梁春晓。

人口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下滑至1.09。另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预计“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3亿。

在低生育与老龄化交织并进的当下,如何看待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1

陆杰华:不必过分悲观地看待人口负增长

北京大学教授、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陆杰华。

北京大学教授、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陆杰华。

北京大学教授、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轮值主席陆杰华认为,中国人口负增长是一个高度压缩变化的过程: 2000 年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2021 年进入中度, 2035 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中度老龄化社会之后很快就迎来了人口负增长。

在陆杰华看来,不必过分悲观地看待人口负增长,关注人口负增长在于提醒通过改革加快改变“其他条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挖掘生产要素供给,从而让劳动力价值发挥更充分,资本使用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更高。

他认为,要以积极视角、解决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铸造一套系统化、普适性、具有负增长机制解释力的中国方案,积极寻找人口新国情背景下的新动力体系。

2

原新: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是现象而非问题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专家组专家、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原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专家组专家、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原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专家组专家、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成员原新表示,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深化相互交叠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基础,挑战与机遇并存。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是人口发展规律使然,是人口现象而非问题,这一变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会产生一系列挑战,但在发展中寻求解决路径也存在机遇。

基于此,原新认为,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我国的人口机会和收获人口红利的重点,已经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优势,转型为更加强调以人口质量提升为基础的资本型人口机会和人力资本红利。

3

黄石松:在变局中开新局,发展社区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

我国于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为应对快速发展的养老服务需求,国 家在制定“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时曾提出“90 :6 :4”或“90 :7 :3”的养老服务模式,即90%是居家养老、6%(7%)是社区养老,4%(3%)是机 构养老。 按照这一结构原则配置财政支持资金,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到“十三五”末,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提到,《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家和机构养老的比例实际上是“99:1”格局。他分析,这一变化体现了养老服务体系中面临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不足和入住率低并存问题,造成大量的已建资源浪费,同时社区居家层面又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需对接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从本质上反映了随着时代变化,养老服务需求需要以更优的方式得到满足。

他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的工作,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则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兜底性、主体性、基础性的工作,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人、地、房、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以更优的养老方式满足老年人需求,而一定程度上,发展社区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体系变局中的新局。

4

曹卓君:康养产业痛点有望从顶层破解

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卓君。

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卓君。

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卓君分析,目前我国大量康养企业仍面临成长困境,如涉足的赛道和领域较为单一,大多处于产业链中的低利润环节,服务同质化,床位规模仍是核心竞争指标,造成营收规模小、利润率不高等问题。 不过她认为,随着政策体系和老年健康体系不断完善,加上服务供给体系不断创新及智慧化产业体系发展,有望从顶层破解产业盈利痛点和发展难题。

5

李佳:新技术可为应对人口大变局带来想象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李佳。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李佳。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李佳关注中国当代低生育社会演进与现状。 他认为,在低生育和老龄化的交织并进下,总人口规模由正转负,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转变为老龄型已是大势所趋。

李佳表示,从短期来看这种趋势的影响是渐进且温和的,但从长期来看,这种趋势的冲击将是加速且剧烈的,叠加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变化,信息化与老龄化、城镇化等共振,构成了我国老龄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老龄化的重要特征。

“在低生育和老龄化交织并进的同时,信息化也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呈现出全面覆盖、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特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VR等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为应对人口大变局带来想象。”李佳说。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