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中村被划为管控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如何妥善安置?

[探索] 时间:2024-04-28 12:34: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5次

原标题:​广州城中村被划为管控区,​广工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如何妥善安置?

4月23日1时起,州城中村根据疫情处置工作要求,被划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为管外务江南中街“三区”解封,控区而另一边的大量南洲街部分社区依然处于疫情管控状态。

“进村的员何物资一定要做好消杀,运进去后按要求存放在指定位置。妥善”一天上午,安置广州公安海珠分局南洲派出所社区民警梁海洲用沙哑的​广工人声音,向前来管控区运送物资的州城中村工作人员叮嘱道。

梁海洲是被划一名工作25年、拥有19年党龄的为管外务民警,已在后滘社区这片1.99平方公里的控区土地上深耕了8年。此轮疫情来袭,大量他与同事每天加班加点,只为守护好后滘社区的全体居民。

疫情发生后,海珠区部分区域实施分级分类防控措施,南洲街全域被划定为防范区,其中后滘社区被列为管控区。在后滘社区中,还有部分建筑属于封控区域。

“后滘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大大小小的制衣加工厂、小作坊有1200余间,外来务工人员居多,安置不易。”梁海洲回忆,管控的消息传来那天,居民一下子紧张起来。“有些人在这工作,有些人只是来探亲访友,突然被留在管控区肯定慌了。”

为更好维护管控区域秩序,解决居民的衣、食、住、行之忧,梁海洲会同街道工作人员调配防疫物资、设置临时安置点、维持核酸检测秩序,耐心地向大家做好提醒、解释和安抚工作。

同时,市公安局、区公安分局派出大量警力驰援南洲封控、管控区。梁海洲与同事挨个儿对接,带领队伍前往各自网格化管理片区,架设水马、熟悉地形、明确职责;还要和街道、卫健部门组成“三人小组”,前往封控区转运相关涉疫重点人员至指定隔离点。

因为事情繁杂,梁海洲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本子里密密麻麻写满了需要对接的工作和群众的求助信息。“用笔记下来才不会遗漏。”每天,他要回复上千条信息,电话接个不停,忙得顾不上喝口水,双脚也走得生疼。

“警官,我的儿子不见了,您一定要帮帮我!”4月18日傍晚,梁海洲接到管控区陈女士的求助。陈女士在后滘村一制衣厂工作,因区域管控被留在了村里。偏偏在这时,她15岁的儿子离家出走,从省外来广州找自己。

了解情况后,梁海洲立即向分局指挥中心报告,最终经过寻找,找到了孩子。隔着防控警戒带,民警让母子俩见了一面。

“你不能出入管控区,让他去你的出租屋里住吧,我们照顾他。”梁海洲了解到,陈女士的出租屋在距后滘警务室不远的管控区外,便担起了照顾小刘的任务,包括带小刘去做核酸,一日三餐送饭上门,还为小刘办理了电话卡,让他随时与母亲联系。

在梁海洲看来,自己做的事情,每一个民警都在做。“我最感动的是,辖区居民对防疫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让我觉得再累都值得。”他说。

4月10日以来,海珠公安累计投入安保警力约1万人次,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安保防控工作;每天对全区核酸检测点加强秩序维护,共投入安保力量约5千人次;每天在社会面部署64个巡逻防控单元、1200多名警力,会同2700多个最小应急单元织密防控网。

南方日报记者 关喜如意

通讯员 胡馨月 张毅涛(关喜如意)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