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休闲] 时间:2024-05-07 20:21: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76次

 彭雪青 摄

  “我们把几大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西南效生效亿使水旱轮作生产周年生产技术高效化、水旱术及规模化,轮作实现对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区周保障。”7月20日,年高南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朱红业表示,产关西南地区农业生产的键技高效高质正是得益于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推广应用。

  记者了解到,应用元近年来,本增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牵头组织滇、西南效生效亿川、水旱术及渝等相关单位,轮作针对西南水旱轮作区生态类型复杂、区周轮作模式多样、年高南节种植的产关水稻品种及作物类型丰富、耕地周年生产效率不高,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开展以轮作模式为主线,通过作物与土壤关系、病虫害防控和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究,明确不同作物轮作模式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最优化轮作模式。该成果荣获202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朱红业介绍,水旱农作物本身具有多样性,因此在水旱季不同作物的选育、培育就具有多样性。

  根据这一情况,项目团队以水稻为核心作物,围绕水稻-麦类、水稻-油菜、水稻-豆类、水稻-薯类及水稻-蔬菜等5种主要轮作模式,针对单位耕地周年的生产效率低下、肥料等投入品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比例不高、农民增收困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等问题,开展周年养分运筹、轮作模式优化和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等研究,集成关键技术并快速应用于生产,为实现高产绿色高效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实施长江大保护做贡献。

  在多种轮作模式的基础上,项目团队还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深入探明了西南水旱轮作体系养分循环规律和周年运筹高效途径,研制出水旱轮作模式下“季内-季间”和“土壤-作物”养分协同的周年养分运筹管理技术。2018年-2019年,该成果在西南地区总应用面积2067.54万亩,新增产值22.05亿元,节支总额18.15亿元,节本增效总产值40.20亿元;其中,在云南累计应用887.64万亩,节本增效24.30亿元。

  此外,该成果还首次查明了西南地区5种水旱轮作模式的周年养分运筹规律,为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成果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云南省列入2020年国家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创造了技术条件。

  云南网记者 彭锡 实习生 彭雪青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