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峰创新工作室:一个人到一群人,为大国重器打造最强“心脏”

[娱乐] 时间:2024-04-28 03:52: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38次

原标题:邹峰创新工作室:一个人到一群人,心脏为大国重器打造最强“心脏”

邹峰个人工作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邹峰造最把党员培养成楷模。创新”在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邹峰创新工作室,工作国重醒目的群人器打强位置立着一块标语牌。

10月19日,心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以邹峰名字命名的邹峰造最这间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现场攻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数十年“磨刀”,创新将“刀海战术”变精准施刀

在创新工作室,工作国重陈列着邹峰及工作室成员的群人器打强各项创新展品及科研成果,大大小小106项。心脏

其中一项便是邹峰造最镍基高温合金非标刀具的设计及使用,主要运用在液态火箭发动机的创新连接阀制作上。

“指挥员摁下发射按钮后,工作国重将通过连接阀进行信号分发制动。群人器打强”邹峰介绍,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产品偏差要控制在0.0005厘米内以确保飞行精度。

连接阀由镍基高温合金制成,耐高温、难以切削,以往通过“刀海战术”,制作一个长7厘米、宽4.2厘米的部件,至少需要5把刀。

如何在如此精细的零部件上“盲雕绣花”,降低成本、确保准确率,邹峰一直在思考。

设置切削参数、改变刀具结构设计,经过半个多月的摸索调试,邹峰最终设计出符合切削要求的非标刀具,实现精准施刀。这项创新,使得产品加工效率提高了60%,产品合格率提升了30%,一年节约成本370多万元。

这背后,是不懂英语的邹峰啃下各类全英文的《操作手册》《说明书》等,也是他日积月累记下2万余种刀具的性能、特点的苦功。

数十年“磨刀”,邹峰自行设计刀具、优化工艺方案、修改数控程序、自制深刀……采用“三把接力法”,将深孔加工的难题拿了下来,所有精度公差均达到0.0001厘米,相当于是在薄如蝉翼的金属壁“盲雕”。

凭借出色的成绩,他先后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荆楚工匠、湖北省首席技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要有干一行爱一行,更要爱一行钻一行,吃透弄懂实践了,才能为大国重器打造最强‘心脏’。”邹峰说。

技师“论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整合资源,带动全产业链创新

2012年,公司成立邹峰创新工作室。

几年来,工作室已成为公司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班组建设、劳模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典型品牌。

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湖北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去年8月,邹峰创新工作室进行整合。将邹峰所在的机械加工领域扩展到机械加工、特种处理、产品装配、总装总调等公司生产全领域,人数也从30余人增加到60人。

“畅通技术流动,在公司营造了全产业链创新的氛围。”邹峰介绍,工作室每月开展撰写创新成果课、技师大讲堂课、成果分享课,每年初举行创新成果发布会。

整合后,装配车间电装工班组长刘森成为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在一次业务交流中,刘森将探索很久未见成效的难题向邹峰请教:如何安全、快速安装防护工装?

当即,邹峰召集工作室不同车间的成员,共同商讨,决定通过机械加工制作一“V”型槽将产品固定,最终解决了问题。

“每件安装从15分钟降到1分钟以内,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工作效率,一年降低了约12万元成本。”刘森说。

整合后,在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总装总调车间实现9项创新申报公司创新成果,装配车间去年累计创新63个项目。如今,各生产车间还有9项创新合作项目正在进行,预计实现创收500万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