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楼适夷:从钱庄走出来的文艺家 正文

楼适夷:从钱庄走出来的文艺家

[休闲] 时间:2024-03-16 06:35: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74次

1932年夏秋之间,楼适鲁迅与陈赓将军曾有过两次会晤。夷从艺这在党史上无疑是钱庄件大事。从此,走出一文一武两条战线相结合,楼适中国革命斗争的夷从艺面貌为之一新。而关于这两次会晤的钱庄第二次见面却鲜有人提及,原因就是走出当时只有一人在旁,此人正是楼适从钱庄走出来的革命文艺家——楼适夷。

子承父业入钱业

楼适夷(1905-2001),夷从艺原名锡椿,钱庄又名建南,走出笔名适夷,楼适浙江余姚人,夷从艺著名作家、钱庄翻译家、编辑出版家,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副社长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席团顾问、名誉副主席等,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名誉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郭沫若著作研究会、鲁迅著作研究会委员,全国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第三时期》《话雨录》《适夷诗存》等;译有《苏联童话》《在人间》《罗生门》等,鲁迅称其翻译作品没有翻译腔。

由于楼适夷的父亲常年在上海经营钱庄,家境尚可。他自小随母亲和祖母在余姚老家,5岁开蒙、祭孔,6岁入余姚私立实获小学。因父亲身体不佳,希望孩子能早日继承己业,孝顺的楼适夷只得放弃学业,13岁那年赴沪进入父亲任经理的征祥钱庄当学徒,从珠算、书法、甄银、记账、跑街、收账等逐一学起……这种学徒制度是旧时钱庄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其17岁即将满师之际,父亲去世,家庭变故,世态炎凉,他只能另择去处,到益慎钱庄当了名伙计,不久又转投鸿丰钱庄。1925年3月,上海正大商业储蓄银行开业。楼适夷经人推荐入行,主要从事文案工作,直至1927年奉命返乡任中共余姚县首任支部书记,领导当地工农运动。

革命文艺伴一生

如果仅仅将楼适夷视作一位为生计而奔波的钱庄学徒或金融从业者,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他很早就从事文艺创作和革命活动,是钱庄业和银行业的革命青年之一,不仅担任过早期闸北部委银行支部的支部书记,在上海地方党组织建设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而且其很多作品和译著都是在颠沛流离的革命斗争之余完成的。楼适夷进入钱庄的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积极参加群众游行、抵制日货,并认识了邵力子、瞿秋白、成仿吾等人。在他们影响下,楼适夷开始文学创作,在《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又经同乡介绍参加了上海通信图书馆工作,结识了当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陈云,思想有了质的飞跃,在进入上海正大商业储蓄银行那年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次年转为中共党员,任通信图书馆支部书记,参加了上海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后受党的委派回家乡余姚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楼适夷回到上海,与阿英共同创办文学团体太阳社,任中共党支部委员,并开始自学世界语。1928年入上海艺术大学,后经组织批准赴日留学,专修俄罗斯文学,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东京分部,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在《太阳月刊》《拓荒者》《语丝》《萌芽》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其中代表作《盐场》得到鲁迅和茅盾的好评,并出版了《挣扎》《病与梦》《她的彷徨》和译著《桥》《但顿之死》等。1931年春,从日本回沪,加入左联,负责编辑左联机关刊物《前哨》(后改名《文学导报》)。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创作了唱词《亚细亚的饥饿大众》和《S·O·S》《活路》等剧本,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日热情。1932年任上海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因筹备远东反战会议,不幸遭国民党特务跟踪绑架。在狱中,楼适夷秘密翻译了高尔基的《在人间》《我的文学修养》等进步文学作品。七七事变后,他被营救获释,又应郁达夫之邀,赴福建协助郁编辑《文救周刊》《救亡文艺》,只一个月时间就被国民党当局盯上被迫离开。1938年初,他到武汉进《新华日报》编副刊,同年5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任协会宣传部长,在老舍主持下编辑《抗敌文艺》,后又赴香港协助茅盾编《文艺阵地》,一度代理主编,还与蒋锡金、叶君健(马耳)共同编《大路画报》,主要报道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情况,面向南洋发行;与香港大学教授、作家许地山等在《大公报》上创办副刊《救亡文艺》。由于主持筹备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引起港英当局注意,他被迫于1939年6月离港返沪,继续编辑《文艺阵地》,还参与主编《大陆月刊》《奔流新集》月刊。此间,他出版了《科学的艺术论》《苏联文学与艺术》《彼得大帝》等译著近10种。1944年底,其根据党的安排赴浙东抗日根据地四明山,创办日文版《解放周报》,做了大量反战宣传工作。抗战胜利后,先后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编委和《时代日报》副刊编辑,参与合编《中国作家》;1947年绕道台湾到达香港,参与创办《小说》月刊;新中国成立前夕,楼适夷作为香港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文协,1953年10月改称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留北京任文协外委会副主任和新华书店编辑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楼适夷出任出版总署编审局通俗读物处副处长,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多次率文工团在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工厂、医院慰问工人、志愿军伤病员和医务人员,还两次赴朝鲜前线了解、检查后勤供应保障情况,曾任东线长津湖第三次战役的分组组长。1952年,他被任命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并担任《译文》《世界文学》等刊物编委,开始筹划全面系统介绍外国文艺理论著作和外国古典文学名著,组织编注了大量我国优秀古典文学著作,翻译外国文学名著。

腹有诗书精翰墨

楼适夷不仅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创作、翻译、编辑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书法造诣也极高。可惜的是,那些不朽的著译掩盖了他那娟秀、雅致的书法,更淹没了他那学书的经历和曾经为此所费的心力与所下的功夫。事实上,他5岁开蒙即习字,朝摹夕临,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后来辍学进入钱庄和银行,这一行对从业者书法水平的要求则更高,与科举制度下催生的馆阁体类似,钱庄也有记账体,不仅仅要求端正易识,而且还要美观大方,且具有一定的书写速度,难度不低;数十年的写作、翻译、编辑改稿,提管操翰更是必备的看家本领。

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语)。若论非专业书家中的瘦硬者,楼适夷算得上是一家。有人评价说,其书法与众不同,举重若轻,条理清晰,线条瘦硬、流畅,从不拖泥带水。这样的评价十分中肯。他的书法结体舒展雅致,虽入笔轻盈,线条纤细,但却细而不弱,非常秀挺而富有弹性与张力。其书风可谓典型的学者型书法,绝无躁气,从容温厚,文雅含蓄,却不失流畅与飘逸,内在的气韵与格调印证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训,观者从他的书法线条里,亦莫不感受到了那种儒雅、隽秀、超逸的气息。

虽然书法界很少有人知道楼适夷,也没有人关注和研究其书法。但笔者由于长期以来研究金融书法家,这些非专业书家的经历及其作品的精彩程度,一次次颠覆了笔者对书家、书法的认知。楼适夷的书法是极具法度的,最常见的是洒脱的行书,有时也会行、草相掺,尽管尺幅较小,字也不大,然结体宽博,明快大气;精工细挺的中锋点画为主,此起彼伏地镶嵌着少量粗重的短画,横、竖画无论多细,头尾均不露锋,即便细若发丝也总力透纸背,而撇、捺的收笔却时有出锋,略带隶意;笔法精到,方圆兼施,折角处感觉不到锋颖之调转,但调锋的动作绝无省略,一刹那已尽在其中。难得的是,通篇的视觉感受丰富却不凌乱,竭尽变化却不失统一,且如许众多之妙均以一气呵成之势成就,腕底犹如神助。总之,与鲁迅、巴金、柳亚子、朱自清那路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以个性取胜的文(名)人字截然不同,楼适夷的书法是讲规矩、有来历的,虽然这种路数的得失还有待思考,但其终究留下了一批精雅之作,进而成为非专业书法的一种类型,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